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如何做?一文解读我国碳排放“双控”制度框架与路线图
碳交易市场是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经济手段,通过买卖碳排放配额来调控排放量。 #生活常识# #环保节能技巧# #碳排放理解#
近日,《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文件正式出台,文件指出在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这一政策调整和转向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次我们准备的这份王金南院士的研报,将从制度框架,发展路线图等维度全面解读我国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供大家学习研究。
关注公号:中碳圈 获取以上资料
(部分内容截图)
转向碳排放双控的部署安排
一是坚持先立后破,积极创造条件。制度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用好能耗双控打下的坚实基础,平稳有序过渡到碳排放双控。要落实好已出台的能耗双控优化政策,根据“双碳”工作需要,研究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工作举措,为碳排放双控夯实制度基础。同时,要完善配套制度,加快健全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快夯实基础能力。
二是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施碳排放双控,不意味着对节能工作有任何的放松。在碳达峰碳中和不同阶段,都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工作,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最小成本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把握好工作节奏,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碳排放双控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在制度转变过程中,要把握节奏和力度,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优化政策举措,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确保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转向碳排放双控的重要意义
专家认为,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费人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我国能源消费还将保持刚性增长。例如,我国人均用能水平仅为G7国家人均用能水平的53%左右。
以上数据表明,目前我国能源消费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在能源管理、供应上需要有一定弹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恰恰有利于统筹发展和减排,有利于统筹能源安全和转型,今后各地可以更多依靠非化石能源的增长,来满足能源消费合理增长。可以说,这个转变使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弹性更大了,碳减排措施的精准性更强了。
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还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初的能耗双控没有区分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可能会误伤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影响可再生能源丰沛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政策转向后,地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积极性会更强、力度更大,控碳更精准。
责任编辑:
网址:碳排放如何做?一文解读我国碳排放“双控”制度框架与路线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55576
相关内容
碳排放管理师在哪考,报考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监测员》每日一练试题11月23日
至2025年全面建立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 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如何设立科学的碳排放管理目标?
日常如何减少碳排放 其实生活中减少碳排放的方式很多
如何策划有效的碳排放管理实施措施计划,以落实碳排放管理方针和目标?
低碳生活,少用一度电、一吨水,可以减少多少碳排放?
碳中和目标下的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
碳排放管理师能干嘛,什么是碳排放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碳排放管理师能做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