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不同心理问题的调适方式
一、睡眠不好怎么办
1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的环境应当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尽量不把闹钟放在床头,避免反复看闹钟影响入睡。
2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刻起床,避免边玩手机边睡觉、开灯睡觉、喝酒助眠、晚上不睡白天补觉等。
3
合理安排活动。规律进行体育锻炼,睡前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可以选择听舒缓音乐,结合适当的呼吸或肌肉放松训练。
4
适度关注疫情。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信息,避免睡前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引起失眠。
5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当睡眠问题严重时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在可短暂、按需使用助眠类药物,请勿自行服用助眠类药物。
二、如何克服焦虑心理
1
避免过分关注。有了基本防范措施以后,就不必对自己的身心感受和外界信息过分关注,应当将注意力投入更多积极、有意义的事情上。
2
保持社会联络。通过微信、网络、电话与熟悉的朋友保持畅通联系,借助与亲朋好友的互动,看到生活的美好,转移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
3
生活规律如常。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即使宅居在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这有利于增强抵抗力。
4
积极投入工作。积极投入眼下的重要工作,哪怕是娱乐活动,也要全身心地投入。从工作中寻找乐趣,发现意义,看到力量与能量。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持续心情不好,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拿不起、放不下,始终难于自我缓解,可以主动拨打心理热线或通过网络咨询等,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三、如何克服恐慌心理
1
不信谣言、理性认知是关键。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从完全无知到知之甚少、到逐步了解,已经掌握了不少规律。要通过官方渠道客观了解疫情相关信息,不要轻信谣言。
2
有备无患、积极防治是保证。不折不扣落实各种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范,有效切断传染源,减少感染机会。
3
相信科学、坚定信心是前提。历史发展证明,科学的力量已经帮助我们战胜了很多病魔。对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已经有了胜利的曙光。
4
反思个性、锤炼意志是收获。疫情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借此反思人生、思考生命,培养沉稳、热心、乐观的个性,锻炼刚毅、勇敢、坚定的意志。
四、担心感染怎么办
1
积极防范。按照科学手段,做好有效防护。少出门、出门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集体聚会。
2
保持警惕。疫情传播时期,对可能感染疾病保持警惕,监测体温,察觉症状,适度了解自己身体症状,一旦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寻求医学专业支持。
3
适当放松。通过听音乐、深呼吸、尝试冥想训练等,放松身心,让心态慢慢平稳下来,减少无谓的忧虑与担心。
4
调节生活。设计好疫情期间的生活工作计划,有规律地生活,让生活充实起来,提升生活质量。
5
升华提高。多掌握健康科学知识,多学习和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自己的认识,吸取更多积极的能量。
心理健康自测量表1
心理健康自测量表2
青浦区心理援助热线021-69200120
周一至周日 24小时接听
我们期待您的咨询,让我们呵护您的心灵,重建您生命的绿洲!
微信:青浦精神卫生
关注/参与/沟通/记录我们
原标题:《【健康科普】不同心理问题的调适方式》
阅读原文
网址:【健康科普】不同心理问题的调适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4636
相关内容
健康科普|不同场景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2024)心理健康科普
心理科普‖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当代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调适的基本方法
心理健康协会科普文章选题会圆满完成
心理健康专家就学生暑假居家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心理调适问题提出建议
【健康科普】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一些小问题心理调节方法有哪些
健康生活方式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