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承雅集》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二)

发布时间:2024-11-23 08:54

文化遗产与生活审美:传承历史,将传统美学融入现代生活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生活美学实践# #生活审美趋势#

然而,“生活美学”已经有被误导的疑虑,有些滥竽充数的符号充斥在生活周遭。因此如何去芜存菁,并厘清生活美学的范围成了当今重要课题。“生活美学”不仅仅是描述生活之美、情爱之美、生活周遭事物的审美情趣、或是自然环境的美感。目前不乏对于生活美学的论文或书籍,其中有许多值得参考的观点,但多数是从艺术或美学角度切入,笔者试着更多地从现实“生活”探讨,提出“围绕一个圆心的三个同心圆”来描述“生活美学”。圆心是“美”,而三个同心圆从内到外分别是“当代艺术”,“文化商品”和“生活型态”。用这么大范围的三个词汇来描绘“生活美学”,可能引来断章取义的批评,但若仅以一些专业用语描述其中内容,则会有以管窥天的疑虑。因为,这三个部分互相独立但有跨界相关之处,可以分别代表“生活美学”的一个主要范围,而也可以分别两两组合,或三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个同心圆”的接受人群从相对专业到非专业,范围也从小众到大众,也因此,笔者认为“三个同心圆”分别的影响力及执行困难度也依序是由小而大。“生活美学”的“围绕一个圆心的三个同心圆”,可以用一句话来概述:“以美为出发点的当代艺术模式下,发展文化商品,创造充满美感的生活型态。”以下对“围绕一个圆心的三个同心圆”分别叙述。

首先要强调,这里所说的“美”,不只是曲高和寡的“美”,还需要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美”;不只是逻辑叙述的“美”,还要能带来愉悦体验的“美”。“美”,当然有客观的专业标准,但绝不能将非专业的人完全拒之门外,因为只有这样的“美”,才能真正进入生活。在这种“美”的前提下来看“当代艺术”,自然就会把某些“当代艺术”排除在这个范围之外,而这是笔者认为谈“生活美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列举以下几个“当代艺术”艺术作品,来说明哪类作品是会被排除在外:法国有一位艺术家在美术馆办展览,作品是每天将一份当地的法国面包和晚报扔进美术馆内,连续一个月,让报纸堆积如山,面包生霉发臭,这就是他的作品;美国一位艺术家在一张白色画布上用正在抽取自己的鲜血画画,一直到血液流失过度而昏迷被救护车送进医院后,作品就算完成了;还有一位艺术家把自己肚子上的一块皮割下来,然后移植到一只猪身上,再把猪皮割下来移植到自己的肚子上。这些都是曾经发生的作品,也只是冰山一角,这些作品在各大展览会场上层出不穷。

而这类的“当代艺术”作品与“美”已经相去甚远。艺术毕竟曾是一个“美”的东西。它是一件作品,有一定的形式,有自己的风格,也应该有时代的精神,能使观众得到一种愉悦,一种感动,一种打击或一种精神的渴望。从笔者自己从事艺术创作的经验,当一件作品是发自内心感动而创作时,欣赏者能由作品的视觉张力感受同等的心灵震撼。虽然笔者自己是从素描、皴法等基础功夫学起,但笔者并不赞成绘画基础胜于一切的说法,也不认同一些批评“当代艺术”都是“垃圾艺术”的说法。笔者只是发现部分“当代艺术”与“美”渐行渐远的事实。而这也是笔者必须为所引用的“当代艺术”这个名词正名的原因。

这里提到的“当代艺术”,不只是指美国主导的“当代艺术”创作形式。既然我们生活在“当代”,所创作的作品理所当然可以是称为“当代艺术”,而且,笔者以为只要是在当时代有历史价值的作品,对当时而言,也都可以视为“当代艺术”,没有必要为一个名词属于谁而争论,也不一定需要在西方的语境下解释中华文化。至于是将生活用品成为作品,或是让艺术的界线模糊甚至消失,这只是艺术家的创作表现形式及思想。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如何在当下自身所处的场域,创作出能打动人心,而非只是打动自己或专业评审的作品。如何能真正挖掘出属于当代的生活与文化价值,并创作出能让世界理解并认同的模式,才是“当代艺术”应该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笔者认为“生活美学”的三个同心圆中第一个范畴。

“文化商品”作为“生活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已有诸多论述。除了艺术作品可以是“文化商品”外,从广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及日常服饰用品,到现在普及在生活周遭的工业设计产品或艺术授权商品都可以看到,“文化商品”在“生活美学”的直接体现。虽然对“美”的需求因时因地,标准有所差异,但从古至今,不分中外,生活中体现“美”的需求,却都是不谋而合的。另外,从美学、艺术学、设计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类专业,也都有针对“文化商品”价值的描述。可见“文化商品”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生活美学”也不仅是一个专业学科可以说的清楚的问题。

