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变老之后,除了改造还有什么出路?
老小区改造:关注老社区改造,可能带来翻新增值机会。 #生活技巧# #理财投资建议# #房地产投资解析#
70、80年代,住房紧缺情况之下,武汉市诞生了一大批筒子楼和福利房。几十年过去,这一批住房都已经成为老旧小区,外墙渗水、老人出行难、墙体老化等问题频出。
甚至许多本世纪初新建的楼房,也开始面临着园区荒废、建筑破旧、设施老旧等基础问题。
城市更新之中的旧小区改造,在存量房时代的当下,成为非常重要的话题。
2023年,武汉一共完成了296个老旧小区改造。
从加装电梯、道路修整、口袋公园建设,到物业进场、启动服务站等。居住在老小区的街坊们,终于盼来了改造后的新生活。
01
武汉旧改
从胭脂路社区说起
5月,胭脂路社区电梯加装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偶尔有居民路过,三两老友,总要停下来看看这个他们期盼已久的大工程。
这几年的走访中,胭脂路社区的服务人员多次收到安装电梯的建议。
这个紧挨着粮道街和胭脂路的社区,保留着武昌老城传统的建筑和道路,走进去最直接的感受是道路规整、建筑整齐干净,一切都井井有条。
过去这几年,辖区作为武昌区首批旧改项目,已经完善了房屋本体、道路、绿化、管线规整等多重问题。
只有街坊们知道其中的艰辛。改造前由于房屋老化、线管暴露等问题,许多基础的日常生活,都已经受到影响。
而且随着街坊们年龄层的上涨,居住环境不仅具有地理空间上的意义,同时承担着重要的精神空间价值。
胭脂路社区 除草现场
社区的推动之下,改造顺其自然地发生了。
像是辖区的监控系统,从0到全覆盖;原来漏水的平屋面,也根据屋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防水、排水升级改造;瓦屋面和外立面,则进行了大范围的翻新,墙漆是新刷的,还保留了原有的屋顶开窗等特殊房屋结构;辖区的防护围栏、楼梯间、室外线路、消防系统等也都进行了更新,而且是在全辖区无物业的情况之下。
施工前后对比▼
“我们是武昌区第一批开始,2023年全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胭脂路社区的小胭对此很骄傲,但她也知道,老旧小区不比新小区,当初的建造理念与如今大相径庭,改造也只能一步步来。
就比如说,街坊们千呼万唤的电梯,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房屋结构问题,哪怕再紧迫,也只能徐徐图之。
02
建筑老化
是时代的必经之路
城市更新里的老旧小区改造篇章,在20年代来得格外迅猛。
网友@大嘻喜 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从武昌桃山村小区的爷爷奶奶家搬出来,租在了公司附近的汉阳玫瑰街知音西村,和居住了多年的家一样,这也是一个经典的老旧小区。
从2018年住到2022年,特别是2020年之后,某一天下班发现楼下原本坑坑洼洼的路重新整修了,再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门口安上了车行闸道,就连主卧阳台外的老式晾衣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换上了新的;后来,小区还修整出一片停车场,方便居民们日常开车出行。
另外一边,桃山村小区的加装电梯完工后,她明显感受到爷爷奶奶出门的频次变多了。
“刚建成那会,他们至少发了50个视频到家族群。”
“再回家也不用爬楼了,大家都很开心。”
旧改在进行,但仍然有人忧心在前头。
最近沸沸扬扬的浙工新村“原拆原建”项目,让人颇觉惊喜的同时也让我对城市更新产生了新的疑问。
我询问过不少身边的人,最为担心的其实是换房代价颇大的时代,我们如何接受在同一个空间长期居住的事实。
也就是如今的老小区街坊所面临的困境——当小区变老变乱,有哪些方式来改善小区、改善生活?
所以,越来越多社区建立业主委员会,支持业主自主治理,或是引进物业管理,也有人勇敢地站出来,不断地推动公共空间的建设与更新。
事实是,不是每个小区都有“原拆原建”的魄力,但老化、破败,是社区的必经之路。
03
见证了历史的老建筑
也期待着生活变更好
武汉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老城与新城并生并长。它持续辉煌的时代太长,在近代就有好几个阶段。
故而,除了我们常见的老旧小区,城市内还存在着一批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
巴公房子更新后,我曾采访过城市建筑学者胡榴明,她谈到上世纪前往老巴公房子探访的经历,破旧、老化的房屋内部,已经无法承受居住的需求。如今的巴公房子被赋予了新功能,俨然成为武汉文旅必打卡的新地标。
附近的许多里分也是如此,就比如武汉地方志专家王汗吾居住过的汉润里,我们前往拍摄时,已经有不少居民腾出,内里的建筑设施也大不如前。
我们都知道,历史记忆宝贵,街坊们的生活体验也同样重要。
*巴公房子
*汉润里
旧城改造,正如这个汹涌向前的时代一样,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话题。
武汉自2004年便启动了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也是全国最早一批启动城中村改造的城市之一。
二十年的城市更新之路,从"拆改留"向“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转变,老城区的改造与保护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去年,武汉一共完成了296个老旧小区改造;今年,武汉老旧小区改造依旧在进行之中。
目前也是城市更新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旧城改造项目,不仅只是停留在旧城旧村旧厂这些建筑空间,也延展到基础设施的提升,生态环境的优化,民生设施还有社区的管理运营服务的完善。
大多数的街坊们都希望能够留下来,在熟悉的地方继续生活,为自己的社区出谋划策,改善老旧环境。
除了社区、物业牵头,也有一批年轻人涌入老小区,像是戈甲营、江汉村、昙华林的巷子里,他们自主改造进行创业开店,为老小区添了许多年轻的生活气。
或许在未来的几十年,我们依然会面临环境老化、脱离时代等问题,像“浙工新村”一样的原拆原建也难免会频繁出现。
我始终认可那句话:“城市最重要的是生活在其中的人。”
当人跟随着时代变化,如何更新?如何健康、有序地进行更新?是我们都需要认真思考的话题。
也需要我们每个个体,都共同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之中。
我也相信,只要城市更新的目标不变,我们总是会在复杂的时代里,找出一条通向美好生活的道路。
就如同几十年前,带着那份期望住进楼梯房。
现在,我们也带着这份期望,看向我们正在变好的家。
-
END
©原创文章 转载请获得授权
网址:社区变老之后,除了改造还有什么出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46991
相关内容
改造老社区 点亮新生活开屏观察|老旧小区改造,你最想改什么?怎么改?
老旧小区的改造方案有哪些,改造时要注意什么
老房翻新之水路改造篇
老房改造详细步骤有哪些,老房改造需要注意什么
旧楼改造主要包括哪些项目,老旧小区改造需要注意什么?
老小区换新颜“改”出居民满满幸福感——电信局社区环境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也需安全舒适,社区户外还需添置哪些设备?
玩复古车除了买二手老古董擦灰翻新,还有什么选择?
对网红社区审美疲劳之后,我转身去了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