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沟通,从学会提问开始
《有效沟通,从心开始》- 李践:提升亲子沟通技巧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家庭教育书籍推荐#
来源:慈怀读书会(cihuai_dushuhui)
作者:慈怀兹心
一位大作家说过,言语是人类所使用的最有效果的药方。说话一直是一门学问,说话简单,但会说话却不简单。
口无遮拦,很有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学会说话,懂得沟通,才是最简单的最有效的待人处世方法。
如果你也曾在沟通上踩过坑,这本《提问》值得一看,作者杨澜是首届“金话筒奖”得主,采访了包括科比、希拉里、李显龙等等上千位世界政要和各界风云人物,她一直信奉一句话:当机会来临时,不要被动等待选择,而要大胆提问。
沟通是一种能力,提问是一门艺术,你的提问方式,有可能影响你的一生。一起走进这本书。
01
一个好问题的背后究竟需要什么?
陶行知写过这样一句话: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可以说,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要想提出好问题,做到优秀的沟通。
首先,你需要好奇心。
每一个能摘取璀璨钻石的人,必定从小就对世界充满疑问与好奇。作家伊恩·莱斯利甚至将好奇心比喻为除去食物、性、庇护所之外,人类发展的第四驱动力。
第二,需要掌握淘金式思维,与外界积极互动沟通,能够快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主动选择相信什么,忽略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作者在面试正大综艺时,导演直接表明,想要找个形象清纯的女主持。
但她有自己的看法,觉得一味追求形象的主持人几乎谈不上创新和个人特色,于是反问:为什么电视上女主持人只能是从属地位,为什么她一定要可爱清纯而不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这样大胆的见解让她脱颖而出。
第三,需要做好案头工作,用充分的背景知识拉近双方的距离。
今年直播火热,向来以博学形象示人的汪涵,也开启了自己的直播综艺《向美好出发》,认真的准备,加上多年的阅读沉淀和综艺感加持,大家像是看到邻家大叔的亲切推荐,首次直播战绩就是千万级成交。
可见,当你有了足够的知识和见识,不管是向下兼容还是向上突破,都能得心应手。
读书越多,我们就和世界越接近,对阅读保持笃志虚心的态度,熟读精思,自然就能和优秀的人同频共振。
02
和初次见面的人聊天,如何打开局面?
聊天,是需要一点点天分在里头的。有的人天生就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但很不幸,也有不少人真的很不善于说话。
要打破沟通思维和认知的冰封,就需要一个正确的暖场。
首先,你要准备好谈资。
你说什么话,代表着你是什么样的人,换言之,你的谈资,就代表着你的圈子,有的人舌灿莲花,大事小事诗百篇,有的人柴米油盐,孩子老人琐事烦。这就是人和人之间最显而易见的差别。
说一个反面例子,最近热度超高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邀请了一帮30岁+的女星来组女团。
开场黄晓明主持,非常好奇小姐姐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参加这样一档挑战性极高的节目,谁知其中一位女星接话:是因为上了年纪吗?
现场顿时冷却,姐姐们最敏感的年龄被调侃到,没有人愿意接话,晓明哥也完全没立即反应过来。
这样的人说话辈分不够,准备不足,缺少谈资,又找错切入口,一瞬间好感度败光,可怜又可气。
反观已经成长起来的吴昕和沈梦辰,初次和这么多姐姐见面,主动调解秩序,调侃氛围,显得得心应手,口碑提升了不少。
可见,扩充见识,提升谈资,是一笔特别划算的高级投资,因为谈资是一张通行证,拥有谈资的人,更容易让人看见,让人尊重。
其次,保有尊重之心。
心态,会在言谈举止中显露,一视同仁,不卑不亢,最是难能可贵。
生活中最基本的技能是沟通,而最有效的努力是从自己开始,不妨把每一次沟通视为一个单独的机会,主动跳出舒适圈,赢得更多改变的机会。
03
聊天如何聊越舒服?
