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所有消毒剂都有效?不同物品如何居家消毒?
消毒时遵循产品说明,不同消毒剂可能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生活常识# #生活安全# #居家消毒#
居家消毒保姆级指南
很多人开始陆续上班了。家成了我们最后的“堡垒”,居家消毒也成为了大家都比较关注的话题。
具体怎样消毒才最有效呢?不同的物品分别适合什么样的消毒方法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
目录
01
消毒剂如何选择?
02
不同物品消毒分别如何做?
03
消毒剂有哪些注意?
1
消毒剂如何选择?
国家曾公布可以灭活病毒的消毒方法名录:
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有些我们并不推荐用来居家消毒:
紫外线:紫外线灯需要达到一定功率条件,一般人难以把握,还有灼伤甚至致癌风险。
乙醚:为国家管控的麻醉药物,人们无从获得。
过氧乙酸:挥发性很强,消毒时屋内不能有人,还可能对人体有害。
氯仿: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产生毒性。
所以,我们可以用的,有效的消毒方法主要有:
75%乙醇
(医用酒精)
含氯消毒剂
(如84消毒剂、漂白粉等)
高温
注:其他种类的消毒剂也并不是无效,只是还缺乏一些实测数据。根据经验来说,所有种类的消毒剂都是有效的。
2
不同物品消毒
分别如何做
如果家里人不经常出门,其实并不需要天天精细地消毒,应该花更多精力在个人卫生方面,如勤洗手、多通风。如果已经开启了天天出门上班的模式,以下的知识请收下:
1
口罩消毒再利用
如果我们没有佩戴口罩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没有沾湿、污染、破损,则口罩是可以适当重复利用的。没必要特别去消毒。
建议方案:
将脱下的口罩挂在干燥、通风的位置或者装进干净的一次性纸袋中,直到下一次佩戴前取出。
X 不推荐方案:
不推荐医用酒精喷洒:可导致多类型口罩防护力明显降低。
不推荐蒸煮口罩:沾湿的口罩防护层的孔径发生变化,防护能力降低。
不推荐烤箱、微波炉加热:高温过高可导致口罩材质结构改变,防护能力下降。
2
屏幕、键盘、门把手、游戏手柄等
此类我们手经常接触,体积又不太大的物品或电子产品,适合用刺激性较小的医用酒精来消毒。
建议方案:
用酒精棉片,或棉球蘸取少量酒精,稍微拧干后对这些物品表面进行擦拭,并放置自然风干。
3
地面、家具表面、台面等
这类面积比较大的表面,不宜用酒精。
建议方案:
主要以稀释后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记得擦拭之后通风等待15~30分钟,可再用清水擦一遍。
4
居家衣物、睡衣、床单等
此类衣物和床上用品我们只在室内使用,被污染的机会不大,所以正常清洗即可。
建议方案:
正常清洗后,如果不放心可以用沸水将其浸泡30分钟后再正常清洗。
5
快递、外卖
主要不接触,我们应该要求快递/外卖小哥把物品放在门口,我们再去取。
建议方案:
快递消毒:快递拿回家后可用医用酒精擦拭消毒后再拆包装。箱内的货物也建议用医用酒精擦拭消毒再使用。
外卖消毒:外卖的包装可用医用酒精擦拭消毒,而食物只要经过高温加热做熟的热菜,几乎不可能携带病毒。
6
马桶、下水道
病毒是否会通过下水道来播散尚无定论,目前来看可能性很小。
建议方案:
马桶:可以使用稀释后的84消毒也对马桶便圈进行擦拭消毒,并在等待15~30分钟后用清水再擦一次。
下水道:可以往下水道地漏和马桶里定期倒入少量84消毒剂,或者含氯消毒泡腾片进行消毒,地漏还可以盖上地漏盖。
注意:
一定要注意不要把84消毒剂和洁厕灵一起使用,否则容易产生有毒气体。84消毒液和酒精也不能一起使用,会降低消毒效果。
3
消毒剂有哪些注意?
刚才说了一些具体生活场景的消毒方法,现在我们再总结一下上面提到的一些消毒剂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1. 医用酒精:
如何选择?
要选75%的医用酒精,95%的医用酒精杀病毒效果并不会更好,如用95%医用酒精前应稀释到75%浓度。
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使用?
推荐擦拭为主,可用棉球、湿纸巾、面巾纸蘸取。
注意:
使用时一定远离明火,不要对着如衣物或空气大面积喷洒,有时静电产生的火花可能就足以导致火灾。
2. 含氯消毒剂:
如何选择?
含氯消毒剂并不是产品成分里有“氯”字就可以,比如常见的“对氯间二甲苯酚”虽然有“氯”字但并不属于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需要看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钠、氯化磷酸三钠、二氯海因、次氯酸、氯胺和液氯等之一的才算是含氯消毒剂。
如何使用?
我们以84消毒剂(有效氯5%)为例,一般常见我们按1:100比例稀释即可(稀释后浓度500mg/L),也就相当于向一脸盆水里倒两瓶盖的84消毒液。注意建议冷水配置。
可用抹布蘸取稀释后的含氯消毒剂对居家一些面积较大的地面、台面、家具表面、卫生间等进行擦拭消毒。
图片来源:网络
擦拭后通风等待15~30分钟,最好用清水再擦一次减少残留,减少刺激性。
注意:
不要把含氯消毒剂与洁厕灵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且由于稳定性有限,一定要现用现配制。使用时要戴上手套。
3. 高温:
温度建议:
经试验研究新冠病毒处于56摄氏度30分钟即可死亡。所以高温一定要大于56摄氏度。温度越高,所需要的灭活病毒时间越短。
方法选择:
蒸、煮沸15~30分钟是超过56摄氏度加热的最简单的方法,对于一些餐具、婴幼儿物品如奶嘴、奶瓶,以及其他任何不怕水的物品的消毒。
图片来源:网络
沸水烫则是一种更“懒”的办法,但随着水温的下降,需要在30分钟内多加几次热水才能达到要求。
如果是滚筒洗衣机,有调节水温的功能,则可以调节高于56摄氏度的水温,并设置洗涤30分钟以上。
最后,我们还是要强调,消毒很重要,但不需要过度,如果家里没有人经常出入,没有居家隔离的患者,附近小区也没有发现新冠肺炎病例,那么其实不需要天天消毒,养成一个保持卫生整洁的习惯更为重要。
来源:科普中国
原标题:《【科普】所有消毒剂都有效?不同物品如何居家消毒?》
网址:【科普】所有消毒剂都有效?不同物品如何居家消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26135
相关内容
居家消毒科普知识【科普】居家消毒小知识
如何居家消毒
科普·家庭消毒篇
普通家庭如何做好居家消毒
不锈钢餐具如何消毒?高效家居消毒方法分享
丨含氯消毒剂和84消毒液有何区别?
消毒科普系列(一)居家消毒小贴士
如何对家具进行有效的消毒?这种消毒方式对家居卫生有何影响?
家庭消毒:有效的消毒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