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097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发布时间:2024-11-25 16:52

案例6:第三方调解,引入中立的第三方协助解决争议。 #生活技巧# #谈判技巧# #商务谈判案例#

台盟界:

  贵界别提出的关于"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北京城市公园新名片"的提案收悉,我们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教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电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公园资源丰富,既有古典园林、皇家园林,又有现代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口袋公园等多类型公园资源,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化中心,我市公园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打造城市公园新名片,符合我市城市战略定位,对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强化顶层设计,综合统筹,深入挖掘公园各类文化特色,多板块、多维度推进文创产业发展,形成文创产品、文创空间、创意活动、宣传推广、影视制作齐头并进、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打造北京城市公园新名片做出尝试。

  一、发挥园林优势资源,积极拓展综合发展空间

  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成为北京城市发展、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新版城市总体规划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注重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永续利用,要求构建历史文脉与生态环境交融的整体空间结构,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精髓,打造十片传承历史文脉、体现时代特征的重点景观区域,包括老城文化景观区域、三山五园文化景观区域、长城文化景观区域等,并提出"建设城墙遗址公园环,形成展示历史人文遗迹和现代化首都风貌的文化景观环线"、"在三山五园地区形成公园成群、绿树成荫、历史环境与绿水青山交融的景观风貌"等明确要求。在拓展综合发展空间方面,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通过衔接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等多种手段,增强公共空间有效联通,提高可达性,建设更加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营造生活方便、环境宜人、景观优美、具有丰富文化体验的公共空间。

  (一)寓教于园,发挥公园社会大课堂效能。为充分发挥公园人文特色和科普教育功能,我市一是自2008年起启动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建设工程",充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优势,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学校教育,遴选出700余家市级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其中公园109家,包括颐和园、北京动物园、北京植物园、中山公园、玉渊潭公园、地坛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大观园、红领巾公园等知名公园。各类公园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效能,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广阔天地学习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锻炼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在公园、胡同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建设了园艺驿站,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目前,全市共建成70余家园艺驿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态体验活动,如"六一"自然观察课、趣味插花等,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生态获得感。

  (二)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优化空间,输出公园文化品牌。近几年,天坛、北京植物园、紫竹院公园等市属公园将小微展览、阅读空间融入文创产品,并穿插多种文化活动,打造复合型文创空间,让公园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园林资源得到活化传播。2019年至今,市属公园新增及升级改造创意空间18处,如天坛公园福饮咖啡店、回音壁祈谷味道,两家新店为游客从品牌文化、商品品质、空间体验等方面带来全新感受。北京植物园园艺生活馆,将园艺、花卉、餐饮融于一体,为市民游客提供新的文创文化体验。紫竹院友贤山馆书房,由厅、轩、游廊组成的院落式建筑群,是集小微展览、阅读空间、文创产品一体的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被评为2020年度北京市最美书店。

  二、贯彻大文创理念,推进文创全面发展

  今年春季,我市结合春天赏花的季节特点,推出了12条"花开的日子-漫步北京赏春花读建筑主题游线路",将赏花旅游与全市公园尤其是古典公园中的古建筑文化结合起来,在赏花中感知中国建筑文化、园林艺术的魅力,于无声处展示了公园文化特色,输出了公园文化品牌,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好评。

  我市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其中,市属公园知名度大,品牌影响力广,文创产业发展尤为突出。截至2020年底,市属公园文创产品种类共5400种,涉及文化用品、日用品、食品、化妆品、玩具、服装鞋帽、饰品、贵金属、数码、工艺品、书籍及出版物、影音产品、纪念邮票等十三个品类。2019年度文创销售额达1.85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销售额回落至6477万元,2021年一季度,文创销售额已达5945.54万元。颐和园的"颐品C味"沙棘汁、天坛的《祈年历》等文创产品一经推出便广受关注。

  2020年,为进一步挖掘老城文化内涵,我市开始实施"漫步北京"计划,先后推出36条"漫步北京"都市休闲微旅游线路。线路中包括很多城市公园,如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公园、前门三里河口袋公园、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等,文化和旅游融合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传播的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跨界合作宣传推广公园文化品牌

  我市通过多渠道推广公园文化品牌,推动文创产品参与服贸会、深圳文博会、文创大赛等相关展会,整合公园品牌活动、主题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内容参与北京市消费季系列活动,加强展销、展示活动策划,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市场曝光度。天坛公园与北京电视台合作推出《遇见天坛》文化体验类综艺节目,以轻巧趣味的形式为数百年底蕴的天坛文化注入年轻态新活力。在北京卫视、芒果TV、优酷视频等媒体平台播出共19集,全网点播量累计达到8亿次。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广电头条等多家中央级和业内重点媒体就《遇见天坛》播出发表观点,重点报道百余篇,网络转载及相关报道万余篇。2020年颐和园与北京电视台联合推出园林文化类户外综艺节目《我在颐和园等你》,将遗产景观、文化积淀、现代审美、趣味互动相结合,全新解读"颐式生活",连续十期夺得文化类综艺节目冠军,横跨新浪新闻热榜、百度热榜、爱奇艺搜索榜等14大热榜平台,成为大众瞩目的文化焦点。北京卫视推出了"牛爷串胡同--口袋公园与城市绿地"系列宣传片,通过镜头向全国人民展示了一个在丰厚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不断奋进的首都城市形象。

  我市还以传统节日为时间节点,积极拓展对外合作,提升宣传力度。以春节、元宵节、清明、五一、端午、重阳、十一等全年主要节假日为报道窗口,全媒体推介各主要城市公园的游览赏花、文化展演、健康休闲等活动,为市民提供观赏预约、客流动态等资讯服务达191篇。

  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拉动产业发展

  我市贯彻落实繁荣夜间经济工作精神,坚持公益属性,在颐和园、天坛、北海、景山公园尝试举办"有组织、有品牌、小规模、区域性、短时间"的文化深度体验活动。如七夕"我在颐和园等你"主场活动、"华为·颐和园夏宫夜游活动"、中秋赏月等活动成为关注热点。景山发挥地域优势,打造"紫禁之巅"晚间活动品牌,承办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赢得各界赞誉。"香山奇妙夜博物之旅"科普夏令营举办80多期,获北京文创大赛行业引领奖。北京光影艺术季·玉渊潭站夜间游览活动带给观众沉浸式光影艺术体验。2021年公园结合游园季节特点,对开闭园时间进行优化调整,目前11家市属公园旺季每天平均开放时长15小时,最长16.5小时,淡季每天平均开放时长14小时,最长15.5小时。全市开放的1000余家公园中,具备条件的公园都在原闭园时间基础上进行了延迟,仅有38个公园因各种原因(主要是企业性质公园、以室内展馆为主的公园、历史名园、山地型公园),在20点之前关闭,其他公园均在20点钟之后闭园或24小时开放,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不断扩大夜间消费供给。

  我市还将继续深入挖掘和传承公园历史文化特色,促进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交相辉映,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宏伟目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2021年7月20日               

网址: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097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68667

相关内容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1250364号提案的答复
绍兴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73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708号建议的答复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152号建议的答复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646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第01767号(资源环境类129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214号建议的答复
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68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474号建议的答复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63号建议答复的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