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家长作业”?No!
提倡家园共育,与家长形成合作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育儿生活经验# #托儿所管理#
常有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感到不解,认为“家园共育”是老师给家长布置的作业,是一种额外教育负担。幼儿园的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沟通,才能让“家园共育”真正有效化,而不沦落为“布置作业⇄交作业”的机械固化模式呢?
家园共育是 基于彼此信任和共识基础上的行动:这首先要求 学校“打开校门”,并要求家长去了解、融入学校,使学校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孩子的发展需求。
家园共育只是 一种朴素的习惯,这种习惯让教师能够享受与家长共同成长的乐趣与成就感,让家长自在地与教师分享所感所想、自信地成为孩子成长的支持者。
与此同时,家园共育还需要幼儿园 促进家庭和社区与幼儿园的合作,从而对幼儿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是怎样的?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是怎样的?有哪些活动可以促进家庭和社区与幼儿园的合作,从而对儿童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呢?
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的园长胡华讲到:“当不同的孩子齐聚幼儿园时,老师面临的挑战就在于要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方法去对待每个孩子和家庭。通过建立 尊重、信赖关系; 在活动中进行家庭育儿指导; 开展创新型的家委会活动; 将教育的触角延伸到社区里去,家园关系将会达到一个很好的状态。”
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的园长胡华谈家园共育
如何营造开放的环境?
当家长感受到被幼儿园欢迎和尊重,才是他们愿意融入幼儿园的第一要素。
开放接纳的环境是开阔的接待大堂,更是每一位教师脸上的友好微笑;在开放接纳的环境里,家长能小歇一会儿,有机会与教师、园长侃侃而谈,更能够为学校尽一份责任。
青浦区徐泾幼儿园:家长志愿者在服务
闵行区平吉四街坊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交流
Tips
激励家长融入幼儿园环境的三因素:
◆家长知不知道幼儿园期望他们做什么?他们是否认为可以接受?
◆家长是否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信心?
◆家长是否能从教师和孩子身上获得正面激励的信号?
激励家长“加入家园共育进程”的具体措施:
◆欢迎家长来幼儿园,也包括教师家访新生家长。
◆尊重家长的参与,譬如聆听想法、表达感激。
◆与家长建立的关系焦点放在孩子和孩子的学习上。
如何有效沟通?
沟通是信息交换的过程,为了达到良好的沟通成效,最重要的是 创造开放、真诚对话的机会,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活动、事件,并能够自在地与教师、园长及园内任何员工交流。
家园共育的前提,首先是教师与家长共享与孩子有关的信息、数据, 建立成长档案即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管理者而言,这些宝贵的数据将成为完善课程质量的突破口与依据。
闵行平吉四街坊幼儿园
家园共建幼儿成长档案
Tips
通过成长档案共享信息:
教师可以借助成长档案来说明孩子的发展情况、幼儿园生活,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以及学习在家庭中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
◆家长能够获得关于自己孩子的个性化信息。
◆所提供的信息要便于理解并对家长、教师都具有意义。
◆教师、家长要将获得信息转化为行动。
如何激发家长参与?
家园共育当中,更大的挑战在于让走进幼儿园的家长参与到“共育”之中,让家长从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行动者。
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幼儿园的教师 需要常常向家长告知幼儿园的相关政策及程序。包括如何界定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等等。鼓励家长尽早地注意到问题。
通过家长手册、工作室、网站等各种途径向家长诠释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将那些经家长提议、参与而作出变动的政策和举措及时公布。 支持家长参与组织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当中。
青浦区徐泾幼儿园:园长接待家长
闵行区平吉四街坊幼儿园:家委会成员参评
Tips
家长参与什么?
