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养老社区空间设计,提升老年人安全感
社区设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区治理#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速,社会化养老也进入了多元化、专业化、人本化的时代。近年来,为老年人提供以全生命周期照护服务为基础,满足老年人安全感、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求的商业服务型养老社区逐渐增多。如何通过住宅空间及功能性服务建筑的合理配置布局设计,提升养老社区人群的安全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主题。
高聚合性的生活服务体系打造安全感
高聚合性,是指将重要服务功能集中在同一区域主建筑内,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空间的浪费、往来时间的消耗及服务人员的重复配备,形成空间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衰老带来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因行动迟缓导致的跌倒摔伤,或情绪激动诱发的突发疾病,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提高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效率,是具有安全感的养老生活服务体系空间设计的核心要义。高聚合性的功能空间设计需坚持下面几个原则:第一,宜将作为社区整体服务体系中枢的中央会所设于社区总平面的几何中心,通过与分散设置于住宅楼栋内的服务点进行信息同步交流,持续对各种需求进行评估分类,组织、监督各项服务活动,保证家政、医疗、护理等服务顺利抵达终端。第二,集中提供服务的食堂和浴室等基本生活设施,可以减少老年人大量家务劳动形成的体能消耗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增加休养生息的时间。第三,将睡眠起居以外的生活、学习、运动空间集中于一处,降低老年人在分散的功能建筑之间频繁通行可能面临的交通安全隐患。
高聚合性带来空间使用的高效性及生活便利性,将老年人原来用于家务劳动、交通的时间尽可能地压缩,极大地降低遇到困难不能及时被发现的风险性,提升生活质量,令社区内老年人体验到在此场所中长期生活的安全感。
高机能性的医疗救护体系建立安全感
高机能性,这里是指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的服务体系具有专业性、无可替代性、及时性,以快速满足老年人随时发生的健康生命安全需求为首要目的。作为明显优于普通住区的重要服务设施,医疗救助及护理体系通常由以老年病为主的医院和专业护理院为核心驱动,结合区内各处求助系统及无障碍设施共同构成。步入老年状态的人群,长期患有慢性疾病或需要轮椅辅助行动的不在少数,即便是健全状态,日常出现各种不适的频率也高于常人。可以说,专业、快速、及时解决各种疾病问题,应对不可逆的衰老带来不同程度的护理要求,是老年人及家属对养老社区生活安全感的高层次需求,也是提升社区医护体系设计的重点之一。医院与护理院首选设于社区外围并直通城市道路,既便于满足亲属探视、就诊转院等需求,又可保障发生疫情后的有效隔离;医护中心应与社区保持道路的高联通性,满足可自主行动的老年人日常方便看病需求的同时,还能快速应对老年人各类突发健康安全事件,以及为入院治疗或失能的人及时安排合适的护理方案。高机能性的医疗救护体系带来就医的便捷性及护理的及时性,为应对社区内老人可能出现的各类健康问题及后续生活,提供了从短期到长期的各类方案,满足老年人对未来生活面临问题的心理预期,是养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必需配置,是日常生活服务体系发挥最大功效的延伸和保障,由此所形成的安全感是老年人在远离子女帮助的养老社区生活中体会到幸福感的前提,较好地避免了老年人医护求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恐惧、焦虑和混乱现象。
适老性的住宅体系营造安全感
适老性,是指养老社区住宅体系从关注老年人敏感易焦虑等心理状态出发,以满足老年人特殊居住安全需求为主要目的,建筑空间场所设计注重提高个人空间的私密性及熟悉感,兼顾公共转换空间的自循环性。
私密性,是人类高质量生活的基本心理需求,它给予人们释放情感、展现真我的独处空间。养老社区居住区域的建筑形式,宜摈弃传统养老机构常见的集中护理式或酒店客房式,而采用当代住宅式。功能完备、尺度适宜的户内配置,减少老年人日常生活对外界服务的依赖,即便足不出户也不影响基本生活;界限分明的户间隔断性,形成最高等级的私密性,在免除互相干扰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同时,可满足隐私生活需求。
熟悉感,是指将通过视觉观察到的现实中新场景或新人物的相关信息,与过往记忆中的旧有情形进行匹配,引起一种“似曾相识”的情感反馈,帮助人们快速建立与养老社区的亲密感,逐渐形成内心持久稳定的安全感。与原有住宅相似的户型及空间尺度,为突然转换生活环境的老年人带来熟悉感,可保持原有的住宅使用习惯,快速适应新家投入生活,逐渐形成内心持久稳定的安全感。
自循环性,是指在较小空间范围内,无需外界辅助,内部功能空间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此特性的设计主要为在各住宅楼栋底层公共区域设置活动室、共享客厅、公共厕所及简易健身区等。一方面可以为楼栋内行动不便或性格内向的老年人就近提供活动场所,使其足不出楼也能体验一定量的休闲、运动、社交活动;另一方面,分散在各处的设施设备,充分满足户外活动老年人的就近解手、休整、活动等需求,避免远距离、长时间室外活动可能带来的焦虑,减少突发性、应激性安全隐患,舒缓紧张情绪、释放精神压力,增添生活乐趣。
(作者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博士生;本文为2019-202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农村老年人生计资本及养老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号2019SJZDA067)
责任编辑:
网址:优化养老社区空间设计,提升老年人安全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8781
相关内容
优化养老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报告称上海老年人生活质量切实提高 社区养老仍有提升空间
老年人生活空间优化方案.pptx
社区养老模式下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重塑老年生活空间:适老化改造如何提升居家安全与舒适度
养老家具 I 适老化设计:为老年人打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卫生间适老化设计要点:打造安全舒适空间
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创造更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
老年人居住空间人性化设计分析.doc
鸠江区湾里街道合南社区:构建老年友好生活圈 提升居民养老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