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焦虑与困惑:管=控制?!放手=放任?!

发布时间:2024-11-23 13:05

育儿焦虑是新手父母常有的问题,多与孩子沟通能缓解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育儿焦虑解决#

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焦虑与困惑:管=控制?!放手=放任?!

经常有很多家长来咨询,面对孩子的偏差行为到底管还是放手呢?特别是学习过家庭教育的父母更会有这样的焦虑和困惑!

现在的家庭教育专家也告诫父母,过度的干涉是一种控制,会使孩子失去学习和做事的内在动力!

很多父母也觉得有道理,应该放手给予孩子尊重和空间。但是,当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根本停不下来,也丝毫没有被尊重后的一点点改变时,内心焦虑愤怒犹如一万只蚂蚁爬过……终于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忍不住又大吼一声:给我看书学习去!

看到孩子委屈落寞的表情又心生愧疚,“是我亲生呀?!”于是会陷入管还是放手?放手还是管的无限焦虑中,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管或放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需要父母持续系统的学习成长,把学习到的理论方法融会贯通拿捏这个平衡。这是父母用心与孩子互动过程中自然生出的智慧。

什么是放手?

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是给孩子匹配了一个适合其成长的自由:空间。

6岁之前

一个孩子需要有充分自由探索和丰富的体验,感受是这个阶段孩子心灵成长的最大的养料。

这时,父母对孩子表面上的放手和自由,实际密切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6岁之前的孩子做事情是不计后果的,这时需要父母对孩子行为和做事的负完全的责任。

父母全身心的投入爱和陪伴,是真正管和放手的平衡艺术,是真正的负责任。父母只需提供最低限度的帮助,同时又让孩子感觉到他拥有尽情探索和自由的空间。

这也是家庭教育“前紧后松”育儿理念,6岁之前“前紧”核心理念所在。

当一个孩子拥自由体验和感受,便可以活出真正的自我,未来可以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更可以为自己的人生真正负责。

管不等于控制孩子,是父母给孩子画出了一条生活规则的底线。

7岁之后

父母逐渐放手到12岁后的逐渐放手,是建立在孩子之前,经过了充分的探索体验之后的放手,让孩子开始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管是孩子在遇到困惑困难的关键时刻,父母的建议、参谋的管,绝不是放任自流。犹其在孩子有了突破底线的危险行为,父母则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容易会使孩子滑向无序混乱的深渊。

所以,管或放手,都是父母一种负责任的态度,管是为了更好地行使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不管,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是一种尊重,是在激发孩子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使之走向成熟!

这也是前紧后松养育原则的核心。

如果说7岁前,父母为孩子的行为负主要责任,并提供匹配的成长环境。这是让孩子在限定范围内的放手和自由。

12岁之后,父母要为孩子人生路提供栏杆护佑,为孩子即将开启的人生保驾护航,孩子则要为开始走向更为广阔的人生,并为自己的人生负主要的责任,这也是自由和成长的代价。

一个孩子只有真正体会到自由之后,他才能逐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和人生负责!

有一些父母的放手,是因为孩子在12岁前被太过控制,到了青春期再无法管了!这时听到教育专家的放手教育。一拍大腿:“太好了!这与我的育儿理念不谋而合呀!”过一段时间,看孩子状态越来越差,又会吐槽专家的方法没用。

不是理念方法没用,是这些父母的放手是无原则的放任和不负责,使孩子滑向无序混乱,会用未来人生付出代价。

智慧的父母要在严管与放手之间学会平衡,既给了孩子自由的空间又有规则底线,这样的孩子就活出了真自我。孩子学会为自己感受负责,才会逐渐为自己人生真正负责!

所以,父母在管或放手养育孩子时,需做到两点:一是平和的心态,二是底线。

父母保持平和心态

教育孩子是一个有“长度”的过程,不是三二天可以看到最终结果,这个结果是孩子的未来人生!

父母的底线

让孩子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破坏周围环境以及社会规则的前提下,尽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活出真自我!

成功的道路无法复制!也没有一种现成教育方法完全适合你的孩子!

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海量育儿理念中,不必固守迷信任何一种。只有父母不断地学习成长自我,在育儿这条路上,一定探索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方法!

网址: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焦虑与困惑:管=控制?!放手=放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11825

相关内容

城市家庭的教育=“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1个缺席的父亲+1个焦虑的母亲=1个失控的孩子
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深度好文!
切莫陷入“名校父母”营造的育儿焦虑
幼儿园=中国式教育(父母)的焦虑
教育孩子,父母必知的心理学知识
焦虑的家长+压抑的孩子=两败俱伤的教育!(深度好文)
焦虑的家长+压抑的孩子=两败俱伤的教育!(家长必读)
第七课 与父母和谐相处——《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教案
新型“育儿焦虑”正在内耗父母,专家给出4点建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