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24 10:10

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生活常识# #教育资讯#

摘要: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最直接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独特优势。由于环境的变化,很多高职院校的新生在入学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应不断探索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途径,加强自身修养,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及技能,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本文阐述了在高职院校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有效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素质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新生普遍存在着自卑感强、焦虑情绪明显、缺乏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其正常的学业、生活和健康成长。为了让新入校的高职新生尽快融入学校大家庭之中,顺利度过适应期,辅导员需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的能力,形成健康积极心理品质,以切实保障其能顺利完成学业。

一、高职院校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人都感到压力过大。而高职院校新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转变阶段,既面临来自家庭、学校的巨大压力,又面临就业压力,易受到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开展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消除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上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能使其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环境,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避免或减轻因外界不良因素所导致的心理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维护个人身心健康、保证学业成功的目的[1]。

(二)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育人水平

高职院校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教育机构类型之一,肩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定位和根本任务之一,辅导员可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活泼的人生态度,学会如何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并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未来人生之路,实现自我价值,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育人水平。

(三)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高职院校是具有鲜明职业特色和行业特征的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着技能培养、就业指导等重要职能,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及相关岗位任职资格认证。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着其本身的健康成长,还会对学校及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还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促进高校内部各方面协调发展,也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氛围,消除大学生不稳定因素,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文明素质,促进高校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职院校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适应困难

部分新生存在考试失利的挫折感和自卑情结,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特征和优势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表现为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其学习生活的正常秩序。另外,多数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发现与自己憧憬的校园生活有很大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由此引发一系列消极情绪,严重地干扰其身心健康发展,降低继续求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学业和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人承受不了来自家庭、父母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使得不少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经验和阅历,更易感受到各种压力和挫折,造成身心受损。此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导致很多学生在刚入学时就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对前途缺乏信心,对自身价值定位模糊,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最终失去继续深造的动力。

(三)人际关系处理障碍

高职院校新生在人际交往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安全感,部分新生对家庭有较强的依赖性,离开家进行集体生活使其变得敏感和脆弱,而在新环境下又难以找到可以倾诉的朋友,从而出现一些心理上的不适症状。此外,有的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不愿主动接近他人,与人交流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融入集体之中,感到孤独无助,易产生一种孤僻、封闭的心理倾向[2]。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充分意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将精力投入到研究如何将其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也有些高职院校辅导员对自身职责认知不足,认为其主要工作是学生管理,而心理健康教育应由思政教师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执行,并不是自己的工作范围。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落后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普遍采用传统说教方法,过程往往比较枯燥,形式较为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情绪,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引起一些负面效应。另外,还有一些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变化过程中存在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进行适当、及时的干预,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三)辅导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比较繁杂,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较少,无法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其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指导与干预。另外,部分辅导员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缺乏系统完整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掌握相应的心理咨询技术与手段,不能很好地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明确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心理问题、引导其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责任。因此,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及促进其更好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及价值,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之中[3]。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并做好心理疏导。其次,明确辅导员职责,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创新工作思路,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最后,辅导员还应注重人文关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关爱、理解和支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真正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科学选择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个性化、多样化、人性化的心理指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考试和择业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切实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努力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首先,改变传统单一的说教模式,采取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渗透式心理辅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搭建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包括思想倾向、心理特征等方面的情况。最后,辅导员应与心理咨询室建立紧密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同时注重发挥思政学科优势,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三)积极开展校园生活实践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后,面临着一系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辅导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就,更要关心其心理健康教育。为此,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心理压力,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4]。首先,辅导员可组织学生进行“校园一日游”、迎新晚会、新老生联谊等活动,增进学生对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的了解。其次,专门为新生开展实效性和针对性强的团体辅导,在团体情境中提供一定的心理帮助,使学生得到启发、引导、支持和鼓励,在互动体验中学习、成长。最后,为新生提供行业实践平台,在职业体验活动中切实提高新生对专业的了解,缓解对专业学习的困惑与焦虑。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人格情操,过硬的心理学知识以及熟练的沟通技能技巧,才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走出困境。首先,多阅读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文献,加强理论武装,努力提高专业素养,是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其次,在实践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沟通能力等,同时培养健全人格,具备关怀意识和自我意识,树立健康心理榜样;最后,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技巧和策略,实现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及教育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结语

总之,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应成为学生心理疏导者和咨询者,帮助解决各种心理障碍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因此,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辅导员应树立以“心”育人的理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措施,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完善心理学知识体系,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建立正确的认知自我、调整心态、克服困难,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梦.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山西青年,2023(18):196-198.

[2]茅玲华.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三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知识文库,2023,39(18):65-68.

[3]王振辉.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方法探析[J].山西青年,2023(11):190-192.

[4]李曼.高校辅导员针对大一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39(12):181-183.

网址: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2592

相关内容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
探究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谈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生活技能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与健康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及调适策略的研究
“倾听内心的声音”——医学院研究生心理健康讲座顺利开展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运用研究
小学生校园生活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
生命科学学院“倾听生语”二级心理辅导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开展心理疏导路径研究
最新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记录(优秀七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