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常识.doc
《心理健康常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常识.doc(25页珍藏版)》请在知学网上搜索。
1、写在前面现在,当个小学生其实挺难的,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还要经历小考、中考、大考以及完成各类名目繁多的作业、练习等等。如果考得成绩好,那么日日的辛苦就算没有白费;如果考得不好,那情况恐怕就有点儿“惨”了:老师的批评,同学间的攀比,特别是家里父母亲的责难,就会一股脑儿地扑将过来,让你躲都没处躲。现在,社会上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都非常上心,可是到底有多少家长真正吃透了那里面的“机密”,能够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真正做到科学、理智和有分寸,就不知道了。小学生们既要面对望子成龙的父母高期望值的压力,又要面对教育水平尚待提高的老师,教育方法失当的误区,心理承受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再加上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
2、独生子女,父母缺乏养育教育经验,在家里大多是被照顾对象,有被“宠坏”的可能,这些都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现在比较流行一种时髦的说法,就是“情商”,情商和智商一样,对一个人的成长,以至未来事业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情商,就是人对自己的情感、情绪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交往、调节能力等等。它应该是生理健康程度的一个标记。我们小学生们应该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像重视自己的学习成绩一样,努力调整自己的心理平衡,使自己能够处于一种平和、积极、向上的情绪中,健康地成长。那么,怎样保持心理健康呢?一、不信咱们比比看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有这样一个小学生,他是个男孩子,在家里是个懂事、
3、孝顺的孩子,会干不少家务活儿,也能关心家里的人。但是他不太善于讲话,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即使会回答的问题,问到他也是一言不发。为此,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样,时间长了,他就有了一些变化,变得更加内向,不爱与同学、老师打交道,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最后发展到作业本也不带的程度。当妈妈的为此着急,和他谈话时,发现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老师也不喜欢,甚至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这样自卑以至悲观厌世的灰暗想法,出自一个稚嫩的孩子之口,实在让妈妈吃了一惊。从这个男孩子身上反映出了心理健康上的问题,一种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一个人严重缺乏自信时的心理,是自信心的大敌。自卑心不是天生而来的,往往是
4、因为自我评价不恰当而逐渐形成的,客观上讲是由于个人的某些缺陷或者屡遭失败而造成的。有个女孩一直比较喜欢画画,从幼儿园起就在学画,画得也还不错。但是自从上了小学,而且学校又是比较好的学校,其中学画的同学很多,也有些优秀的,这样一来女孩的画就不再显得出众;相反,老师有时还批评她。慢慢地,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画画的材料,并逐渐失去了对画画的兴趣。这个女孩原本爱画画,而且画得不错,只是换了一个环境,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认为自己画画不行,这就是自卑心理的表现之一: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首先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小学生遇事拿不定主意,总是思前想后,不知道究竟怎样才对。有这样一个女孩,她中午在学校吃饭,饭后去洗碗,
5、正巧一位老师也在洗碗,这时有人叫这位老师去接电话,于是老师嘱咐女孩让她帮助看一下碗,她一会儿就回来。结果左等右等老师还没回来,女孩就想,是在这里一直等下去呢,还是带上老师的碗回自己的班里呢?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其实这点小事儿,不管怎么做,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马上决定也不会犯什么错误。可是女孩就是决定不了,最后还是让其他同学帮助出了个主意才做了决定。这个女孩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把事情办得圆满、完美、周到,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深究原因,她一是怕一直等下去,回自己的班级晚,会受本班老师批评,而如果把碗都拿回去又怕这位老师找不到碗会生气。归根结底,还是怕事情办得不好,受人埋怨。其实,如果不是怕字当头,而
