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压力应对策略
生活心理学视角下的压力应对策略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技能教育# #个人发展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压力应对策略曾晓娟曹海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基金项目: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规划项目GH144006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校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NR201402。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之一它拓展了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视角。本文从对压力的积极解读、积极人格培养、积极情绪体验、积极行动与支持系统构建等方面论述如何发掘人们自身的积极潜力形成有益并具有长期效应的压力应对策略从而构筑有效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压力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压力。美国心理学家Lazarus认为压力是个人特征和环境刺激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后果是形成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的过程应对是持续的认知和行为努力以处理被个体认为超出其个人资源的内部或外部任务或者说应对是包括认知和行为的努力用来管理心理压力的过程。这表明个体对情境压力水平和自身控制情境水平的评价会直接影响个体应对策略的选择而个体对不同应对策略的选择又会导致一系列内部或外部的结果如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组织的工作绩效。如何选择压力应对策略对个人和组织都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心理学向管理领域的渗透为压力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以幸福感为中心研究积极人格、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它改变了二战以来心理学研究偏重问题纠正、生物医学模式的研究范式完善和平衡了心理学的功能符合当代社会人类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如何发掘人们自身的积极潜力形成有益并具有长期效应的压力应对策略构筑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一、对压力的积极解读Lazarus的认知评价理论强调评价或解释在压力产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对压力源的诠释而不是压力源本身引起了不良压力反应意识到并控制对压力源的解释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压力反应。美国心理学家Ell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情绪和行为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而且有可逆的因果关系。不正确的认知或非理性的认知常常维持或加剧抑郁、焦虑和愤怒等消极情绪而引起消极情绪的负性生活事件很可能以一种夸张的和负性的方式解释。认知重构是一种应对技巧将消极的、自我打击的思维替换为积极的、自我肯定的思维。对压力的认知重构就是以一种积极的视角对压力事件进行重新解释把压力源的知觉由威胁性的转换为非威胁性的。积极心理学对积极认知取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积极思维的探讨。积极思维就是个体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抱持多样化的、积极预期的过程即透过乐观、自我效能及希望来看待未来。这种预期与行为有着内在关联。如果对未来抱有积极预期即使这个过程缓慢而困难人们也会为达成目标而持续努力。研究证实对因不良意义的评估给心灵带来创伤的情境进行重新评估使其获得新的意义对缓解压力具有重要作用。个体对自己应对能力的认知评估对应激反应的大小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认知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在他们看来压力并不总是坏事压力也具有动力性和挑战性。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之下人们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没有一定的压力人们难以增长心理承受力而且人的正向适应性行为也得不到提高并突破现有的局限。二、抗压的人格特质积极人格特质研究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其理论假设是人类可以自我管理、自我导向是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学者们对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已经研究了包括乐观、爱的能力、美德、勇气、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恕、创造性、关注未来和智慧等24种积极个人特质。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并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内在动力。应对具有个体差异性积极的人格特质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一个人能否对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应对效果做出适当的判断和预
网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压力应对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25040
相关内容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实成因与干预策略省国动办举办“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压力与情绪管理”讲座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成就感获取策略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压力管理 应对压力的技巧和策略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策略研究
压力面试应对策略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提升探析
管理学院成功举办“CBT视野下大学生的压力管理策略”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