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上门提供哪些服务?民政部发布“国家标准”
提供家政服务,解决居民家务难题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社区生活服务#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 实习记者 王宁)10月20日,民政部官网发布了《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43153-2023),这是我国首个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发布的国家标准,标准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及要求等做了明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冯文猛10月22日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规范的发布相当于为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南针”,对于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扩充人才队伍、解决服务纠纷等方面均会带来正面效应。
业界对“国标”期盼已久。“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是现在社区养老大力推动的方向之一,现在的养老服务机构都想面向这个领域开展工作,因此我们也一直在关注相关规范的制定和出台。在此之前,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已经有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等,但各个标准不统一,流程指引不太清晰,导致目前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质量良莠不齐,想要进入这一行业的供应商也不知如何入局。” 乐龄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王艳蕊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国标”出台后,回答了行业对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是什么”“怎么做”等基本的困惑,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养老机构选择加入,提供的服务质量也会明显提升。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不仅仅是“生活照护”。根据规范,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内容包括生活照料、基础照护、健康管理、探访关爱、精神慰藉、委托代办、家庭生活环境适老化改造等7项。
规范奠定了关键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落地环节也是业界的重点关切。“居家养老服务的市场需求大且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目前行业整体还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营商环境待改善等问题,养老服务机构们一直在摸索如何才能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服务。”作为一名养老服务行业的资深从业者,王艳蕊更关注规范发布后的后续执行,她希望在给予企业基本指导的同时,政策也能给正在成长中的行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去探索能够满足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的多种模式。
冯文猛则表示,“要确保国标的落实,首先要加强规范的宣贯,让社会公众和更多的从业者知晓、理解,同时也可以鼓励地方针对具体服务内容,因地制宜制定相对细化的配套标准,进一步增强标准的指引性和可操作性,并跟进追踪养老上门服务标准实施进展和效果,根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
此外,针对当前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存在的有效供应不足的问题,冯文猛建议,下一步还要解决目前行业“急愁难盼”的人才培养问题,加大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培训力度、推动跨行业人才流动、拓宽养老人才来源渠道;从养老服务机构自身的角度,应加强机构品牌化管理和团队的专业化服务管理,让自己的服务运营更可持续,同时开发更多高质量产品,增加有效供给,让养老服务“叫好又叫座”。
网址:居家养老上门提供哪些服务?民政部发布“国家标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3581
相关内容
民政部: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今日上线 提供五大功能“一站式”服务民政部等24部门: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民政部等24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
民政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
扩大高水平家政服务供给
规范家政服务 提升居民幸福感
商务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实施“家政服务工程”的通知
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今天上线 提供五大功能一站式服务
服务场景“上新” 家政服务业探索高质量供给
民政部发布第二版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