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须避开误区
如何避免健身误区,避免在社区中被误导 #生活技巧# #健身锻炼技巧# #健身社区交流#
中医养生保健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年前,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顺应自然、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养生观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由于中医知识的匮乏,造成很多人对中医养生存在误区。如果走入误区,不但养生不成功,还会导致身体衰老得比较快,所以养生要尽量避免误区才可以,下面就为大家梳理几个中医养生的误区。
误区一:中医养生就一定要吃补药
人参被喻为“补中之王”,一到秋冬季节很多人就开始用人参进补,还有人选择各种各样的所谓名贵中药,比如鹿茸、虫草、西洋参、高丽参等药物,或泡水、或泡酒来进补,虽然这些中药可强身健体和延缓衰老,但随意乱用则有害无益,现在的中老年人甚至青年人中,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的人越来越多,这些富贵病与平时的饮食滋腻密不可分,这类人如果动辄进补人参、鹿茸、灵芝,只会令身体雪上加霜。中医把身体和精神当做整体,阴阳二气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通过让身体恢复到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来调理不适状况,并且中药的应用有严格的标准,张仲景《伤寒论》用药很重要一条原则就是“有是证用是药”,而我们所谓的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是中医大夫经过对患者望、闻、问、切四诊之后,综合分析而得出的一个判断,并不是简单地套用,所以不能简单地以补来养生。
误区二:膏方“纯补”之说
我国民间有冬令进补膏方的传统习惯,因此许多人认为,“膏方是很补的”。膏方所说的“进补”含义是指补充人体的营养物质,调节或改善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而膏方除了能“补”之外,还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因为每剂膏方都是中医专家针对每个人的症状和自身特点而专门拟定的,“一人一方”,不存在千篇一律的方药,故膏方“纯补”之说并不正确。
误区三:每天喝8大杯水
水不是越多越好,每个人所需要的水都不相同。喝多了水,不但对健康无益,还会对肾脏造成负担,易让肾脏功能衰竭,易影响到肾脏的健康。同时,太多的水会稀释体内的电解质,从而导致电解质不平衡的危险。其实,很多人只注意喝水的量,却忽略了在日常饮食中也会摄取水分。如每餐吃的食物、每天吃的水果、每天喝的饮料都带有水分,三餐也至少占了500毫升的水。所以,每天喝的水一定要低于1600-1950毫升,否则就会造成饮水过量。
误区四:过分强调素食,不敢吃一点肥肉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吃高脂肪饮食易得心脑血管疾病,这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但是,一点不吃带脂肪的肉是不利于健康的。动物脂肪中含有一种能延长寿命的物质,叫做α脂蛋白,即高密度脂蛋白,它不但不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相反,可预防心血管病。动物脂肪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B2、B6、B12、E,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大脑发育不可缺少的脑磷脂和卵磷脂,也必须通过摄入脂肪来获取。如果儿童长期吃低脂肪的饮食,会影响大脑和整个身体的生长发育。动物脂肪的发热量高,对于体力劳动者来说,更不可不吃肥肉。就是中老年人,在日常的膳食中适当吃一些肥肉、蛋黄以获取必须的营养物质,也是有利于健康长寿的。饮食要多样化,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内经》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误区五:趁热吃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爱吃,也热爱“食补”。炒、爆、熘、烧、焖等五花八门的烹饪方式,而且有什么东西都“趁热喝”、“趁热吃”的习惯。人的食道,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越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自吞咽开始,至蠕动波到达食管末端进入胃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9秒钟。如果把超过65℃的热食吞下去,这就意味着,每吃一口,食道要经过9秒钟被烫的梦魇。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位癌变。所以日常生活中,不要吃过烫食物,温度都尽量控制在65℃以下,刚出锅的菜晾一晾再吃,捞出的火锅菜放在盘里晾一会儿,刚沏好的茶不要贪图品茗的快感。
误区六:晨练越早越好
清晨锻炼可以说是“健康杀手”,很容易诱发血管痉挛,进而引发脑中风等。从人体而言,一夜不进水米,血液黏稠度高,清晨时血压也处于一天当中的峰值,人体的冠状动脉张力较高、交感神经兴奋,这个时候锻炼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另外,绿色植物晚上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6点之前的空气中会积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空气质量不好。每天下午的4~5时是最佳锻炼时间,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
误区七:走路越多越好
朋友圈推出的“微信运动”功能,记录每天得步数,和朋友们比赛。于是“晒步数”也成了朋友圈的一种潮流,很多人每天都走个1、2万步。每天这么走,膝盖却废了!每天一万五,走出滑膜炎。正是因为走路太多,对膝盖产生了损伤,时间长了,原本应该起到润滑关节作用的关节腔液越来越多,这才形成了积液。还有的人饭后立即走路,一方面胃容易被食物撞击刺激导致急性胃炎,另一方面因走路时血液供应下肢增多,胃相对缺血,对消化不利。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人,宜采用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动作从容和缓的锻炼项目。
中医养生分内养和外养,内养养的是精、气、神,外养就是皮肉、筋骨。中医养生之道是系统养生,从人的生活规律、饮食习惯、促进新陈代谢、利用自然的食物或药物调理恢复等等一系列方法,长期调养身体,维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患病机率,让身体处于平衡之中。凡是不符合身体正常运行规律的行为,就是违反养生之道。
(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 脑病科)
网址:中医养生须避开误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43618
相关内容
减肥必须避开哪些饮食误区呢?健康吃素食须避开6大误区
八个中医养生的常见误区
如何科学饮食养生?专家教您避开误区
如何科学饮食养生?专家教您避开误区!
肾病患者需要避开哪些饮食误区
中医拔罐防病4方法 避免四误区
饮食误区要避开 告诉你减肥的误区
减肥的这些误区,你避开了吗?
新生宝宝出生后 穿衣避开6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