李正文:一颗匠心雕琢警察生涯
生活细节是生活的艺术,用心去雕琢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生活细节#
全媒体记者胡静 何雨洋 通讯员李剑飞
他是退伍军人,是难得的刑事技术专业人才;他是驻村干部、社区民警,是曾经的副局长。
如今,他是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和机场路社区义务调解队队员。
从警38年,他是恩施市公安工作发展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他用一颗匠心雕琢警察生涯,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他就是恩施市公安局退休民警李正文。
2023年2月17日,李正文参加恩施市公安局民警荣休暨新警宣誓仪式。(资料图)
锲而不舍 破获一桩桩案件
1984年10月,22岁的李正文从部队退伍回到恩施,成为恩施市公安局刑事侦查队(现刑侦大队的前身)的一名刑警。
彼时,恩施市公安局刚经历市、县公安局合并不久,木瓦结构的办公楼位于六角亭城乡街39号。初来乍到,非科班出身的李正文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精神,一心扎到业务学习中。单位的专业书籍他翻了一遍又一遍,身边的同事他请教了一次又一次。无数个夜晚,陪在他身边的是负一楼物证室里的捺印卡、简陋的显微镜和一个老旧的放大镜。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李正文很快就从一名门外汉变成了业务能手,在恩施公安刑侦界崭露头角。
那时候,刑事侦查队负责全市大要案的侦办,但凡有条件的案件现场,现勘民警都必须要到第一现场。
“当时,我们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技术民警到现场勘查,更是代表市局去指导案件侦办,责任大。”李正文回忆说。
然而,全队就两辆吉普车、几辆摩托车,出外勤时,李正文常常提着勘查箱挤公交车,远一点的乡镇坐客运班车去,往往一个单程就是一天。
1986年,恩施市板桥区公所(现板桥镇)发生一起盗窃案,一家供销社的8000元现金被盗。在当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局领导十分重视。随侦破组从恩施市区风尘仆仆赶到案发现场后,李正文拿着简陋的设备第一时间投入到现场勘查工作中。
现场任何蛛丝马迹都能成为破案关键,要发现这些细微的破案“密码”,需要冷静执着。
供销社厨房的窗户被撬,显然犯罪嫌疑人是从这扇窗户翻进屋内的。顺着这个思路,李正文从凌乱的厨房灶头上发现一枚沾有油渍的指纹,凭着这一重要线索,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
1990年,新年刚过,恩施市城区接连发生多起“白日闯”入室盗窃案。“恩施来了江洋大盗。”一时间,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面对棘手案件,李正文串联每个案发现场一点点零碎的信息,还原整个案发过程,最终抓获嫌疑人,一举破获盗窃案60余起。
熟悉李正文的人都说,他干活胆大心细,善于抠细节,做事总是锲而不舍。
“我们把勘验工作做得细一点,就可以避免侦查工作走弯路,让案件能在最短时间侦破。”李正文这样回应大家的评价。
敢想敢干 实现一个个创新
在刑侦岗位上,李正文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努力提高自身刑侦技术业务水平,同时,他也不断以“工匠精神”,助推业务创新。
1990年,李正文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编写了《恩施市公安局指纹编档方案》,收集上万枚犯罪嫌疑人的指纹,并进行数字化管理,助力打击犯罪实现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水平。
这在全市甚至全州公安刑侦界都是首创。在那个信息化不发达的年代,这本《恩施市公安局指纹编档方案》成了许多刑侦民警的办案指南,很多案件通过指纹比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大大提高了破案效率。
1997年,李正文主动申请,来到当时恩施城区治安环境最为复杂的小渡船辖区。在这里,他再次创新业务,建立个性化情报资料。
什么是个性化情报资料?李正文将经办的每一名嫌疑人、每一起案件、每一个痕迹都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汇总装订,留下了几百名犯罪嫌疑人的档案。
每当遇到同事们出现场归来,他总是习惯性地问一下现场及建档情况,翻看现场照片资料,熟悉现场各种痕迹特征及作案人体貌特征,找寻案件间的关联线索。
李正文建立的个性化情报资料很快在实践中发挥出作用。
一次,一名妇女在公交车上遇到扒手行窃,包里的1000元现金被偷。
李正文了解到案情后,直接让这名妇女在个性化情报资料里辨认是否有在车上见过的人。
很快,这名妇女就从一张照片中认出一人曾在公交车上与她擦肩而过。犯罪嫌疑人直接被锁定,这名妇女被偷的1000元钱很快被追了回来。