“文化商品”超越以产品的实用功能和一般服务为重心的传统经济,代之以实用与审美、产品与体验相结合的经济。1929年美国在消费品生产领域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但却是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契机。企业家投资生产具有美感的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以打开销路。当时的设计师仿佛成为拯救美国制造业灾难的希望。2O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师罗维一本著作的名称就是《丑货滞销》。“美是销售成功的钥匙”、“丑货滞销”都描述了“文化商品”的价值。跨界的整合需求在“生活美学”的第二个同心圆更加显著,而且在这个范畴中“美”与“生活”的距离又靠拢了一步。事实上,“生活美学”理所当然要与“生活”贴近,而“文化商品”正是让“美”走入生活的载体。过去的生活是现在的文化,而现在的生活也将会是未来的文化。“生活美学”将藉由“文化商品”为未来演绎一场文化盛宴。

如果说“文化商品”还是将“生活美学”设定在“艺术判断”的局限中,那从“生活型态”的视角来解读“生活美学”,或许是更为大众所理解与接受。这里的“生活型态”,不只是对于生活与美之间的论述,或将生活伦理看作艺术作品的思想。而是提供一种让生活大众可以选择的生活型态。“生活型态”有许多种类型,依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不同人而各异,不同的文化思维和信仰也带来不同的“生活型态”。我们常听到的“小资”、“雅痞”、“BOBO”、“乐活”等都是一种生活型态。而“生活美学”范畴中的“生活型态”,不只是一种生活形式,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生活型态”的基础是“美”,可能来自于“当代艺术”的启发,也可能源于“文化商品”渲染,当然也有可能和以上两者都无关,纯粹只是一种莫名无由的感动。

“美”绝对不是只属于少数人的专利。或许在烦嚷的喧嚣生活中,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履在看似平凡的街道上,任何的景物只是可有可无的道具。若能暂时脱离桎梏,真正打开眼睛去看,竖起耳朵来听,许多的不平凡便会由平凡中浮现。只要愿意倾听,风引动树梢的旋律也让人沉醉。早春屋后一朵初绽的野花,盛夏清晨的蝉噪鸟鸣,初秋泛黄的菩提叶,腊冬湖面初凝的薄冰,都透露着“美”的讯息。其实,生活中处处皆有“美”的身影。只要尝试欣赏,从内到外打造一个“美”的环境,吸收“美”的能量,随时发现美、接触美、感受美。不只看到,而是欣赏。只要扭转“美”的开关,或许原本震耳的婴儿哭闹声,不经意打破的玻璃,在“美”的解码下成为另一种符号语汇。除了有形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充分对“美”的感受外,当眼、耳、鼻、舌、身的敏锐度,在食、衣、住、行、育、乐中体验“美”后,一份无形的从内而外,自然而然散发出“美”的感染力,是一种真善美的感恩与大爱。

其实,“美”就在自己的心里。当“美”处于开机状态,就会自然发现一种新的生活态度,这种形式在生活周遭蔓延。先是受环境影响,而后能改变环境,最后形成“美”的“生活型态”。“生活型态”不是生硬的从外移植创新,也不是机械式的沿袭传统,而是在自我反刍升华后的自然表现。必须是自己的“生活型态”才能形成感动别人的“生活美学”。

如果以上述所提“围绕一个圆心的三个同心圆”来描述“生活美学”。再来看看齐白石的作品和生活,可以发现他符合:“以美为出发点的当代艺术模式下,发展文化商品,创造充满美感的生活型态”的描述。以他的作品在当时的前卫性,及对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均走出传统的独特性,并以特有的形式语言传递的画面以外的精神思想,在当时应该可以无愧称为“当代艺术”。而齐白石除了作品本身在当时就是“文化商品”外,从过去到现在,他的作品被广泛地应用设计在各类产品上,藉由艺术授权的方式,应用在包括服饰、文具、家用品等各类商品上,发展了许多“文化商品”。而他敏锐观察生活眼睛和充满诗意的心灵,活泼的人格魅力和纯真的生命关怀,在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中,活出自己的生活态度与方式。除了从他简单平实,自然自在的生活价值中提供一种生活型态的示范,更以由他作品多样的文化商品面貌,为我们创造了充满美感的“生活型态”。事实上,可以说齐白石以他的艺术与生活,为我们在“生活美学”的领域中,做了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案例。

文章选取自:郭羿承 北京大学美学博士学位论文《齐白石绘画美学观念及其价值》

由北京大学美学博士郭羿承

精选关于美及文化产业的讯息

提供“美在生活”的深入资讯

长按下图二维码 关注易承雅集

责任编辑:

网址:《易承雅集》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08058

相关内容

《易承雅集》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杜威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边界”问题
身体美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
论日常生活“审美化”
“美学上的反感”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