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课余时间管理的指导策略
黄岩头陀小学 方彩君
“双减”政策下,学生学业负担减轻,有了更多课余时间。如何让学生有效管理课余时间?如何建立默契的家校合作模式双向助力学生?
一、驱内因:“变舍做悟”四步法
1.转变观念
“双减”之下,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望远镜”,让学生看到更高远的未来,真正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方法,形成他们自己的内驱力。教师最先要让学生意识到的就是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让其树立这样的意识:比盲目学习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时间管理来提高效率。
2.懂得取舍
时间管理要遵循这个原则:不要试图把所有事情做好,而是懂得取舍。确保自己在相应时间选择了最重要的内容,做了最重要的事。要舍弃暂时不太重要或者意义不大的事,学会放弃看起来很重要,很有价值,却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3.合理分配
在取舍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多任务驱动能力。引导学生在多重任务中协调,定义优先级,之后逐个去做。学生则要学会在课余时间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总之要以学好学扎实校内知识,保证运动和睡眠为基本原则来合理分配课余时间。
4.学会负责
时间是生命的碎片,让学生学会时间管理,相当于学会生命管理,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会对自己负责。当良好的时间管理成为深入骨髓的习惯,学生从中练就的量化管理能力,让他们分辨出任务的主次,按照重要程度,高效完成任务。
二、调外因:“1+2”三步法
1.调整孩子的时间安排
家长要避免因校外辅导减少而紧张,根据孩子实际调整课余时间安排。之前负担过高,目标可以保证完成正常的作业学习任务,有余力时选择阅读、朗诵等。之前负担较轻,周中可以增加亲子户外运动。对于学习精力充沛的孩子,考虑安排适量学科类培训。
2.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双减”政策要求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如何把时间还给孩子?家长不妨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学习习惯上。习惯的养成需要外力的推动,经历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预习习惯、复习习惯、订正习惯、积累习惯等。
3.培养孩子基础习惯
结合政策的要求,培养孩子的基础习惯同样重要。基础习惯对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要注重引导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运动习惯、劳动习惯、兴趣爱好等基础习惯。
网址:“双减”政策下课余时间管理的指导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2797
相关内容
高效利用时间的时间管理策略与技巧.docx家庭时间管理四大策略
绿色生活:实践导向的“减碳”策略
教师如何高效管理时间——读《教师时间管理策略》
谈有效时间管理策略.ppt
时间管理策略包括()。
生活垃圾治理政策
利用“生活化”策略探索提升高校思政课程教学
如何有效地管理个人时间:策略与技巧
新手妈咪的时间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