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社会适应心理学还研究压力下的应对策略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社会适应心理学#
高教论坛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郭晓红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漯河4620001大学生心理压力概述压力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指人们在环境中受到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异常反应。过强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压力会使人储备的能量消耗殆尽而产生衰竭从而引起各种疾病甚至死亡。社会和经济的改革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生活节奏加快、激烈竞争加剧使人们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大当今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适应社会和调整自己的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前途。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压力来源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压力观掌握适度有效的调适方法。心理学家塞尔耶将压力定义为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即我们常说的应激。[1]拉扎勒斯等人提出的压力的交互作用理论提出应激或压力是个体面对某些事件或者环境刺激因素应对资源不足而产生的紧张、焦虑、害怕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过程是客观压力和主观反应的综合。我国学者车文博认为压力也称为“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2]2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内在原因2.1个人因素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个人因素方面主要归结为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在心理因素方面表现形式很多。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看问题往往存在片面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评价却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而痛苦还有大学生意志薄弱、心理耐挫能力差也是当代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在家里占有特殊的地位许多学生感情脆弱喜欢表扬缺乏在困难和逆境中锻炼经不起挫折如考试失败、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同学关系出现紧张等等。心理上往往难以承受随之而来的是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还有部分大学生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陷这种学生往往心绪压抑行为消极觉得生活缺乏意义严重时出现伤人或自杀行为。在个人生理因素方面生理发育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较大另外学生个体的疾病和缺陷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1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有了性的冲动和要求渴望追求异性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缺乏认识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的心理在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排解时轻者会出现性心理障碍重者会作出不正确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2情感丰富、强烈且不稳定产生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正在迅速发展在追求自主自强的过程中容易偏激感情用事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经常徘徊在自尊和自卑、自信与自负自控与失控的矛盾之间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挫折承受能力差。3激烈而残酷的竞争引发的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加之大学里强手林立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部分学生由此走向极端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行为的发生。4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心理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的纷繁复杂很多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经常遭遇挫折由此而产生孤独、迷茫、愤怒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5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上存在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衣食拮据或者身体病残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愿也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或在公开场合出现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2环境因素对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在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思想教育轻心理引导。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着重整体针对个体开展的个体化教育远远不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针对大学生的不同个性心理因势利导加之大多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分析能力必然产生失望与迷茫的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国内大学生主要的心理压力源有以下几种1学业的压力。经过高考选拔升入大学后等待大学生的并非是卸掉包袱后的轻松随之而来的是诸如各种期末考试、学位考试以及各种考证、考研等门类繁多的考试除了客观上的功课重、难度大等原因还有主观上的学习方法不当、学习适应不良、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力缺乏等原因再加上同学之间的激烈竞争让大学生倍感压力。2就业的压力。就业问题是每一位新生入校开始就必须面对的问题。越来越严竣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们对未来前途和职业生涯充满担忧和焦虑尤其是毕业生有的会由于就业压力过大或择业竞争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而产生沉重的压抑感。3人际交往的压力。大学生们既怀念昔日的亲情、友情又需要获得新同伴及老师的接受、认可、尊重、关怀和同情从而产生交往方面的压力。大学生的交往观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和极端化倾向往往以理想的标准要求自己和他人一旦发现对方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对之全盘否定加之主观性强、简单化受情绪波动影响大等特点常常在人际交往中有挫折感。4情感的压力。大学生向往爱情但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格观尚不稳定经济未能独立在恋爱中表现出考虑问题简单、感情冲动、追求理想化等特点常常使大学生陷入单相思和失恋的痛苦中甚至引发心理和行为的一系列负面影响。3大学生对于心理压力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作为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的重要中介心理机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着间接的影响。应对也称应付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被认为是解决心理冲突的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拉扎勒斯等人将应对定义为当一个人判断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会为自己带来负担、甚至超出自己拥有的资源时他为处理减低、最小化或忍耐这种交互作用中的内、外需求而采取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我国学者黄希庭对应对的界定较为全面认为应对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从本质上看应对是个人在压力状态下的自我调节能力包括认知的、情绪的和动机的行为反应。这种自我调节的努力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是潜意识的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既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既有现实的也有非现实的既有有效的也有无效的。因此应对是个体对压力源所做出的反应系统不同的个体面对压力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应对方式。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现代人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日益严重。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压力尤为突出这一现象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大量增加导致了大学生倍感压力日益增大。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来自内外的压力提高他们对于压力的应对能力对于我们学校教育者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应对策略128··
网址: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21994
相关内容
军校学员心理压力及对策研究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
高水平运动员压力应对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
国际背景下高中学生压力管理策略的研究
压力面试应对策略
压力与应对压力的策略 压力 应对
大学生学习收获状况及提升策略研究
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成就感获取策略研究
大学生投资理财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