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槽的旧物美学
改造老旧厨房,可以考虑更换橱柜和水槽,增加储物空间。 #生活技巧# #家居技巧# #旧家翻新#
随笔
徐一超
走进文玩店,时常能看见正对店门摆设的水景:一个古朴敦实的老石槽,里面闪着水光,水中游弋着锦鲤,两三尾,寻常、平贱,却自在。或者,能够在店面或是摊位的角落里见到它们—石槽或是石臼,似乎很久没有挪动,蒙着一层灰,上面堆积着厚厚的旧物,生来的负重姿态。
这些本都是乡间的物什,屋前宅后,破落闲置。更久远一些的时候,它们都是生活中的日用品,饲喂牲口,过节舂米。在城镇化的今天,它们逐渐丧失了旧日的功用,其中古旧一些的被收购上城,用水一“养”,便身价不菲。在生长于城市中的人看来,它们拙朴天成、敦厚自然,别具一番意趣。上了年纪的人一看,却往往唏嘘,甚至不屑—“嚯,猪食槽!”
老石槽讲述的是旧物的美学和时间的故事。石头这种材质既坚实厚重又能被损蚀,是时间这一无形之物足够理想的物质铭写体:那些划痕、豁口,风化后的蜂窝状孔隙,摩挲后温润平滑的“包浆”,便是时光的印记。石制器物以其亏损性的存在史诠释了“文物”历史层累性的内涵。旧物的美学就是以旧为美,以时间为尚,且要旧得天然、旧得纯粹。
罗兰·巴特也爱旧物。他认为当代的玩具很平庸,它们用人工而非天然的材料,从糊状物模压而成,毫无舒适、柔滑、温厚的感觉。他偏好木质的玩具,因为木头“结实而柔软”,接触时有着自然的温热。在他眼中,木制玩具磨除了尖锐的棱角,摒去了金属般的冷感,碰击时的声响低沉清脆,毫不刺耳。这种“亲切而充满诗意的材质”,将孩童置于人造物与自然物的亲和区域中。更重要的是,木头不会破碎,只会磨损、用旧,而恰恰是这种物的亏损见证了人的成长,层累着各种记忆与经验,又在这些记忆与经验中更生不息。“木头制成了蕴含物本性的物品,永恒的物品”;而这种旧物的恒长,要以时间为媒,被人所激活。
这样的“人”常常是后来的人,“身在其中”者往往不知不觉。饮马喂驴和舂米做糕的农人何曾感到石槽与石臼的美呢?当“物”与“生活”有了距离,当眼下的“生活”与那一种“生活”有了距离,“旧物”才成为了“旧物”。旧物不仅是物理上的陈旧,而更是它负载的记忆、经验与当下的距离;有了这段距离,审美才成为可能。 因为对旧物美学的崇尚,当代人还懂得“造旧”,如刻印中的击出蚀痕,甚至略微削去方正的四角,做出岁月风蚀的效果。
与文物中的“赝品”不同,“造旧”不是要争逐物质价值,而是要生产时间价值。类似的是,老石槽这样的旧物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物与古董,人们喜爱它、购买它,并不指着它保值、升值,而就是因为它所承载和能唤起的时间感,以及它古朴天真的美。这种美或者被置于店堂的中心而展示,或者被搁置在不起眼的角落,无意间流露着与物质价值相别的姿态。
老石槽的美就像石材一般,是朴的、拙的,要被开启、被映衬。因而人们说,石槽盛水才能“活”,养鱼种草更是为了开显这种活性。石槽成为一个小型生态圈的载体与空间,既释放着美感,又吸收着活力。“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石材与水相得益彰。日照水润,时日渐长,青苔便成为这种活态最直观的证明—它让人感到,石中有积淀,石中有灵气,石能孕育生命。
网址:老石槽的旧物美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1711
相关内容
石家庄铁道大学大学生毕业前捐旧物【美学.旧物】曲美家居×旧物仓 复刻生活美学经典
旧物美学(20130909)
【水槽知识百科】水槽尺寸选择 水槽单槽好还是双槽好
美多科学思路旧厨改造,实现从油腻老旧到高颜厨房大逆袭!
水槽知识
水槽
旧物之美
母亲的生活美学
【美学.旧物】goodone旧物仓:专为复古打造的生活美学空间,再现美好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