美国开端计划办公室父母、家庭、社区参与中心将"参与"界定为 六个方面,这些领域的实践,指向相互关联但又各有侧重的目标,使"参与"更广泛、更深入,且能更快速响应。
◆家庭福祉
家长参与,关系到幼儿安全、健康、花销等方面的事务中。
◆积极的亲子关系
家长参与,能够锻炼家长的教育技能,继而改善亲子关系质量。
◆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及终身教育者
家长有机会观察、指导、促进孩子在幼儿园、家庭及社区中的学习。
◆家长建立与同伴及社区关系
在一个提供支持的教育资源网里,家长有机会建立与同伴的互助关系,从而丰富自身的社会生活。
◆家长领导力和影响力
家长有机会参与决策,参与规章制度或政策的制订,以促进孩子的发展和学习体验。
◆适应人为的转变期
家长掌握核心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譬如进入幼儿园或小学适应期。
如何助家长提升养育知能?
如今,不少幼儿园通过 讲座、工作坊等渠道协助家长更好地掌握父母的角色,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育幼儿。
而研究也证实,幼儿园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相配合才能获得期望的成效。
闵行区平吉四街坊幼儿园:家长讲座
青浦区徐泾幼儿园:教师家长会
Tips
提高家长养育知能,教师可以这样做:
◆经常与父母沟通,获得孩子在家情况。
◆鼓励家长与教师和其他家长分享自己的经验、心得。
◆与家长共享关于幼儿发育发展、学习及课程的信息、评测数据。
◆与家长共享关于帮助幼儿适宜发展的方法和活动资讯。
如何吸纳社区资源?
哈佛大学家庭研究项目指出,对于孩子和青少年而言,从出生到青春期阶段的学习要获得成功,最为重要的是获得周围的一切资源的支持。
医院、学校、银行、图书馆、社区中心……这些都可以成为幼儿园和家庭的资源,与之建立起协作关系将有益于孩子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家委会可了解并沟通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资源,譬如休闲娱乐、学术、教育、医疗等等。
幼儿园可以邀请一些资深的,或已退休的专业人士、往届校友参与学校志愿服务。幼儿园和家长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幼儿园举办的各类活动。
Tips
核心提示:
◆在调用社区资源之前,幼儿园需要了解每个机构能贡献什么及有什么样的局限,对合作机构建立信任。
◆必须确保这些合作活动与孩子的发展相关。
疫情期家园共育如何做?
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常态化的影响,孩子们较长时间不便入园,教师不便上门家访、家长不便来园拜访,疫情期间的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呢?不少幼儿园都在 尝试通过信息化工具,远程帮助家长居家育儿。
在幼儿园公众号向家长推送各种亲子教育资源,开展线上线下课程互动。
依据本班幼儿与家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家园互动计划,用预约制方式,通过网络连线,针对不同的互动对象开展集体的、分批的、个体的具有针对性互动内容的个性化线上家访,收集幼儿的观点与想法,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协商达成三方共识,给予个性化指导意见。
Tips
这个疫情期的暑假,教师可以怎样开展家园共育?
◆结合实际需求巧选工具“云”沟通。
◆结合疫情,幼儿园应为家长幼儿提供契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学习内容。
◆个性化的“云家访”、小组式的“云参观”、结伴式的“云聚餐”和共屏式的“云运动”,帮助居家幼儿家庭,居家也能对幼儿园拥有一份归属感。
家长是教师的合作伙伴,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有效的家园合作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它可以使幼儿在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也可以让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得到运用、扩展和提升。发挥家园合作的优势,我们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内容来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上海学前教育网
指导:听、如一
主编:吉页
责编:古月
发现 “分享”和 “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责任编辑:
网址:家园共育=“家长作业”?No!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52148
相关内容
家园共育=家长“作业”?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策略
小班家园共育、育儿知识
家园共育育儿知识小班
家园共育中班育儿知识
家园共育育儿知识? 育儿育己的意思?
幼儿园家长家庭教育心得(通用15篇)
“5+2=0”这道家园共育难题怎么解?
治理视角下家园深度共育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