“那时,其他辖区发生案件后,主办侦查员都会想到来我这里借阅这本资料,比对、核查。”说到这,李正文自豪地笑了。
从警38年,敢想敢干的作风贯穿在李正文从事的各个岗位。
2017年,他卸任恩施市公安局副局长职务。当时,精准扶贫的号角在全国吹响,他又一头扎进了精准扶贫第一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他所驻的茴坝村是恩施市三岔镇的深度贫困村,他将大家召集在一起,就脱贫攻坚工作提建议、想对策,最后选择先提档升级村级公路。
经多方协调,2018年,一条长4.1公里的公路终于建成,沿线几十户村民彻底告别“行路难”。
路通了,就得谋产业。村里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发展枇杷产业,但许多村民都持怀疑态度。
李正文和扶贫工作队队员、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走访,给村民做思想工作。最终,龙王淌组10多户村民率先试种150亩枇杷。
如今,茴坝村枇杷年产量达15万公斤,产值超200万元,成为村民致富的重要产业。
老骥伏枥 化解一起起纠纷
岗位在变,初心不变。
2021年,已近59岁的李正文响应恩施市公安局党委充实一线的号召,主动请缨到小渡船派出所,成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
这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此时的小渡船派出所在公安改革浪潮推动下,警务模式日趋信息化、数据化,“警社医”社区治理新机制已具雏形。
“干了一辈子公安,我还是想在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站好最后一班岗。”谈到为什么会在即将退休的时候选择到警务工作最繁琐的社区时,李正文说。
在所驻的机场路社区,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一个手提袋便是李正文每天的“标配”。下社区后,他就像一个小学生,向在社区工作的年轻民警学、向社区干部学,也时常与在派出所工作的儿子李大壮探讨。
不像在刑侦岗位侦办大案要案的惊心动魄,在社区工作,每天面对的大多是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李正文却乐此不疲。
2021年,机场路某单位宿舍因楼顶漏水严重,每栋楼顶层居民共同合资搭建棚子。不曾想几个月后,三栋二单元棚子遭到破坏,于是,顶楼住户将通往楼顶的通道封死,引起了底楼居民的不愉快,争吵不断。社区介入协调多次,均没有达成一致。
李正文通过大量走访后发现,矛盾无法解决的原因是二单元六楼与一单元七楼两家住户的积怨因封通道一事爆发。
找到问题症结后,李正文与社区干部一次又一次上门,分别给两家做工作,摆事实、讲道理、讲法律,算经济账、打“人情牌”。经过多次调解,两家人被李正文的诚意打动,被封的楼道被打开,心门也彻底打开了。
“他为人和蔼亲切,又懂法律知识,很多矛盾纠纷都是通过他的调解成功化解。”提起李正文,社区干部王宏蔚说。
同样是在2021年,一位外县老人因保险事宜与地处机场路社区的某保险公司发生纠纷。她将两个孙子和生活用品带到该保险公司5楼,占用办公通道,表示如果无法处理保险事宜,她决定住在该公司。
当天,原本休息的李正文了解到情况后主动来到现场。
在现场,工作人员和老人针对其保险事宜是否应该理赔争论不休。
李正文发现老人反映的保险相关事宜存在一定的法律问题,应该走法律程序解决。于是,李正文与她促膝长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人最终采纳了李正文的意见,在诉讼时效只有一天的关键时刻,通过法律途径获得了相应的赔偿。
当了近两年社区民警,李正文在琐碎的“一地鸡毛”中慧眼识玄机,妙语化心结,清空一桩桩市井间的烦愁,理顺一段段横生逆长的人情,将“矛盾结”变成了“和谐扣”,真正把矛盾化解在了基层。
退休不退志。如今,已经退休的李正文继续担任着恩施市公安局离退休干部党总支书记,同时加入了机场路社区义务调解队,在不一样的岗位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网址:李正文:一颗匠心雕琢警察生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03966
相关内容
龙谋美式家具工厂:每一处雕琢都藏着匠心,铸就家具制造界令人瞩目的典范殿堂!家具学院开展“十指连心 匠心独运”心理健康活动
文物艺术品修复师 妙手匠心“复活”名作
灵感家居HD·匠心智造
灵感家居HD·匠心智造|现代美学与匠心磨砺的探寻之旅
古董家具也能焕发新生?这位大国工匠将“惜木如金”刻进DNA
独家|择一事终一生:故宫文物修复师们的匠人生活
警察心理健康指南内容(警察心理健康指南最新版)
生活的艺术家:李小龙
观察体验。《刷子李》写了一位粉刷匠的绝活。其实,生活中像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人是不少的。请仔细观察他们的手艺,记下来,讲给同学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