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星火|社区里的二手书店:缕缕书香融入生活

发布时间:2024-11-26 02:47

把书中的智慧融入手账,传递生活智慧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读书分享乐趣# #手账分享#

在成都,爱读书的人大多听过“毛边书局”的名字,这间声名在外的二手书店,开在成华区府青路街道怡福路300号一栋三层小楼上。小楼外墙上,留着诗人流沙河先生题写的“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几个大字。曾经逼仄的小店,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集阅读空间、美育空间、研学空间于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近日,市文明办发起成都“选美”大赛,寻找美丽街巷、美丽阳台、美丽公园、美丽书店等十个类别场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成华区,一睹美丽书店风采。



躲进小楼成一统

社区邻里变身“阅读达人”

毛边书局·桃蹊书院的选址有些特别,百余米外就是远近闻名的八里小区菜市,吆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不乏喧嚣与热闹。

因此,书院开门之初,进来的大多都是刚买完菜进来歇脚的居民。三五人随意闲坐,摘着菜就摆起了龙门阵,小孩在书院里追逐打闹,行人牵着宠物狗就进来了,常常是一幅“热闹”景象。

“现在完全变了,进来的都是真正看书的人,大家也心照不宣地小声说话,不影响旁边的人。”回想当初,“毛边书局·桃蹊书院”主理人傅天斌还有些感慨,“倍感欣慰,一间书院慢慢影响了街区,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

家住驷马桥路的徐晟告诉记者,此前一直苦于家附近没有合适的书屋,常需要到三、四公里外的连锁书店去阅读。“后来知道了桃蹊书院,就方便多了。书籍的种类齐全,氛围也很好,能让人静下来阅读。还有儿童阅读专区,周末带着孩子一起来读书,还是多安逸的。”



走进“毛边书局·桃蹊书院”,一楼是公共阅览室,300多平方米的宽敞大厅摆放着整齐的阅读桌,配备着平板电脑,两旁的书架上摆满了历史文化、生活健康、亲子教育等适合社区居民阅读的图书;二楼有间大讲堂和几间展厅,社区的文化活动常在这里举行;三楼则是毛边书局,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摆放着傅天斌多年的珍藏,同时这里也是研学空间。

“现在这里已经成了附近居民的文化宝地。”傅天斌说,似乎阅读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有事没事都会来书院坐坐。“书院藏书10万余册,各种类型的书籍都有,基本能满足全民阅读的需求。”



阅读方式倡导者

文化逐渐融入居民生活细胞

追溯书院的前身,毛边书局,顾名思义,就是以经营旧书为主的二手书店,尤其是未开纸张的毛边书。

“毛边书最吸引人的就是它朴素原始的阅读方式,我也希望借由这种阅读体验,让纸质书走进大众视野,让更多人爱上阅读。”从100平方米的小屋子,到1600平方米的大书局,从1997年创立到如今,傅天斌20余年的坚守,终于让阅读这件事离居民更近了一些。



每天早上准时光顾的退休男士、常来借阅杂志的婆婆、总是在角落里席地而坐静静阅读的小朋友,尽管叫不上他们的名字,却都是书院的常客。“读书就像在做一场精神疗愈,看着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阅读,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做下去的决心。”傅天斌说,目前书店的人流量基本稳定在一千余人,周末的时候,更是一座难求。

当阅读逐渐走进居民生活,桃蹊书院也不再局限于给居民提供阅读场所。“社区的活动不一定都在书院办,也可以到居民身边去。我们有时候还会去建一些文化墙,做全民阅读的推广。”傅天斌介绍,社区的人群结构比较复杂,希望借助活动播下“阅读”的种子,让书香飘进社区,让文化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每年,桃蹊书院都会举行近200场活动,包括亲子读书会、东郊记忆工业文明口述史、茶艺体验课及生活美学课等。“书香社区必须有书香家庭,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居民体会到书籍带来的精神力量。”傅天斌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赵霞 记者 卢佳丽 供图 成华融媒 视频 据受访者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于谭阳

网址:传递文明星火|社区里的二手书店:缕缕书香融入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75112

相关内容

岱庙街道东郡社区捐赠图书进社区,传递书香暖人心
教育学部举办“一册书籍一份情,一缕书香一片心” 图书捐赠活动
捐赠一本书 传递一份爱
关于开展“‘火炬’传温暖,书院递书香”旧书回收公益活动的通知
“书香传递,文墨飘香”旧书收集公益捐赠活动
爱心传递,居民捐书为社区添“香”
世界读书日 | 图书漂流 书香传递
开了二手书交易网店后,我的生活像被卷入了一阵忙碌又温暖的旋风
小店区汾东南路社区:闲置书本捐出来 绿色循环传递爱
千丝万缕忆衣裳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