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发布时间:2024-11-24 10:34

科技推动循环经济,如电子产品回收体系的建立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与环保的关系#

建立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2005-8-6   浏览:922

  循环经济(又称为生态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新的经济形态,具有自己的产业体系,由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和生态城市等构成。从长远来看,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循环经济进行全面规划,逐步建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和生态城市协调发展的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发挥循环经济的优势,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和综合效益。
  一、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
  生态农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在它们之间建立相互促进和利用、协调发展的关系。它不仅能够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向人们提供各种绿色食品和其他生物资源,而且本身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作用,因此在循环经济中具有基础地位。从国内条件来看,许多地方可以建设大型生态农业园,但是广大农村由于人多地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建立中小型生态农业园更为可行。
  二、 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的主体
  生态工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新型工业系统,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同生态农业直接衔接,以农产品或生物资源为加工对象,生产相应的消费品;另一部分运用或借鉴生态学原理,通过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各种非生物资源,生产消费品和其他产品。这两部分紧密联系,构成循环经济的支柱和主体,其共同特征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并且主要使用各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全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我国现在出现了一次性能源紧缺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极好机遇。应当抓住机遇,全面开发利用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为此,要制定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为全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 生态服务业:循环经济的纽带
  生态服务业是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清洁交通运输系统、科技教育服务部门、绿色商业和金融服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服务业。一方面,生态服务业本身要尽可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它还要为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以及建设生态城市服务。实际上,循环经济的各个产业都需要生态服务业来连接和维系,所以把它视为循环经济的纽带。
  四、 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的中心
  在循环经济体系中,生态城市处于中心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和规划,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过,从总体上看,国内城市建设现状离生态城市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一) 走出城市建设的误区。目前在国内不同范围存在五个误区:1、摊大饼式的外延扩张:市区范围不断向外拓展,吞食周边的田园、森林和绿地,有的地区几个城市连为一体,使污染物横向稀释能力越来越差,热岛效应越来越强。2、见缝插针式的建筑物摆布:许多街区拥挤不堪,不仅严重阻碍大气水平运动,而且建筑物和硬质路面几乎完全堵塞了城区雨水向地下渗透的通道,遇到大雨时极易出现积水。3、过分追求建筑物高度:有的城市刻意营造高楼大厦林立的景观效应,甚至把高层建筑的栋数和高度视为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互相攀比,实际上一些高层建筑的使用处于高消耗和低效率状态。4、大规模拆旧翻新。5、以车为本的市区交通模式。这些问题同建设生态城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只有尽快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步入建设生态城市的正轨。
  (二) 在完善城市经济社会功能的同时增强其生态功能。同传统经济中那种生产型或消费型城市相比,生态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在保持完善的经济社会功能的同时具有必备的生态功能。它本身应当尽可能融入生态系统,吸收利用周边的一些资源和产品,同时向外输出各种产品,并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向外辐射。要把维护城市生态健康和生态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修订和完善城市规划,并提高其权威性和约束力。严格控制单个城市的市区规模,设法调整市区的建筑结构和密度,改善布局。积极研制和推广使用各种有利于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淘汰那些危害城市生态健康的建筑材料。关闭或迁移市内的污染大户,发展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项目。

网址:建立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3000

相关内容

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全面绿色转型明确“路线图”
构建生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体系
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分析2023
经济与环保的双赢之路: 循环经济点亮绿色未来
经济与环保的双赢之路:循环经济点亮绿色未来
“循环经济”引领绿色生活美学
生活中循环经济.pdf
二手交易火 循环经济热——中国青年网
陈宁:以循环经济体系支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循环经济专题.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