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发布时间:2024-11-10 16:23

随着季节的更迭,我们的身体和心理也在经历着微妙的变化。秋风起,冬日近,同学们是否发现自己的心情也随着白昼的缩短而变得有些低落?这就是季节性情绪失调(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简称SAD)。为了帮助同学们科学应对情绪“换季”,避免季节性情绪失调过多干扰学习和生活,让我们共同走进“季节性情绪失调”,学会让心情与四季共舞。

什么是季节性情绪失调呢?

科学研究表明:环境的变化,会对我们体内的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产生影响,与情绪低落密切相关。季节性情绪失调是一种在特定季节内反复出现的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疲劳、食欲改变和睡眠问题等症状。这种状况通常在秋季开始,冬季加剧,并在春季自然缓解。

进入秋冬季节,情绪失调的六个表现

1、情绪低落:感到悲伤、沮丧、无助,对生活失去兴趣和热情。

2、睡眠问题:比平时睡眠时间更长或者更加容易失眠。

3、食欲增加:尤其对碳水化合物和甜食的渴望增强,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4、能量减少:经常感到身体沉重、缺乏精力,活动减少。

5、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专注于工作、学习或其他日常活动。

6、社交退缩:不愿与人交往,喜欢独处。

如何战胜季节性情绪失调?

1、光照疗法:唤醒内心的太阳

 自然光是最好的情绪调节器。尽量让自己每天暴露在自然光下至少30分钟,尽情的享受阳光浴,哪怕是短暂的散步或坐在窗边享受阳光。

2、动起来,让快乐随汗水流淌

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释放内啡肽,这种“快乐激素”能有效缓解抑郁情绪。无论是慢跑、瑜伽还是舞蹈,找到你喜欢的运动方式,让身体活跃起来,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

3、去享受生活,进行情绪释放

可以选择去亲近大自然,让山风去抚平内心的忧愁。或是去酣畅淋漓地放声高歌,通过歌声去抒发内心的情感。也可以是通过听音乐,阅读来舒缓自己的情绪,或是写日记来帮助识别生活中触发抑郁的因素,把一些消极的情绪“排出”体外,留下充满阳光的自己。

4、社交连接,温暖人心

人是社会性动物,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抵御负面情绪的重要屏障。不妨多参加社交活动,或是通过电话、视频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让爱和关怀成为你的情绪支撑。

5、专业帮助,不再孤单面对

如果你发现自己难以独自走出情绪低谷,可以向学校心理中心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寻求个性化的建议和改善方案,帮助个体更有效地管理情绪,重拾生活的色彩。

季节性情绪失调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让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希望。让我们一起,享受每一个季节的美好吧!(撰稿:冯崇浩;初核:戴宇峰;编辑:郑鑫;审定:刘长华)

网址:心理科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5395

相关内容

心理科普‖心理健康知识科普
心理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科普
【心理科普】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协会科普文章选题会圆满完成
【科普】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小科普
【健康科普】不同心理问题的调适方式
健康科普|心理健康小知识
【心理专刊】心理健康科普小知识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