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百回读,在旧书中重温旧时光

发布时间:2024-11-25 11:37

好书不厌百回读,分享乐在其中。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好书分享#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旧书不厌百回读,其中趣味,大概正如古人所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有深浅,所得也有深浅而已。在书海中漫游得久了,衣襟、袖口难免也沾带了几分书香气。

对爱书人而言,淘书之乐大抵可分两种境界:一种是发现一本梦寐以求的好书时那种惊喜,接着翻看版权页发现自己竟有能力将其购入囊中时那种发自内心的狂喜不禁;另一种是在旧书店或旧货市场闲逛,有幸淘到了一两本纸页泛黄的旧版书,拿到手之后,闻到的是淡淡的纸墨香,夹杂着时光的痕迹,如灯下偶遇故人,即便一句话不说,心头也免不了一阵汹涌澎湃。

之所以有这感受,是前些日子在网上旧书店浏览,购进了几本旧书。一本是比砖头还厚的《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周汝昌等编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出版;一套上下两册本《安徒生童话全集》,由叶君健翻译,将近1200页,纸页已泛黄发脆了;还有一本是《世界惊险故事100篇》,也有700多页,捧在手里,沉甸甸的,这感觉,真好!

这本厚达1500多页的《唐诗鉴赏辞典》旨在介绍唐诗精华,收录有190多位诗人的1000多篇作品,逐篇写了赏析文章。比较难得的是,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大家、名家之作固然在内,不可或缺,同时也网罗选取了部分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更完整地体现了唐诗的风貌。比如这首出自于一位捧剑奴之手的《诗》: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

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你看,一只青翠色羽毛的鸟儿衔着晶莹碧透的葡萄,拍打着双翅飞到了金灿灿的井栏上。美人在窗里看见了,生怕惊跑了它,不敢卷起帘子来尽情欣赏,只好悄悄地躲在帘子后面向外窥看——像不像一幅画面雅丽活泼的工笔仕女图?

这首精致的小诗只有20个字,却巧妙地将生活中的美好予以艺术地再现。耐人寻味的是,它的作者只是咸阳郭氏家里的一个捧剑奴,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辞典的封面题字为赵朴初,环衬绘画为刘旦宅,书中正文插图皆选自于明代刊本《唐诗画谱》。一点一点看过去,以指肚轻轻抚摸着,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仿佛把人带到了那个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安徒生童话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和乐趣。不同的人读《安徒生童话》,会有不同的理解:孩子们读到的是趣味,青年人读到的是想象,中年人读到的是勇气和感慨,老年人读到的是阅历和共鸣。

有意思的是,这套旧版《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扉页上,都有黑色钢笔手写的祝福语:“秀秀长大,用功读书。”“秀秀长大,努力用功。”落款均是:“爸爸,91、9、3,下午。”掐指一算,是33年前了。这个名叫“秀秀”的孩子当年3岁还是5岁?现在也是快40岁了吧?隔着几十年的光阴,当时留下的这份舐犊之情在今天又结结实实地撞了我的心一下子。

如果说童话故事带给读者的多是美好的感受或向往,那么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则是写出了人与大自然的抗争。收录在《世界惊险故事100篇》这本书里的故事,有的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加以整理,有的以世界名著为蓝本加以缩写,有的以民间故事为素材加以改编,或冒险,或惊险,或历险,或脱险,每每险象环生。恐惧、饥渴、孤独、严寒、酷暑、窒息、疾病、伤残……这些人类所难以忍受的苦难,以文字的形式展示了人在死亡线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敢,就像其中一篇《麦洛的愿望》结尾说的那样:“微风饱含着花蜜和树木的芳香扑面而来,在恬静的夜空中飘逸、弥漫……这一段航程中一切艰难和惊险,都算不了什么了。”

这段话,在许多年前的乡间庭院里,在枣花细碎的花香里,母亲手里择着一把脆生生的豆角,含着笑听我一字一句给她读过。

那时的晚风,真是枣花一样的香甜;那时的月色,真是水一样的清凉……

原来,喜欢翻阅旧书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增长学问,更多的是怀念那些再也回不来的时光啊。在月下,在窗前,在晓风里,在无人的黄昏,把发黄的纸页拈在掌心,独自沉默着,含着微笑与清泪,一遍遍重温、回味。

(作者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高唐县作家协会秘书长)

网址:不厌百回读,在旧书中重温旧时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58508

相关内容

旧书不厌百回读
旧书里淘旧时光
旧书回收不只是书的事
修补旧书的时光
北京海淀区搬家旧书回收中心回收旧书
旧书造句
北京旧书回收网旧书回收中心上门回收旧书服务回收旧书
沉默的旧书摊
旧书拍卖会读者招募|来书市吧,一起在春光里读个书
上海旧书回收+回收各种旧书+旧书回收商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