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化利用让垃圾重获新生

发布时间:2024-11-25 13:11

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减少新资源开采 #生活常识# #垃圾分类知识#

选择字体:[大-中-小]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时间:2023-02-27 14:13:55

  上海市近日印发《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能力稳定在2.8万吨/日、湿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1万吨/日,充分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需求。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垃圾处置环节中重要的方式之一,近年来多地探索出了多种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引入生物技术分解厨余垃圾等。

变“废”为“宝” 建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基本建立,建成绿色分拣中心1000个以上。

  近日,多地相继出台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重庆市明确,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量达1600万吨。江苏省南京市明确,到2025年,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更加完善,加快分拣中心标准化建设,基本建立布局合理、管理规范、高效便民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

  浙江省杭州市是我国最早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之一,近年来,杭州市依托数字经济优势,推进“互联网+”等数智模式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创新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监管模式,推动实现回收流程再造和体系重塑。依托平台建设创新公众激励模式,余杭区开发“一键回收”平台,协同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和碳减排,并接入“浙里办”普惠平台。

  废玻璃、泡沫塑料等低值可回收物具有一定的循环利用价值,但由于经济附加值低、回收成本大、市场无序化经营等原因,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一直是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难点。2021年4月,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布修订后的《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鼓励企业参与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工作,促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浴火重生” 推广垃圾焚烧发电模式

  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今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要达到9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也要全力提升,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要达到70%。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是民生刚需设施,以往主流处理工艺为填埋和焚烧。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均为温室气体,持续时间长、可控性不够强,且甲烷温室气体效应远高于二氧化碳。与垃圾填埋相比,垃圾焚烧发电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垃圾转变为二氧化碳和热能,可控性更好,既能避免填埋过程的甲烷排放,又能通过热能回收发电而代替化石燃料,具有“控制甲烷排放+代替发电”的双重碳减排效果,符合“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原则。

  日前,河北省张家口市东部片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该发电场是河北省重点民生工程,日可处理生活垃圾800吨、餐厨垃圾30吨,年发电量达13155万千瓦时,可满足怀来县、赤城县、涿鹿县、下花园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和怀来县境内餐厨垃圾处理需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目前桂林市建设规模最大、投产时间最早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采用的焚烧发电工艺及环保排放标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垃圾全量焚烧+飞灰固化+剩余物卫生填埋”工艺,利用焚烧垃圾余热发电。自2018年12月建成投产以来,年处理生活垃圾量超55万吨,年发电量超2.4亿千瓦时,承担着桂林市城区及周边县的垃圾处理任务,是全市六城区及周边县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的集中地,为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奠定了基础,有效助推破解“垃圾围城”难题。

化“废”为“肥” 利用生物技术分解厨余垃圾

  饲料界的“新宠儿”黑水虻在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帮了大忙。黑水虻吃下厨余垃圾,产品变成了喂养畜禽等生物的上等优良蛋白饲料。养殖黑水虻后的虫粪,可肥沃疏松土壤,是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城区厨余垃圾处置中心项目采用“分选预处理+污水生化处理+黑水虻生物处理+油脂回收利用”先进工艺手段:将厨余垃圾进行油、水、渣、杂四相分离,废油脂提纯后可用于工业油脂;泔水进入污水系统处理,经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有机废渣(剩饭剩菜)被制成浆料用于黑水虻生化处理;其他杂物(玻璃瓶、抹布、塑料袋等)则外运填埋场。

  据介绍,去年年底,上海市嘉定区在华亭镇双塘村开展厨余垃圾“不出村、不出户”试点工作,向村里的垃圾分类示范户发放发酵桶和酵素,并通过上门宣传和指导,引导村民回收厨余垃圾。将厨余垃圾放入发酵桶,加入专用酵素,一段时间后就能发酵为有机肥,既减少了村民产生的垃圾量,又降低了垃圾分类的收运成本。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3.02.27 宗言

网址:资源化利用让垃圾重获新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61573

相关内容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回收利用.ppt
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生活垃圾分拣设备的应用
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的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分选设备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技术
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36% 资源化利用率超70%
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将获中央资金重点支持
成都垃圾分类今年力争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75%
宁波探索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智能化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开启循环经济新时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