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之互动篇|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选择骑行或公共交通,倡导低碳绿色出行方式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休闲活动#
资料片
交通出行是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每一位居民都可能因为自己的出行而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相对于全球环境问题而言,个人出行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微不足道。但是,绳锯可以断木,水滴可以穿石。千里之堤,可以溃于小小的蚁穴。反之,既然交通出行是居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就意味着,每一位居民都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选择相对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样,相对于全球环境问题而言,个人贡献的力量可能微乎其微。但是,集沙可以成塔,集腋可以成裘,积跬步可以至千里,汇小流可以成江河。
“00”和“11”
赵同胜(保定)
这不是数字游戏,是我日常出行的轨迹。
作为不开车一族,长途,自然是火车或班车,而短途,我不可避免地被融进了这两个数字里。老婆说,我的日常出行,总在1以下打转,小得可怜,却乐得屁颠。我咧嘴一笑,就我这点儿可怜的智商,能到1已属不易。不过,也是歪打正着,我竟然成了绿色出行的典范。
“00”是两个轮子的简写,代指自行车。说起来,我与自行车有着很深的渊源。当初,我青春年少时,自行车还是稀罕物紧俏品,购得一辆自行车绝非易事。好在我供职于商业部门,有先天的优势,当那辆飞鸽加重自行车归到我名下时,我美得屁颠屁颠的,绕着县城猛骑了好几圈。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好笑。但从此我与自行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城到市里,从科员到科长,环境变了,地位变了,但我屁股底下的坐骑却从未升级,依旧是心仪的“00”号。其实,我曾经犹豫过,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宝来换宝马,奥拓变奥迪,油门一踩,潇洒跑路,我使劲咽了几口唾沫,才将羡慕的目光化作了一丝浅笑,依旧随着自行车碾过的轨迹,转出生活的路径,清新,自然,舒爽,惬意。
说心里话,骑自行车初始想法,与环保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除了天生胆儿小,死活不肯学开车外,再就是我受不了那股子汽油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老婆是个环保主义者,她对绿色出行有着近乎偏执的坚守,莫说汽车,即便是电动车,在她眼里,都不能划归到绿色环保之列。于是,自行车就成了不二的选择。手中无财权,我只能言听计从,顺遂跟进,一来二去,自行车从“新伙伴”到“老伙计”,渐成依赖,离不了,舍不掉,三十多年相依相伴,陪我一步步走向职业生涯的终点。想想,竟成了心里的一股暖。
“11”很好理解,指的是两条腿。不是常有人把步行幽默地称之为“11”路“公交”吗?于是,“11”也成了走路的特指。眼下,走路的人越来越多,我敢肯定,大多数人并不是奔着绿色出行去的,只是想通过走路,强身健体,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恰恰契合了绿色出行的理念,可谓殊途同归。兴许是体育迷的缘故,我对走路和跑步打骨子里就有偏好。于是,家与单位之间那两三公里的路程,我时常用脚步丈量其长短。春天,花香袭人,夏日,绿树成荫,秋来,色彩缤纷,冬至,冰魄雪魂。美景尽收眼底。还有,熙来攘往的人群,用不同的表情,各异的步态,追逐生活,彰显自己的存在。那种独有的体验,不仅让绿色出行显得简单直接,也让心门洞开,装进四时的日子,驱散打拼的忧烦。心下觉得,属于自己的那趟“11”路“公交”,只要有了心的支配,就能迈开腿,不仅能赢得健康的主动权,也让绿色出行不再囿于嘴上说说,而是变为真实的行动。
屈指算来,近十年,我走过的路程已经过万,惊讶之余,还平添了些许自豪感,我确乎为那抹蓝做了丁点的贡献。一个人的力量总归有限,众人划桨方能开动大船,有了你我他的合力并肩,定能收获日思夜盼的“宝石蓝”。
一不留神 成绿色出行典范
杜明骏(涞源)
前几年搬进了单位组织团购的新房子,全家人都兴高采烈,这居住条件比以前那可是强得太多了。然而有一利就会有一弊,这座新房子距离我和妻子的单位、距离孩子的学校都有两三公里的路程,这在大城市或许还不算什么,但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几乎可以算是最远的了。刚开始的时候每天上班我都忍受不了这种长途跋涉,我家没有私家车,我们也不习惯骑自行车,而并不算发达的公交车也还没有完全覆盖到我们这个区域,于是出门步行就成了我们的不二之选。跟着我一起受罪的老婆孩子对此颇有怨言,我只能对他们好言相劝:与其空怀抱怨,不如积极享受这种人生。
我给一家三口每人买了一双球鞋,我想以这种方式表达出与这种长途跋涉“死磕”的决心。从那时起,球鞋就成了我身上唯一不变的装备。刚开始我穿着球鞋频繁出现在各类场合的时候,还经常会招来异样的目光,好像是说:“这人怎么这么不讲究啊?”但我心里却不以为意,我觉得我这种做法不仅能健康身体,还能给国家节省不少能源,减少大量污染呢!我认为我自己很光荣啊。然而在几年以后,人们的观念彻底改变了,我一不留神竟然成了周边人学习的样板,单位里的同事都觉得我是绿色出行的楷模,很多新分到单位的年轻后辈,还把我当成了绿色出行的偶像。和我住在同一个小区里的同事,很多人都让自己的私家车失业了,他们也大都穿起了球鞋和我一起出发。我们一起走过春走过夏,还一起走进了收获的秋季和严肃的冬天,在不同的季节里享受着绿色出行的快乐。