6、是采取积极的态度,如果先回班里,跟老师说明情况再去等等那位接电话的老师,或者再等下去,等到老师回来,再回班里向老师讲明回来晚了的原因,都是没有问题的。可见积极的办事和消极的办事,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况,后者就是自卑心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做起事来优柔寡断,总怕把事情办错而被人讥笑,结果是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事情反而办不好。自卑心理还有一种表现,那就是常常拿自己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有个男孩,不过是个子矮了点,按体育课短他们玩得真开跑成绩是满不错的,可是心,我真狐独。比赛时,他看到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个子比他高大,就泄了气,总觉得“他们好高哇,我怎么跑得过”。先从
7、心理上败下阵来,结果真的就失败了。这个小例子也可看出,自卑心理使人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总拿自己的弱点去比别人的优点。而且在做事之后,不是总结经验以利再战,而总是后悔,这事应该那样做,那事应该这样做,以前做得总是不对。结果总处于低调心态中。综上所述自卑心理有以下种种表现:遇到困难时,首先怀疑自己的能力。办起事来优柔寡断,总怕把事情办错而被人讥笑。常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做事总爱后悔,总觉办得不如意。自卑心理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根本的一点是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评价。正因为如此,在学习生活中,有自卑心理的人就不容易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容易把绚丽多彩的生活看得漆黑一片,使自己陷在自责、后悔
8、、悲观的情绪中。同时,这种情绪也影响了和同学们的平等相处。而与同学相处不融洽反过来又加剧了自卑心理。那么自卑心理是如何造成的呢?自卑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首先是家庭环境,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高,孩子达不到,经常挨说,“淘”、“笨”等等词汇经常跟着孩子。在学校里,个别老师教育方法不当,批评多表扬少等等,都使得有的小学生在种种批评、责难的包围中,自己逐渐认同了,也觉得自己就是父母和老师说的那样:脑子笨,顽皮,没法治。于是自己开始自暴自弃,自己“自觉”地退出好学生的行列,迈到“差生”的队伍。遇到事情不是感到充满信心的“我能行”,而是垂头丧气的“我不行”。从自信到自卑就好像站
9、在高山之巅突然跌入万丈深渊,蓝天、白云、灿烂的阳光都不见了,周围是一片黑暗。在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对小学生成长是不利的。与自卑相反的是自信。自信心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一个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达到要达到的目标。自信心对小学生非常重要,有自信心的人才能经过努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所以要培养和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有个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很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每次都大加鼓励。有一次,我正巧在一个班上听课,老师请一位同学把刚讲过的寓言的寓意说明一下,举手的同学不少。其中有一个女孩胆怯而犹豫地把手举起了一点儿,老师及时地发现了,并请她来说明。这个女
10、孩声音细小得像小蚊子,老师和同学们特别安静地听着,女孩终于正确地回答了寓意。老师高兴地让全体同学一起鼓掌并齐声用“棒、棒、棒,你真棒”来鼓励那个女孩。同学们响亮震耳的声音在教室回荡,我看见那个女孩小脸儿兴奋得通红,我感到“我能行”的种子已经在她的心里开始生根发芽了。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女孩就是属于缺乏自信的一个,平时很少举手发言。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她已经克服了自卑,建立了自信心,有了很大的进步。对这个班级的掌声鼓励法,我很感兴趣,继而又了解到在经常的鼓励下,班级同学中建立了一种积极的向上的环境,在这样的正向气氛中,同学们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班队干部还是一般同学,都有自信,保持着良好的心
11、态,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事情,能以健康的心理对待。综上所述,有自信心的种种表现如下: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对自己的能力有比较正确的估计。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做事能够坚持到底。那么,我们小学生在家里做作业遇上了难题,怎么办?一是不做了,等爸爸妈妈回来讲;二是打电话问同学;三是放下功课,干脆去玩,拖到何时算何时。这三点都不是有自信心孩子的做法。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出来,这应该放在首位。然后,再认真看书,回忆老师讲的课再集中精力审题。经过这个过程,一般情况下,作业中的难题应该是老师说这是可以做出来的。如果确实做不出难题,我可不怕。来,但经过了以上认真的思考过程,请父母或老师进行一点启
12、发,就容易解决了。前面画画的女孩应该怎样面对新环境呢?有自信的孩子应该是继续坚持,多练多画,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学好画。那么结就会大有改观。挫折和失败对于有自信心的孩子,只不过是通向成功的小小插曲,而不是阻挡前进道路的高墙。对老师们来说,帮助小学生建立自信极为重要,自信心的树立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就是上面所提的学校,班级的掌声鼓励仅仅是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方法之一。在期末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中,更充分地体现了鼓励和赞赏学生的原则。记得过去老师给学生的评语,几乎都是“学习努力”或者“学习欠努力”,“团结同学”或者“遵守纪律”等等干巴巴的固定式的语言,缺乏感情色彩。现在不同了,
