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记者转身修旧书,'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
对果树定期修剪,减少病虫害藏身之处。 #生活技巧# #园艺种植技巧# #防虫害策略#
我有一所房子
面湖而居
避开车马喧嚣
可以修篱种菊
在这里
灵魂得安
他在扬州的乡间租了一套湖边的农家小墅安住下来。从日出到日落,他守着这个湖,一日又一日地凝望思索,伴着每天不一样的湖光天色,不问世事,只想“书”事,——他是一个读书人,也是一位做书人,耕耘在字里行间,专注于善本再造。
他开了一家极美的网络小书店,名“器曰书坊”。这座小房子就是他的工作室,不对外开放。书坊总是很静,屋前屋后有大片的林,湖边的生活有许多细微的乐趣:早起能听到林中布谷鸟的叫声一声一声地打着慢拍传来,悠扬地穿林而过;中午有公鸡的打鸣,还有门前偶尔路过的磨剪刀老人的吆喝声和遥远城市里忧郁的马达叹息。有时有风声、雨声,也有自己的读书声和笔尖摩挲宣纸的沙沙声。这样的心境很像陶渊明诗句里说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他极爱木心的诗: 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他叫周小舟,做过十三年记者,几乎把自己最好的一段光阴奉献出去,所得所失,如今已不会去计较。因为想获得重生,他辞去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器曰书坊里来,安静做书,心无旁骛。刚开始时也有一些困难,但他都不把它们视为困难。因为他相信“用心”的力量,相信困难总会过去。
△ 工作室一角,总让人想到“岁月静好”。“从一个媒体人到一个卖旧书的,我只是听从了内心的呼唤。如若现世安稳,我往后的人生会一直开着书店,相伴到老。”书店已开了三年,自己自足,一切都挺好。他说,其实很多人是能沉淀下来的,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汇聚到一起,器曰书坊就集结了一批这样的读者。他并不想要做连锁,也不想做太大。“我完全不是那种人,一直给器曰的定位就是一个网络小书店,有自己的风格与坚守。做书店能满足基本的生活,就可以了,我要的就这么多。”
△ 器曰书坊出品的雕版印《心经》,传统工艺,庄重典雅。
器曰书坊以善本古籍的再造和小众图书的零售为生。书是主体,也涉及一些传统工艺制品。名为“器曰”,是一种唯美的表达,寓意器物是有灵性的,能倾诉,能与人交流。
他平时主要的工作是专研传统古籍的再造和许多非遗工艺的传承。扬州是传统手工艺发达的地方,他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和相关行业里真正的老手艺人建立了心心相印的合作关系,大家都很欣赏对方,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因为深爱古典图书,几乎所有传统图书的制作工艺他都钻研过,也会做一些比较深刻的尝试。
△ 到手的古书,历经磨难,饱经风霜。
2014年夏秋之际,他在旧书网上看到两册仿宋刻《备急千金药方》,虽是残本且年代并不太久远,学术、收藏价值都一般,但他识得是好书:字形秀美隽永,摹刊极精,笔划刻工一丝不苟,古意盎然,与他所见过的宋版书不出其右。相遇即是机缘,他毫不犹豫地买下来。
△ 一针一针,摊平残页。
作为一个修书匠,能化腐朽为神奇便是大欢喜。每个人的愿景和动机都不同,他的动机很简单,能修好就是满足。到手的书脆弱不堪,历经磨难,满目疮痍。得极其细心地用针尖摊平残页,一张纸接着一张纸进行,这道工序就做了两周。用旧年代里的连史纸做托底,极其耐心地刷浆、整平,待书页自然阴干,再用牛角挑子慢慢挑起来。历时长久,待一沓修复完成的旧书页静静摊在眼前,仿佛涅槃重生。
再经一系列细致入微的装订工作,古籍才算修复完成,带着别样的沧桑之美。一本书终于修好之后,在书的背后是人们各自的观想。而他只是和平常一样心怀感恩,心无旁骛。
《诗经名物图解》是他挚爱的古典图书。这是由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细井徇描绘的一套博物学书,主要内容为《诗经》辅配百余幅精美古画,大约绘制于清末道光年间,分草部、木部、禽部、兽部、鳞部、虫部六部,共十册。器曰书坊对此本进行修复、着色、原版、原大彩印复制,致力于还原其精要,历一年而成,全部纯手工制作,经折装,瓷青函套,朴素典雅。
“时常我们可能会想,自己和这个世界究竟维持着怎样的关联?因为一件事?一个人?我很欣慰大家看到《诗经名物图解》的时候,就能想到器曰,这部书已经成为我与这个世界链接的一个重要纽带,它便是我赖以栖息的一片小小的方舟。”
他用一年时间,做了这一套画册。一开始看到它的时候,他和读者初见它时是一样的感触:惊艳,心动,为这世界居然还有这么好的东西感叹。然后默默地想,要是能把它真实呈现在面前该多好。至于其它事情,都不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去做,一次次地打样尝试。整整一年,他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把它做好,仿佛它是他那一年的缩影,做它就是做他自己。
