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艺术家的出现,并不是横空出世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有计划的培养。
换言之,一个人要想成为艺术家,需要艺术成长规划。
那么,什么是“艺术成长规划”呢?
这需要从三个词语来理解,分别是艺术、成长、规划。
所谓艺术,这里主要涉及的是美术学习;
所谓成长,主要是指2.5岁到18岁的阶段;
所谓规划,是说以每个学生的美术学习目标为目的,有规划地达成这些目标。
直白一点地说,就是在孩子2岁半到18岁时进行系统的艺术学习,让孩子提高美术技能的同时,提升成长的品质。
为了孩子的成长,应该如何进行艺术成长规划呢?
这需要我们先了解艺术成长的3个阶段——兴趣是基础,特长为过渡,专业则是最高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关系。
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后续的发展;等到掌握了一定技能后,就开始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凸显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优势;当特长到达一定程度,就可以朝着“术业有专攻”的目标前进了。
看起来三个阶段的进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很多人却被这三个阶段难住,无法进入艺术之门。
试想一下,成年人之间是否总是充斥着类似的对话:“想当年我可是画画小能手,可惜呀后来……”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为当时的自己进行成长规划的意识!
如果只有兴趣,家长却不认真为孩子规划将来的艺术之路,那么兴趣很快就会消散。
如何要为孩子进行艺术成长规划呢?
比邻素质教育公园深耕儿童艺术教育多年,营地内拥有众多在儿童美术教育行业沉浮多年的老师,今天特意针对孩子的兴趣、特长、专业这三个成长阶段中的兴趣阶段,为大家重点解说如何为孩子们进行专业的“艺术的成长规划”。
兴趣阶段虽然是艺术成长路上的初始阶段,但却十分重要。这次我们介绍了4大类课程,内容丰富多样,直指孩子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力的培养。
很多人对创意课有一个误区,认为创意课就是想画什么画什么。
不是这样的,自由的绘画绝不是放任的绘画。
真正意义上的创意课,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观察后,在抓住事物的特征基础上进行绘画的。
《280天的等待》早教创意课 3岁
《球迷也精彩》幼龄创意课 4岁
《天琴座流星雨》幼龄创意课 6岁
《遥远的村庄》高学龄创意课 8岁
写生课是专业衔接课的开始,开始注重客观实际,不适合每个人、每个年龄段,而且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要求。
《桃子》学龄初写生课 7岁
《一把椅子的n种表现》学龄初写生课 7岁
《书包与书桌》高学龄写生课 8岁
《多肉么么哒》高学龄写生课 8岁
所谓艺术大师课,是以美术类大师为主做学习的对象,其中也包括表演艺术、音乐艺术、文学艺术等大师。
《中国文字与西方绘画》学龄初 艺术大师课 7岁 审美能力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从左上至右下各年龄段 艺术大师课 2.5-9岁 创造能力
《利希滕斯坦的波普风》 高学龄 艺术大师课 8岁 审美能力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梵高》 高学龄 艺术大师课 9岁 审美能力
如果说艺术大师课是对名人名家的学习,那么,主题课程就是对世界里的著名景点、建筑物和事件的了解。
《非遗文化—紫禁城》 主题课 学龄高 9岁 审美能力
《非遗文化—明清建筑》 主题课 学龄高 8岁 审美能力
《非遗文化—打铁花》 主题课 学龄初 6岁 审美能力
《非遗文化—象棋》 主题课 学龄初 6岁 审美能力
这4大类课程的初步介绍就到这里。关于艺术成长规划的其他课程设置,比如特长课、专业课等,我们将在后续的美术课程中继续为大家揭晓,请大家保持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