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师:匠心修书 让古籍“重生”
复古书架,存放古籍或者装饰书籍,书香与复古并存。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家居生活小物# #复古家居#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讯(记者 邓斯潇)古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和见证了悠久的历史。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很多古籍的破损不可避免。古籍修复师对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古旧残页给予适当的修复,让它们重获新生,让后人在卷帙浩繁间,更好地感受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璀璨文化。
梁春霞认真查看古籍修复效果。
在玉林市图书馆古籍修复室里,古籍修复师梁春霞一大早便开始了忙碌的工作。她的工作台上摆满了手工纸、剪刀、棕刷、补书板、钢尺等种类繁多的工具。她用刷子细致地给古籍纸页去污除尘,然后耐心地配纸、溜书口、补书叶等,老旧的古籍开始逐渐焕发昔日的光彩。然而这仅是修复工作的一小部分,整个修复流程还要经历喷水倒平、压实、折叶、齐栏、订线等多道工序,需要修复师拿出十足的耐心精雕细琢。
“古籍凝聚着先贤的智慧,只有潜心做一名修书匠人,才能传承好古籍的价值,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梁春霞说。
2009年,梁春霞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开展的古籍修复培训,跟随名师学习古籍修复技艺,从此便开始了十几年的古籍修复工作。埋藏在一页页破旧纸张里的文化瑰宝,经过她的指尖后重新显露芳华。
梁春霞在古籍书库里检查古籍保存情况。
记者了解到,玉林市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建成使用面积120多平方米的修复室,拥有专业的修复人员,配备有修复台、多功能除尘修复桌、压平机、冷光扫描仪、照相机、电脑、空气净化器等专业工具与现代化工作设备,并建立了严格的古籍书库管理制度和古籍修复制度,组织开展古籍保护宣传活动,让不少古籍得以流传。
古籍修复需要十分细致耐心。
如今,玉林市图书馆现藏古籍2715册,其中善本350册。该馆所藏古籍以明、清版本为主,有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十七史》、明崇祯刻本《河洛理数七卷》、明成化年间刻本《资治通鉴纲目》(著名史学家陈仁锡评阅本)、清雍正二年三元堂刻本《国语》(史学家陈仁锡和文学家钟惺合评本)等24种善本,以及一批珍贵的地方典籍。馆藏古籍《伤寒括要》《广西乡试跦卷》《欎林乡土历史教科书》入选广西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
“由于古籍比较珍贵,因此我们现在正在做馆藏古籍数字化工作,读者以后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官网阅读古籍,让古籍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玉林市图书馆馆长谢朝容说。
原标题:
古籍修复师:匠心修书 让古籍“重生”
(责任编辑: 梁琪岚 )
网址:古籍修复师:匠心修书 让古籍“重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62397
相关内容
探访古籍修复师:用匠心“医治”古籍 在残卷中“复活”文明记忆古籍修复师“妙手回春”让古籍书册重获新生
古籍修复师:妙手“书郎中”给古籍“延续生命”
工匠书缘:古籍的修复与文化传承
我在上图修古籍:古籍修复师是一项怎样的工作?
古籍修复师:为古籍续命的“书医”
古籍修复师:粘连得无法翻开的珍贵古籍,怎样重获新生?
古籍修复师:故纸堆里修复时光
古书籍修复
修复师让古籍“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