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这件小事,居然有这么多误区

发布时间:2024-11-24 21:13

洗衣服时发现洗衣机藏了‘宝藏’,原来它这么调皮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段子#

本报记者 唐 芳

洗衣服是每个家庭都会做的事,把脏衣服泡一泡,洗一洗,晒一晒,在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的强力去渍功能下,衣服很快就会光洁如新。不过,衣服虽然经常洗,但关于洗衣服这件小事,很多人还有些错误观念亟待纠正。

误区1:洗衣皂可以杀菌

网上流传,洗衣皂偏碱性,能破坏细菌体内的渗透压,因此有助于杀菌。

但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刘洪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洗衣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只能清洁衣服污渍,并没有杀菌作用,添加了杀菌成分的洗衣皂才有杀菌作用。

“洗衣皂一般难以杀菌。” 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唐阳解释道,洗衣皂是弱碱性,pH值在8到9之间,与家用苏打粉的碱性相当。而细菌的细胞膜很厚,对弱碱具有耐受性,只有在pH值高于14的情况下才会难以存活。

“细菌通过自身蛋白吸附在人体蛋白上发生作用。”唐阳说,洗衣皂如果添加了杀菌剂,用它洗衣服时会产生强氧化性物质,将细菌细胞膜上的蛋白氧化,失去跟人体蛋白结合的能力,达到杀菌目的。他还建议,用杀菌皂洗衣服最好用水多冲洗几次。

误区2:新衣不洗就穿会致癌

有人说新买的衣服不洗一下就直接穿,上面残留的甲醛会致癌,这听起来是一件挺恐怖的事情。那么这是不是真的呢?

新衣服在生产、加工环节中会引入少许甲醛,作为助剂成分发挥防皱、柔顺、成形、美观作用。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第一检验认证院副院长郭中宝表示:“符合纺织品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新衣服,即使穿之前不洗,甲醛含量也在安全范围内。而洗后再穿,甲醛绝大部分会消失。”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根据GB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婴幼儿用衣服的甲醛含量应不高于20毫克每千克,其他直接接触皮肤的衣服甲醛含量应不高于75毫克每千克,非直接接触皮肤的衣服甲醛含量应不高于300毫克每千克。

“这些甲醛不一定都会被人体吸收。”郭中宝解释,大部分衣服上的甲醛很容易挥发,能被吸收的量非常少。甲醛易溶于水,用洗涤剂就可以冲洗掉。人体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也会产生少量甲醛,人不是对甲醛一点耐受性都没有。“任何物质的毒害不能离开量的概念,长期接触高浓度甲醛才会产生危害。”

不过,新衣服不洗就穿会感觉身上痒,倒可能与甲醛刺激皮肤有关。因此郭中宝建议,新衣服最好洗一洗再穿。

误区3:肥皂洗衣粉不能混用

很多人说,肥皂是碱性的,洗衣粉是酸性的,两者不能混用,因为酸碱中和衣服就洗不干净了。

然而专家的观点却恰恰相反。“可以混用,搭配使用效果可能更好。”刘洪涛说,肥皂和洗衣粉的主要成分都是表面活性剂,洗衣服时加一点,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会在水中形成胶束,“吃掉”衣物上的油渍污渍,再用清水漂洗,衣服就干净了,而且因为“协同效应”洁净力会更强。而且肥皂会降低洗衣粉的发泡性能,泡泡少了,更好漂洗。

此外,肥皂碱性和洗衣粉酸性的说法也没有根据。刘洪涛表示,肥皂是弱碱性,洗衣粉也是弱碱性。有些人用洗衣粉感觉手部皮肤“发烧”,是其他添加剂的作用。

财经号声明: 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话:059163307968、059163307969。

网址:洗衣服这件小事,居然有这么多误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43102

相关内容

原来洗衣服还有这么多误区!
这样洗衣服会越洗越脏!有关洗衣机的十个误区很多人都有
宝宝洗衣误区多 正确清洗宝宝衣服要点有这些
清洗宝宝衣服,这些洗衣误区你中了吗?
洗衣误区整理:内裤这条就有N多人中招
这些洗衣服误区你信过吗?
不注意这8个洗衣误区,小心你的衣服越洗越脏!
关于洗衣机清洗衣服的四大误区,这样清洗等于白洗!
洗碗这件小事,也有7大误区!你踩雷了吗?
洗衣机洗衣服千万不要有这些错误行为,不然等于洗衣机白买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