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废弃物怎样变成时尚工艺品的?跟着化废为宝的神奇师傅学手工
利用家庭废弃物制作手工艺品,变废为宝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生活成本# #绿色消费理念#
著名的“废物救星”,致力把弃置路边的大型垃圾,例如塑胶篮、闲置栈板等,变成焕然一新的客制化家具。废物救星创办人杨大广细心整理每个被抛弃的物品,藉由将它们重新组合、拼接成客制化家具,以此传达出“物品不是坏了就丢,而是坏了就修”的价值观。
废物救星创办人杨大广,认为东西要用才有价值。
废物救星致力拾起街边大型垃圾,如废弃木材、栈板等,加以改造成客制化家具。
毕业制作推车 推出废物救星
毕业于昆山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的杨大广,在筹划毕业展演时,本想以“净滩”为主题,但后来发现垃圾怎么捡都捡不完,物品还是只能陷入被丢弃的循环中,因此杨大广与毕制组员,决定制作载满各种弃置物的行动推车“单袋5入”,他们推着“单袋5入”,游走台湾各地、大专院校,号召用以物易物方式,拿自己不需要的,换取想要的东西,甚至只要说明想拿走的原因,就可以直接取走。
大学期间,杨大广和视觉传达设计系的伙伴,制作单袋5入行动推车,游走台湾各地。 图片提供/单袋5入
单袋5入行动推车,乘载着CD、票卷收藏等充满回忆的旧物。图片提供/单袋5入
“想要就可以拿,不要就可以放进去。”杨大广在走访各地过程中,不断测试大家对于价值认定这件事情,虽然有些人会把舍不得丢掉的东西交给“单袋5入”,期许物件能到另一个人手中,创造新的价值,但也有许多人认为东西没用了,就应该丢掉。
拖着推车到处走的杨大广,慢慢体认到“东西要用才有价值”,为了实际应用废弃物,他决定把大众不要的栈板、木材,拼凑成生活家具品,不仅琢磨出物品新用途,也延长使用年效、减少资源浪费,然而想要理解众人能否认同这样的理念,杨大广直言,商业化是最好的测试途径。
换一种方式 延续物品价值
“用另外一种方式,延续它的生命跟价值。”这是杨大广对于废物救星的理念。台北艺廊8楼艺术空间,举办完艺术活动后,留下许多民众绘画出的作品,苦恼如何处置这些油画布,于是他们寻求废物救星的帮助。杨大广把油画布切成两半组装成椅垫,不仅再现大众艺术风华,也创造出油画布新的可能性。
8楼艺术空间的负责人李佩姒表示,杨大广用他的审美观,延续物品价值,也帮助艺术家作品,以更贴近人性的方式,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杨大广藉由重新设计、加工等方式,活用废弃物,赋予新生命。
杨大广把大众彩绘的油画布,切成两半拼装成椅垫。 图片提供/废物救星
成功活用8号艺术空间闲置画布,不仅达到资源再利用,更再现大众艺术风华。图片提供/废物救星
修好了物品 也修好自己
“我不觉得这些东西是垃圾。”常常在巷口找寻家具素材的杨大广,提到大众避之不及的路边废弃物,眼神却散发着光彩,彷彿驻点街口的医生,解译出废弃物想被拯救的讯息,主动帮那些被认为有缺陷的物品问诊,历经一番修缮手术,耳目一新的器具出炉。
将捡来的物件,产制出与众不同的客制化家具,杨大广笑说,修复物件的过程中,他也把过往的人生经验修复了。奔走于汲汲营营的社会,有些人常会因自身小缺点被社会淘汰、丢弃,最后变成社会的边缘人,杨大广说:“东西跟人很像,他们没坏掉为什么要丢掉?”