其实绿色出行就这么简单,可它带给我们的快乐却并不简单。
步行为主,公交为辅
孟德辉(山东无棣)
工作生活在不大的县城,近年来也体会到了堵车的滋味,随着私家车不断增多,几条本不算窄的城区主干路在上下班、上下学高峰和节假日也时不时堵成一锅粥,此时若遇到车辆剐蹭半天挪不了窝,更是让人急不得躁不得徒唤奈何。有感于开车既不经济又不环保,很多时候还不便捷的实际,虽然已拿到驾照10多年,家里也买了车,但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在城区内出行,我一般采取步行+公交,即以步行为主、坐公交为辅的方式。
我选择这种绿色出行方式是有条件的。一是工作、生活比较规律,除了出差开会和躲不开的应酬,我在工作日和周末节假日的活动轨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点一线”,即工作日是家—单位—父母家。早晨从家到单位,中午到父母家吃饭然后回单位,下午从单位回家。周末节假日则是家—超市—父母家。从家到超市买点日用品,再到父母家做午饭,饭后稍事休息回家。二是“三点一线”中点与点的距离不算太远,大约距离分别是,家到单位1.7公里,单位到父母家3.7公里,父母家到我家3.2公里,家到超市3公里,超市到父母家1公里,完全可以视时间紧张与否,确定步行还是坐公交。三是公交车很方便,县里购置了多部电动公交车,设置了合理的线路和站点,从早晨6点到下午6点每班公交车仅相隔15分钟,基本准点,也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公交运行情况。
正常情况下,工作日的早晨,我会步行去单位,用时20来分钟,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多走点路,顺便看看风景,欣赏到鲜花盛开、太阳初升等美景,也会让人心旷神怡,精神大好;中午时间比较紧张,我就坐公交去父母家,用时15—20分钟,和自己开车差不多,但公交车冬暖夏凉比自己开车舒服多了,还不用劳心费神;下午下班还是步行,时间上更是可以随心所欲。周末节假日时间更宽裕,没有着急的事,我出门就是步行,把这一天当作锻炼身体的加强版,即便买东西也是手提,算是锻炼臂力吧。
算了算,工作日我的步行距离大约在5公里以上,用时一个来小时;周末节假日步行距离10公里左右,用时两个来小时。我的出行方式低碳环保,既节省了开支,又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数得。尤其是后一点,我觉得受益匪浅,既不需要再抽出时间去健身,还减了肥强了体愉悦了身心。
骑自行车出行最环保
栾玉锁(邯郸)
记得二三十年前,我们国家就被世界各国誉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自行车几乎家家都有,我家就有好几辆,我一人就有两辆。那时,纯净的天空湛蓝,没有雾霾,我们每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如今,公路上到处都是疾驶来往的汽车,尘土飞扬,嘈杂声不堪入耳,汽车尾气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人行便道上挤满了停放的汽车,影响了市容和人们出行。
我的主要交通工具目前还是那辆自行车,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既锻炼了身体,也节省了乘车所花销的一切费用。上下班高峰时段,路上经常堵车,开车上班经常迟到。我骑自行车上下班,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也从不害怕堵车,即便遇到堵车,我下来推着自行车也能走得过去,每天上班都能按时到达自己的工作岗位,从未迟到过。同事们都说,这就是骑自行车的最大好处。
每年节假日,我时常骑上自行车出外旅游。我曾到过许多城市,游览了各地的许多景点,既开阔了视野,又增强了体质,自行车是我节假日绿色出游的最好“伙伴”。
以前,我看到许多同事都买了汽车,自己也曾梦想着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拥有一辆汽车。我粗略算了一笔账,买一辆汽车包括上牌照和交税,这笔费用数目非常可观,每次出行,还要耗费许多油钱,停车也是一个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还有一个最令人苦恼的问题,那就是每年的秋冬季节,汽车还要限号通行。为此,我打消了买汽车的念头。依我看,还是骑自行车出行最环保。
(燕赵都市报)
网址:绿色出行之互动篇|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8733
相关内容
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低碳出行,绿色生活
倡导绿色出行 践行低碳生活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倡导低碳出行!
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范文
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
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丨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
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丨低碳环保,请尽量选择绿色出行
【绿色出行】绿色出行宣传月丨 今天,你践行“135”绿色出行方式了吗?
【绿色出行倡议书】低碳生活,绿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