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就是靠几个瞬间活着
享受生活的每个瞬间,就是乐在其中。 #生活乐趣# #生活态度# #乐在其中#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贝小戎
小孩开始懂事了:孩子不爱吃的东西,不想浪费,尝了几口就让我消灭掉。有时他觉得好吃的也会给我尝尝。我就很难搞清楚,每次他给我东西吃,是让我替他打扫还是关爱我。
小朋友上六年级了,一会儿喜欢骑行,一会儿喜欢足球。用我的网店账号给自己买鞋,试了之后说有点小,让我抓紧退货,不然就只能闲鱼了。这孩子懂得有点多?
《家有儿女》剧照
脸皮薄但是运气好:跟媳妇吹嘘说,认识五星级酒店自助餐厅的经理,就餐有优惠。她说她们部门马上团建,问问能优惠多少。我有些犯愁,一直拖着,过几天媳妇说,不用问了,同事不喜欢那家酒店。这样就太平了,但又添了一个疑问,我喜欢这家酒店是不是品味有问题? 媳妇让买贵的衣服:买了好多便宜的T恤衫,媳妇看着烦,说“你完全可以少买点,买贵的,但是能穿好几年,穿着自我感觉也好。”看到某日本潮牌,一件380,想起以前一位领导说的,买超过二百块的T恤就是交智商税。贵的T恤你还要伺候它,搞不好只能手洗。 看到种牙、植发的广告,庆幸自己暂时还不用花这样一笔钱。 至于白发,你可以将它们归罪于孩子,“你可能听大人抱怨过,就是因为你太不听话,他们的头发才会变白。虽然这话听起来挺疯,但并非虚言。压力能导致身体释放某些激素,其中一种会降低黑色素供应。”

中年时爱情并没有走远:奥斯丁说,我们必须学会去爱。“在她的爱情观中,年轻不是必要条件,甚至还是一种障碍。她的大多数女主人公用今天的标准看都很年轻,但当她们恋爱时,她们已经摆脱了天真和无知。而且,有两个男主人公至少35岁了。”

中年时期的伴侣可以帮助你从人生的审美阶段迈向伦理阶段,鼓励你、监督你、劝诫你: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以审美模式生活的人无法真正控制自己或自己的处境,他的生活状态是典型的漫无目的,只“为眼前”而活,总是通过享受、兴奋、兴趣去打发每个瞬间。他不会献身于任何永恒或清晰的东西,而是消失在感官的“即时”中,此时他可能做一件事或想一件事,彼时他又反其道而行之。因此,他的生活没有“延续”,缺乏稳定性或核心,随兴而变。伦理阶段的人拥有某种才能、爱好和激情,他总是有力量去安排、掌控和培养它们。

人到中年,记忆力开始下降,伴侣可以当你的人工Siri,或者经常考你,帮你复习。比如她会问:“Venus你知道是什么星吗?”“水星?”“金星啊,不是有本书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两个人不和,怎么说来着?”“龃龉?”
以为自己还很年轻,说早上遛狗,等于跟一群大爷为伍,结果媳妇说,大爷们回家后会跟家人说:“早上遇到的小年轻,体力还不如我。”带孩子出门玩,打不到车,登上107路,站着抱着,孩子趴在我肩头,含着安抚奶嘴还闹,要下去玩,或者是因为车里太热。到了北新桥有一位大妈给让了座,坐下后看到孩子手里有一枚塑封圆圈状薄荷糖。心里舒坦多了,应该是哪个好心人给的。
出门旅行几次后,你会觉得约翰生博士说得对,“巨人堤当然值得一看,但不值得前去一看。”所以,中年时去旅行,舒适最重要,好的座位、好的酒店,顺便像保罗·索鲁说的那样,“换换生活环境,做个异乡人,体验异域景观,见识活在大同小异的自恋中的人们都有怎样或悲或喜的命运。”

《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扶霞说:“好的烹饪和饮食是健康与幸福的基础,所以如果能够鼓励人们通过多样化又平衡的饮食来养活自己,享受美食又有什么坏处呢?再上升到道德层面:如果通过食物获得乐趣其实可以激励人们去追求你万分关心的更高尚目标,又该当如何?还有社会角度:吃,能让家人团聚、朋友相见、拉近距离;要是没有了吃,社会不就分崩离析了吗?”中年以后,要少吃,也要抓紧吃。 约翰生博士在54岁的时候说:“美食要格外有滋有味地品尝。有的人有一种愚蠢的做法,就是不在意或者假装不在意自己吃什么。我却不然,我仔细认真地关心自己的肠胃,不关心自己肠胃的人很难关心其他事情。”他经常对吃过饭的地方上的菜肴品头论足,对他喜欢的东西记得细致入微。所以不能老吃各种面条、汉堡了,也试试牛排、菌菇。《小森林 夏秋篇》剧照

排版:瓶子/ 审核:同同
网址:中年人,就是靠几个瞬间活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14363
相关内容
生活中最舒适的瞬间每一个细节都是爱:细腻生活中的温暖瞬间
平凡中的美丽瞬间作文(通用15篇)
厨房收纳小技巧,瞬间感觉厨房大了几倍!
生活的瞬间作文(通用34篇)
捕捉生活的瞬间
烹饪中治愈人心的N个瞬间,带你寻找生活中的美食小确幸
金承志的《生活瞬间》幕后故事
瞬间=永恒
靠利息生活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