杨大广道出,大家总是活在自己认同的安逸世界里,用自己的价值观检视他人行为,只要有特立独行的行为出现,就会产生排挤现象,因此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不是急于丢掉别人,就是害怕被丢掉,但事实上是物品和人的价值,都不应该这么轻易被放弃。
每一次的修缮 都在跟自己打架
盘着利落包子头的杨大广,在构思作品却不这么利落,他坦言,制作家具时,最常花时间纠结在构思产品。“必须舍弃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杨大广指出,家具风格若保留太多原始与粗犷,会不符合民众使用家具的期许、调性,加上主打客制化,价格水平也相对提高,对于市场需求和工艺风格的尺度,他仍在摸索中。
“我喜欢东西要有一点缺陷”,擅长把废物缺点转换成优点的杨大广,不喜欢过于完美的家具,然而设计系出身的他,对于所学的专业,不免急于补缀瑕疵,追求完美又想保留缺陷的思绪,总是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不断拉扯、碰撞。
盘着利落包子头的杨大广,在构思时却不这么利落,经常为了市场需求及美感平衡而烦恼。摄影/张湘妮
废物救星虽执着呈现最完备的作品,但又欣赏物件本身的缺陷美。摄影/张湘妮
想要创造群众 更希望废物救星倒闭
找寻任何一个增加废物救星知名度的机会,杨大广直言,之前积极接洽媒体采访,寻求曝光机会,但后来发现成效不彰,“因为没有关注这样事情的人,所以你的这个品牌不会被关注。”
废物救星与其他品牌,一起在高雄集盒KUBIC货柜聚落,创立“有用案内所”展演空间。 摄影/张湘妮
二O一七年九月,废物救星接受台湾创意设计中心的邀请,前往台东和公东高工木工科的学生、老师合作,运用当地提供的设备、废栈板等,联合打造出市集展示桌。
从拣选素材、拟制作品蓝图,到实际刨木、修整木材,打造栈板新生命,杨大广与木工科学生,一起抽丝剥茧出物件运用潜力,杨大广表示,这种工艺合作案,有助于传递循环经济概念,也能影响更多人接受废物救星的内涵,“想去不同的地方,刺激别人”。
细心处理市场的废弃栈板。 图片提供/废物救星
运用废弃栈板制成的市集展示桌,是废物救星与公东高工木工科的合作结晶。图片提供/废物救星
桌角边还留有栈板碰撞痕迹,贯彻资源再利用的工艺精神。图片提供/废物救星
“我希望废物救星有一天可以倒闭”,谈起终极目标,既不需要荷包满满赚大钱,也不冀望名扬海外,杨大广反倒期盼废物救星末日赶快来临,这就代表再也没有素材可以做家具,再生资源精神也能完整被贯彻。
后记
简单来说,废物救星就是在拾荒,荒原中杨大广看见了弃置物的过去,把握了现在,小心翼翼安抚了他们的心灵,延续了大众既定废物的未来。修复过程中,杨大广也修正了过往人生经验,或许拾荒这件事的本质,其实是拾起自身心理的慌,加以消化成未来的光明。受访时,杨大广总是认为,许多人都没为自己认真活过,这样的生命觉悟,荒唐却不刺耳,他用他迷人的固执,诠释出是任性也是韧性的淡然洒脱。(作者:张湘妮、司徒巧庭 编辑:耕读工坊 仅供网友学习参考)
网址:无用废弃物怎样变成时尚工艺品的?跟着化废为宝的神奇师傅学手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58156
相关内容
“绿动校园,创意无限”变废为宝手工艺品大赛法学院举办“变废为宝”手工DIY大赛
把“废弃物”玩成艺术作品!从无废星球到潮流无废,他们传递着这样的理念
家居手工DIY,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废品DIY!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家里的废物也能这样利用
【垃圾分类】四月 | 跟着萌娃巧手创新、变“废”为“宝” !
宝洁美尚致力“废材变美”,探索塑料升级回收
变废为宝用处大,废弃垃圾还能这样玩~ | 可爱的中国,奋进的上海丨
“旧物利用,变废为宝”蔡甸街开展环保手工创意作品展
2023年变废为宝手工制作教案(优秀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