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门:培育生活服务数字化平台、品牌,支持形成一批骨干企业
云计算服务将进一步普及,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趋势#
12部门:培育生活服务数字化平台、品牌,支持形成一批骨干企业
2023年12月20日 21: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0日讯(记者 马常艳)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培育生活服务数字化平台,培育生活服务数字化品牌。支持形成一批数字化水平领先的生活服务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生活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化转型升级趋势明显。
《意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生活服务”生态体系,形成一批成熟的数字化应用成果,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生活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生活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深度融入居民生活,数字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基本实现生活服务数字化,形成智能精准、公平普惠、成熟完备的生活服务体系。
《意见》围绕丰富生活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补齐生活服务数字化发展短板、激发生活服务数字化发展动能、夯实生活服务数字化发展基础、强化支持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提出了19项具体任务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提升商贸服务、交通运输、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数字化水平,加强生活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生活服务社区和街区,建立生活服务数字化标准体系,培育生活服务数字化平台、品牌,加强数字化技术运用、数字化金融支撑和数字化人才培育,以数字化驱动生活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其中,《意见》提出,探索建设一批线下或线上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中心,为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制定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流量、商品、服务、支付、咨询、培训、运营托管等数字化场景支持,帮助企业建立数字化运营视角和框架,更好提供数字化服务。发挥生活服务平台赋能作用,为传统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增强平台连接能力、感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智能计算能力、即时响应能力与运作能力,使其成为生活服务数字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跨领域、跨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基础平台。
《意见》还提出支持各地在商贸、交通、文化、旅游、教育和健康领域培育若干特色鲜明的生活服务数字化品牌,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优质生活服务数字化品牌推介,引导其提升到店到家、线上线下双场景服务质量。支持形成一批数字化水平领先的生活服务骨干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表示,《意见》积极支持生活服务数字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通过建设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中心、培育生活服务数字化平台等,为传统生活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数字化场景支持。通过加强数字化技术运用,支持技术创新,发掘数字化发展潜力,为生活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记者注意到,聚焦生活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适宜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便利使用的智能技术相对欠缺、数字化人才不足、数据安全有待加强等问题,《意见》提出加强生活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化适老助残应用和服务、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增强数据安全保护与融合应用能力等举措,加快补齐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夯实生活服务高质量发展基础。
此外,《意见》强调,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规要求,落实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推进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在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落实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监督管理、检测评估、通报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工作,严厉打击危害数据安全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防范网络和数据安全风险。促进生活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推进数据资源共享,构建生活服务数字化发展生态体系。
(责任编辑:符仲明)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12部门:培育生活服务数字化平台、品牌,支持形成一批骨干企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12292
相关内容
12部门出台意见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进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以数字化驱动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多样化升级
推进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北京启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升级
到2030年 生活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深度融入居民生活
19项举措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
【培育强大国内市场 激活生活性服务消费需求——“生活性服务业30条”解读之七】
河北廊坊:产业数字化生活智能化服务信息化
“数字+”赋能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九部门发文进一步提升百姓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