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 cm,(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m/s2,(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 m/s.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家居中的每一个小物件,都可能成为美学设计的点睛之笔。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设计# #家居美学#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
(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______ cm;
(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 m/s2;
(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______ m/s.
试题答案在线课程解:(1)由题意可知:x2=6cm,x3=15cm-6cm=9cm,
根据x3-x2=x2-x1,解得:x1=3cm.
故答案为:3.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x=aT2,其中△x=3cm,T=0.1s,带入解得:a=3m/s2.
故答案为3.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有: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
故答案为:1.05.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以及x1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运动学公式在处理纸带问题中的应用,是考查基本规律应用的好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来源:题型: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
(1)按照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读出相邻计数点AB、BC、CD、DE、EF间的距离s1、s2、s3、s4、s5,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各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vB、vC、vD、vE依次是
0.120
0.120
m/s、
0.160
0.160
m/s、
0.201
0.201
m/s、
0.241
0.241
m/s.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试在下边所给的坐标系中,用做v-t图象的方法,求物体的加速度a=
0.40
0.40
.(要求标明坐标及其单位,单位大小要取得合适,使作图和读数方便,并尽量充分利用坐标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来源:题型: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5所示,并且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为x,且x1=0.96cm,x2=2.88cm,x3=4.80cm,x4=6.72cm,x5=8.64cm,x6=10.56cm,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1.92
1.92
m/s2,打第3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
0.576
0.576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来源:题型: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220
220
V,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0.86
0.86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加速度的大小是
0.64
0.64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来源:题型: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x1=7.10cm、x2=7.70cm、x3=8.30cm、x4=8.90cm、x5=9.50cm、x6=10.10cm,则:
(1)计算vA的公式为vA=
略
略
,vA大小为
0.920
0.920
m/s;(取三位有效数字)
(2)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a=
0.60
0.60
m/s2;(取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偏小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来源:题型: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0、1、2、3、4、5、6七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
x5=3.39cm,x6=3.87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4时,小车的速度v4=
31.35;
31.35;
cm/s,
(2)全过程加速度a=
49.6
49.6
cm/s2.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偏大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网址: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1)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间的距离x1= cm,(2)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 m/s2,(3)物体经过第3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3= m/s.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1505
相关内容
用接在50Hz 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l.2.3.4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 ① 电源.工作电压 ② 伏.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 ③ 秒打一个点.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理想的纸带.按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记数点的方法标出记数点.已测得S5=8.80cm.在测S2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2= ④ cm.根据上述数据算得加速度的大小为 ⑤ m/s2.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第 2 章 第 4 节 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第4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教学参考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楚的点开始,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表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s1=30mm,2与3两点间的距离为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以下问题:方框中画出相应的实验电路图,(2)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b)所示的U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①若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2.0×10
一辆平板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2500kg.车上放一质量m=500kg的重物.重物前侧面到车前的距离为L=3m.如图所示.开始车以a=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6s后改为匀速运动.有经过2s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立即制动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最终重物恰好滑动到车前壁处静止.已知平板车在加速和匀速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2=200匝.将原线圈接在u=200$\sqrt{2}$sin100πt(V)的交流电压上.副线圈上电阻R和理想交流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现在A.B两点间接入不同的电子元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两点间串联一只电阻R.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2Wb/sB.在A.B两�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从离地32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落下一半时间的速度.(3)下落过程中最后1s内的位移.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