他说:“如果有一天你做的事情能成为你的寄托,那你灵魂将得安。最单纯的喜爱,没有企图心、功利心。为了一件事情我可能会等,甚至做好等一辈子的准备,用每一天去注释这种感情。我希望能听从内心的呼唤,只有一个前提:心善。善良的心敲打出的回音是我愿意听到的心声。”
△ 乙未年,器曰用一款文盒继续打动我们。乙未年他做了一款文盒,这款“器曰文盒”取名幽草,灵感源自韦应物的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文盒是花梨材质,外裹蓝色草木染棉布,纯手工缝制,内有笔、墨、纸、砚、帖、镇尺。这是一个完全理想化的作品,每个细节取材、做工都很考究,反复琢磨,数易其稿,从立意到成型,耗时五百多日,最终实现功能性和美观上的大从容,是非遗工艺的作品合集、中国传统文化的集成之作,不是一般的俗制。
△ 传统非遗工艺都是繁华落尽后的真功夫。
帮他做花梨木盒的老木匠姓夏,满头的木屑子,一身好手艺。木工活非常精细,对眼力、手劲都是极大的考验。老木匠戴着老花镜,眯眼专注于手上功夫,宝刀未老。器曰用相机记录了老木匠刻木盒的全过程。他们是老搭挡,他很欣赏这样纯朴而自尊的匠人。“不知从何时起手工业成了'大师辈出’的领域,打交道已经不容易了。机器工业的兴盛摧毁了传统的手工业,但传统手工业式微之后引发的保护热潮,有时候又会让人迷失。”他觉得手艺人的自尊来源于不可替代的创造力和审美实践,倘若脱离这一条,而过多地走向前台,不仅是工艺的凋敝,也可能是人心的滑坡。
△ 拾房书院,田园诗般的栖息。2015年,他又在无锡开了另一间书店,名“拾房书院”。扬州和无锡都是三线城市,节奏比较慢,也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沃土,适合他这样不疾不徐、不爱繁华的人驻守。
拾房书院有书童帮他打理,大部分时间他都呆在器曰书坊里,不被打搅,也不打扰别人,安心享受窗外的阳光和屋内的空旷。他说,这样很好,一切卑微的存在,都是沉默寡言。
他养了很多小动物,小狗、鸡、乌龟、鱼……有一天他的鸡被黄鼠狼咬得满头是血,他心疼得不得了。又特别爱养花草。杜鹃、腊梅、南天竺、佛肚竹、蔷薇、荷花、薄荷、芭蕉……品种很多。新的一年他想在院子里多添些品种,对应到每个季节里去,尤其是草本花卉,这样每个季节就能有每个季节的样子和颜色。
△ 器曰书坊,夕阳西下,他的湖。他门前的小湖尚未被命名,他曾邀请读者们来一起给它命名。后来,他为它取名“尔”,为悼念一位逝去的朋友,画家韦尔乔。他与韦尔乔并无交集,但因在画家的画作里感受到深刻的共鸣,而将他视作心灵的图腾。器曰书坊里一直卖韦尔乔的书,矢志不渝。他自己出过两本小书,一本叫《广陵散》,一本叫《倒影》,都是他以前写的随笔集,店里也有卖。
谈到对生活的感受,他说:“若忙忙碌碌,但做的事情自己并不觉得真有价值,愁眉苦脸,不得已而为之,就很遭糕。反之,一件事情若值得你全身心地投入去做,有价值,觉得美好,这样便是每天都在构筑着人生的良性循环,就很好。”他所理解的“虚度时光”,是一种美满、圆满的生活方式。
他的凡常生活简净,素朴,平淡,欢喜。“安于一生的不是那些成功,那些华章。”他说,“'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这不是诗,是真实的生活。”当生活简单之后,他发现,沉淀在内心深处的才是习惯的味道。该散的都散去,该留的才留着。
器曰的微信签名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对他而言,这不是悲观的人生态度,而是平静地望着远方,目送自己。于凡尘之中得一隅做书,读书,退守心灵之寂,独自深情。此去经年,相伴到老。
如果你来访
我不在
请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它们很温暖
本期作者:晴蓝
网址:13年记者转身修旧书,'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58509
相关内容
你有旧书想交换吗?赶紧来茶马花街“书必银”看看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一场跨越时光的文字邂逅——“地坛书市进保定·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主题日活动侧记
月薪5000,两年存80000!百万年轻人在线交流省钱之道
怎样让旧书重返青春——我的旧书修补法(转)
我采访了58位“攒钱高手”:整理了一份亲测有效的攒钱方法合集
这一年,你淘过旧书吗?
旧书的作文14篇
中国书店 邂逅古旧书之美
旧书作文(精选12篇)
认真复盘,29岁的这一年(关于攒钱/工作/学习/生活/情感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