13、翻开学生的评语,可以看到“你是一个开朗活泼招人喜爱的小姑娘,你爱学习,爱看书,乐于为班集体做好事,在运动场上又能给班级增添风采”“你是勤于思考、懂事的男孩,你喜欢阅读,知识丰富,有幽默感”如此等等,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饱含着老师的爱心与关心。这样的评语,孩子们看了,怎么能不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呢?对于小学生的父母亲来说,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减少由期望值带给孩子的压力,学会赏识孩子。“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父母要能及时鼓励闪光点。而不要视而不见孩子的优点,总想通过责备,要求出一个好孩子来,这样的“恨铁”是成不了“钢”的。我们小学生也应该正确地对待老师、父母方面的影响。
14、要知道父母、老师也有可能犯错误,处理事情不妥当,那么我们自己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充满自信地克服困难,不怕挫折,要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自信的基础上去完成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中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当我们树立了自信心,就可以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且改善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不怕挫折不畏难意志坚强克服困难现在我们很多小学生都是处在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生活条件优越,个人需求无不得到满足。这样的外界环境很容易让自己感到世界就是这样温暖如春,就是这样风调雨顺,一个人生活的道路从来就像北京的长安街一样,笔直而平坦。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好的环境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创造
15、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好的环境又使自己难以体验到困难与挫折。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指的要想成就事业,必须要经过艰苦的磨练。从另一角度来说,就像满清八旗子弟由于养尊处优,其结果人所皆知,毁了江山也毁了自己。“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的城市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运动中,都离开从小生活的城市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许多人因此失去了读书深造的机会,错过了人生的良好机遇。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些人在农村经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练,学会了吃苦,理解了幸福,反而促使他们更加发奋努力,及时捕捉可贵的机遇,而且获得了很大成功。“老三届”中涌现出不少优秀人才就说明了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个年代的小学生
16、们应该怎样要求呢?首先应该了解我们自己生活的环境。有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们买点窝窝头、玉米面贴饼子,或者是老玉米、烤红薯吃,父母们可能会有感而发地谈起他们当年下乡时,平日总是吃这些粗粮,缺油少肉,偶尔吃一次馒头,高兴得像过节的情景。而我们小学生们却说:“哇!你们那时尽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啊!”确实,整天白米细面、鸡鸭鱼肉吃腻了,偶尔换换口味真是觉得好吃极了。这就是所谓“生在福中不知福”,对自己优越的生活环境无所知,不珍惜。在这样的优越环境下,缺乏艰苦,缺乏挫折,缺乏困难,所以也就可能产生经不得困难与挫折的心理状态。有一个男孩,在家里想吃一种糖,跟哥哥要,未能如愿。哥哥说那是给爸爸留的。仅仅这样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这个男孩竟然因此而用红领巾上吊自尽了。没有吃到一块糖,这也叫挫折吗?可我们的这个男孩竟然心理脆弱到如此地步,为了一块糖断送了一个少年的生命,多么难以想象。可是事情真的发生了。当然这是一个极个别的例子,但是确实有
网址:心理健康常识.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2951
相关内容
100个健康生活小常识.do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议4篇.doc
健康生活知识.doc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常识
心理健康小常识.docx
护理小常识.doc
心理健康常识
心理健康知识竞试卷及答案.doc
心理健康及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知识小常识 15个小常识助你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