互联网带来的高效,让我们的情绪浓度骤增,每天都有新的悲伤或感动,但时常有人感叹: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确实,真正的感同身受,是极为罕有的,但正因稀缺,所以珍贵,可以说会聊天最高的段位就是会共情,唯有共情,才能触摸到别人心底的柔软,利用语言的力量,把天越聊越舒心。
如何做到共情呢?书中提到以下几点:
首先,用客观事实去理解和尊重对方。
当40岁的马克龙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和年长其24岁的妻子自然被大众所关注。
当时的采访问到他,选择自己年长如此多的老师成为自己的妻子,是不是有很多阻挠?
记者没有去八卦,没有主观评论,而是从客观的“阻挠”去理解,显示了媒体人的同理心。
而马克龙的回答也同样出彩:“也许她比我勇敢得多得多,因为她40岁,她有自己的生活,与我的完全不同。所以我认为主要是我妻子的功劳。”从妻子的角度,去赞美她的勇气和选择。
其次,是求同。
对一个人最好的理解就是感同身受,用相同的特性和对方拉近距离,不但能增进信任,更能疗愈彼此。
此外,你还需要和谈话者建立“共识”。
有了共识,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往往是超预期的真诚,触摸到的是最柔软的心底。
共情是人类与人类之间的情绪互动,沟通对象只有从你这里得到足够的心灵力量,才有余力整理好情绪,去面对真实的自我,为交流推开一扇更通透的窗口。
04
沟通中的倾听和沉默该怎么运用?
国画的留白,与诗词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妙,留下的是让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和意境。
而在对话中留白,去倾听,甚至是去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是一种艺术。
正如《荀子》里说的: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赵忠祥也曾经提醒过作者,好的图讲究留白,把纸面涂满反而失去了味道,交流过程也要有“语空”。
美国有这样一个老人院,这里的老人存款都不足1000美元,60%以上都是华裔。其中一位70岁的老妇人,丈夫去世,儿女分别成家立业,对其不管不顾,作者到此采访,问她想念自己的孩子吗?
“不想,想他们做什么?!”她回答,语气倔强,眼角却渗出泪水。
此时记者的本能应该是继续追问,但作者并没有这么做,这就是语空留白,是慈悲,是不忍。
林毅夫在2008年当选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借此机会让中国发展经验为世界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当作者问到:如今的成就是否达到了当年你父亲对你的期许?
瞬间,林毅夫红了眼眶,哽咽无语。25年前他抱着篮球泅海与妻子团聚,却失去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这样的人生遗憾情何以堪?于是作者没有再追问,这也是语空留白,是理解。
要做一个善于沟通的人,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学会听人家说话。适时地停下来,慢下来,你才能在他人内心激起涟漪,获得更多回响。
05
掌握沟通技巧,
是这个瞬息万变社会的生存之道
学会提问,提升沟通技巧,是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的生存之道,甚至有时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想想看,你的老板和你对话时完全不顾及你的感受,你想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又担心往后日子不好过;
你的同事总是消极配合你的工作,你想好好理清任务和责任,但总觉得对方心不在焉,油盐不进;
你和你的伴侣之间发生了争吵,明明想好好解释一下误会,但怎么都没办法说服彼此,感情危机不断。
面对权利沟通、消极沟通,亲密沟通,如果我们能明白,我们不是要用话术和强势的态度为自己争取胜利,而是通过交流,厘清对方真正的底层需求,提出共赢的解决方案并达成共识。这才是沟通的最高境界,也是获得最大人生赢面的方法。
生活总是会遇到很多不易,但沟通永远是生活的解药,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因为你能掌控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希望你我,都能提升认知层次,修炼沟通段位,找到沟通背后的力量,有边界,有自我,有分寸,有魅力,把握每一句话带来的机会。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以上内容为每天一本书的简版,查阅详解版欢迎点击文末图片,进入慈怀每天一本书小程序收听。
*文:筱茧,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分享生活,偶尔硬核,做个有趣有料有格调的人。
网址:高效沟通,从学会提问开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1472
相关内容
高效沟通(PPT47页)及时沟通工具(及时沟通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有效提高沟通技巧的 7 种方法
高效沟通:如何让沟通精准有效
高效沟通:如何让沟通精准有效【全本
心烦感情问题?学会这些沟通技巧
如何高效沟通——之同级沟通?
高效亲子沟通范文
高效沟通培训班
提高效率从6个好习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