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68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涵盖婴幼儿托育这一重要功能,力争能够在上海各个区县都能实现这一功能的全覆盖”的建议
2022年10月,市教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加强本市社区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沪教委规〔2022〕1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以“政府主导、安全普惠、属地管理、多方参与、就近就便”为原则,设置社区托育“宝宝屋”,为社区内1-3岁有需要的幼儿家庭提供嵌入式、标准化的临时托、计时托服务,并明确相关标准和管理规范。根据文件要求,“十四五”期间社区托育服务的工作目标是:一是以街镇为规划单元,按照各街镇1-3岁常住幼儿数的15%配置“宝宝屋”托额,五个新城地区不少于20%。二是全市街镇“宝宝屋”覆盖率达到85%,中心城区街镇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宝宝屋”每年为每个有需求的1-3岁幼儿提供不少于12次的免费照护服务。四是为每个新生儿家庭提供1次上门指导服务。五是依托“宝宝屋”和其他科学育儿指导机构,每年为每个有需求的幼儿家庭提供不少于10次科学育儿免费指导服务。
2023年1月1日,《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提出本市发展托育服务,以家庭照护为基础,通过开设幼儿园托班,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设置社区托育点,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园区、商务楼宇等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社区托育服务纳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予以规划和建设,对“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的幼儿托育功能给予法治保障。
市教委高度重视条例和指导意见的落地落实,将建设社区托育“宝宝屋”、新增社区托育托额的事项纳入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予以落实,2022年共探索设置了32个“宝宝屋”,新增托位近3000个,2023年3月底,全市已有17个街镇新增22个“宝宝屋”,为有需要的幼儿家庭提供1612个托额。
2023年,市教委将牵头在16个区全面建设社区托育“宝宝屋”,上半年将完成“新增不少于3200个社区托育托额”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在此基础上,结合完成本年度千人口托位的目标,继续推进形式多样的嵌入式“宝宝屋”建设。
二、关于“拓展托育服务内涵,加大卫生健康、民政、妇联等部门对托育服务的支持”的建议
0-3岁幼儿以家庭照护为主,为更好地提升家长的带养能力,上海市成立了市级和16个区的早教中心,依托幼儿园、街镇综合服务设施、托育机构等在各街镇设立900多个科学育儿指导站,形成由教育、卫生健康、妇联等多部门合作的“1+16+X”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开展常态化与项目制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以培养“会照料”“会抚爱”“会沟通” “会倾听”“会陪玩”“会放手”“会等待”的“七会合格家长”为目标,为幼儿家长提供来自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学、儿童医学等领域专业权威的指导。
市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面向0-3岁幼儿家庭的科学育儿宣传指导服务,自2018年起,在全市组织开展“健康家庭-科学育儿社区行”项目活动,结合各区、乡镇街道实际,广泛开展面向0-3岁幼儿家庭的宣传与服务;委托市人口早期发展协会,编写《上海市0-3岁婴幼儿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手册》,共计发放33万册。
市妇联依托“社区家庭文明建设指导中心”(简称“家中心”),有效整合资源,扩大受益范围,开展家门口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目前,全市各街镇有220个家中心开展此项工作,为适龄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
下一步,市教委将联合妇联、卫生健康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的指导文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合理分工、形成有效合力的工作机制,更好整合现有资源,以科学育儿指导纳入“出生一件事”为契机,惠及更多幼儿家庭,有力提升幼儿家长的综合带养能力。
感谢您对上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2023年4月24日
网址: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68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4408
相关内容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152号建议的答复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186号建议的答复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1250364号提案的答复
绍兴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73号提案的答复函
微山县人民政府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微山县教育和体育局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3213号提案(关于继续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的答复
人大代表建议制定反就业歧视法 建言惩罚单位
关于组织开展“东北电力大学第十六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通知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7号)
建议给咱们穷人省钱过日子的十大招
关于全社会共同关注在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doc.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