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00年代的西方国家开始研究周期的规律,经过研究之后,这些经济学家都异口同声说在经济的增长或衰退存在一个长期的规律在其中。
长期经济周期: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的康狄夫长波理论(The Kondratieff Wave)通过研究康德拉季耶夫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长度为48年到60年、平均为50年的长期波动。
中期经济周期: 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提出了存在一种与房屋建筑相关的经济周期,这种周期平均长度为20年。这也是一种长周期,被称为“库兹涅茨”周期,也称建筑业周期。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C Juglar)于1862年出版了《法国、英国及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周期》一书中,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一般称为“朱格拉周期”。熊彼特把这种周期称为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汉森则把这种周期称为“主要经济周期”。
短期经济周期:基钦周期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于1923年提出的。基钦根据对物价、生产和就业的统计资料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每隔40个月就会出现一次有规律的上下波动。
那读者就当看毕上文后,就不难发现约三个基钦周期构成一个朱格拉周期。十八个基钦周期构成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一个普通人,由成年开始一生会碰上1个康狄夫长波周期,约2个库兹涅茨周期(房地产周期),4–6个朱格拉周期。一个人的一生中所能够获得财富转移的机会,理论上来讲只有二-三次,如果抓住其中一个机会,即使你际遇不够,学历不够,没有家底,或者可能你至少是个中产,有自己的生活。如果每一个机会都没抓到,也没有特别际遇,学历或家底更是没有,则可能是一个普通人。
到这又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投资者永远都是不能逃顶及抄底呢? 如笔者在香港在2016年发表了2017年是牛市的文章及2018年是熊市的分析,但事实上笔者的学生都在2017年听过,但2017年恒指在高点的时间,笔者的当时学生又听从其他大V的分析上望4万点,到今年港股回调又再后悔。
今年笔者在不同栏目提出6月及10月港股回调的可能性,但有几多人看了又相信? 如近日的印度尼西亚海啸,当局一早发出海啸预警,唯当除下的不到半小时就发生海啸。人类历史上最早可考证的房地产泡沫,发生在1923–1926年,这就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房地产热。最终因风灾而令到这个地产热爆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是不是宿命,或者是共业?
那如果这是宿命,或者在下一次抄底的时间,又会出现学生或读者们转投其他大V的情况。
同时这又带出一个问题,什么是价值? 到底什么是价值?谁在弥定价值?或价值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一个同样材料及生产地的手袋,在不同地方销售;或经过不同的包装及市场营销广告后,价格大为不同。冠上不同的品牌,价格也会出现极大的差异。投资者应反问“股票市场上,股票及商品价值是谁弥定?”
笔者认为价值只是市场的情绪气氛,或教科书令你认为这股票应该有这个价值。市场的情绪气氛是引导市场给予价值的最主要原因,当股票升上去的时间,那支股票多贵都值,但如果跌的时间,股王也变丑股。
但是周期笔者认为是大自然的规则,如月有阴晴圆缺,一年有四季更替,合久必分等。或者可能是宿命。或者是共业。但笔者认为股市市场宿命或共业只是沿于投资人用错误的方法去投资。每一次牛市及熊市总会市场有一个合理化的解说,或者新股神等去引导市场走向,但最终结果不言而喻。
。
香港的经济周期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Smith Kuznets)是俄裔美国经济学家,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在1925年至1926年间,库兹涅茨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担任研究员,对价格的经济模式进行研究。期间的研究产生了他在1930年出版的SecularMovements in Production and Prices(《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一书。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兹认为经济中存在长度为15——25年不等的长期波动。这种波动在美国的许多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建筑业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库兹涅茨周期也称为建筑业周期。英国经济学家 Fred Harrison 弗雷德·哈里森。哈里森研究过去200多年英国和美国房地
香港楼市无疑是2003年开始见底上升,那2021年很可能是这楼市18年的周期完成。如果再向前计算,而2003年同时利用前文提及的6年周期,即是1985年刚签署中英联合声名后楼市上升。
同时笔者所讲2021年是香港开埠180年,刚好碰上是楼市的18年周期时间。同时2021年也是利用江恩三十年周期分析的周期。相信经济是时间要有180度大转变,或者四大行业要改写。用多个方法可以得出2021年的周期。正如笔者所讲2020年是一个重组世界秩序的一年,七年之内将会有新经济模式出现。那香港楼市很可能在2020-2021年间完成整个升浪,之后整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