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哪些安全隐患

发布时间:2024-11-23 17:09

利用移动支付方式支付门票,有些地方会有优惠 #生活常识# #日常生活小窍门# #出行建议# #旅游景点节省门票#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全球专业服务机构毕马威近期发布的《全球消费与融合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约66%受访者表示愿意使用移动支付,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84%!近几年,在支付宝和微信等支付软件带动下,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已走到世界前列,中国正加速步入“无现金社会”。

但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我们也看到移动支付带来的种种隐患。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曾曝光过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引发关注。前不久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和委员也指出,移动支付暗藏风险。

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用户不慎泄露个人身份信息以及手机校验码,从而导致资金账户被窃的事件屡有发生。在2015年的央视“3•15”晚会上,黑客在公共场所利用“钓鱼Wi-Fi”窃取用户隐私数据,最终导致财产损失的黑幕曝光。可以看到,在移动支付应用快速发展的今天,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那么,移动支付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哪些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去避免了?以下简要说明几种常见隐患。

1. 恶意二维码

走在大街上总是会碰到扫二维码免费领取礼物或免费抽奖的活动。不要随意扫陌生的二维码,陌生的二维码可能带有不法链接,二维码可能会隐藏病毒、木马,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很轻易就被别人盗取。

2. 随便连接商场中的免费WIFI

很多大型商场都提供免费WIFI,以方便购物者连接使用。但也包括一些和商场名字相似的WIFI,这些WIFI可能就是黑客搭建的,购物者连接后使用网银支付时即存在密码信息泄露的风险。

诈骗电话及短信

诈骗短信、骚扰电话也造成了一定的手机支付风险。诈骗分子除了通过诈骗骚扰电话诱导手机用户进行银行转账之外,主要还是通过发送带钓鱼网址或恶意木马程序下载链接的诈骗短信,用户点击带链接的病毒短信后,诱使用户安装木马或者登录钓鱼网站,从而获得用户账号密码、资金情况等信息。即使是银行官方电话号码发来的短信(如:95555、95533等等),也不要轻易相信,因为伪基站可以伪造银行的电话号码给你发信息。

病毒感染

国内越来越多的软件被手机病毒制造者二次打包,然后重新上传至第三方应用商店,用户难以辨别。当前第三方应用商店已经成为手机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现在除一些大型的第三方应用商店采用与安全厂商联合认证外,部分应用商店还存在安全审核机制不严谨的问题,使一些制毒者有可乘之机。

针对手机病毒的感染问题,在使用淘宝、支付宝或银行网上支付要求输入密码时,正版软件一般都会提供控件安装支持,建议用户安装使用;并且在下载其他输入法时,一定要从有安全认证的正规渠道进行下载,以免无意中隐私被窃取,或蒙受财产损失。

最后,在即将到来的“无现金时代”,我们在享受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时,每个人也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安全的使用移动支付,让移动支付真正发挥出它的 “便利”之处。

责任编辑:

网址:移动支付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哪些安全隐患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15275

下一篇:名刊会

相关内容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安全隐患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超八成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
【家中安全隐患】家中安全隐患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网络安全隐患?遇到网络诈骗怎么办?
【家庭安全隐患】家庭安全隐患有哪些方面
移动支付改变生活方式
移动支付走进生活 消费者应如何保障支付安全
家中安全隐患有哪些?家中安全隐患如何预防?
移动支付在生活当中的十大应用
移动支付 扫出你的精彩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