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紧急情况家庭急救法
《家庭急救宝典》:紧急情况下的日常保健知识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日常保健技巧#
生活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宝宝安全问题是每一个父母都非常关注的,在宝宝受到意外伤害时不少父母都自责不懂急救知识以至使伤情恶化,其实有宝宝的家庭掌握一些常见的急救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些宝宝出现紧急情况时的急救措施。
1、呛奶窒息
紫鹃35岁得子,家人喜出望外。为了宝宝有充足的奶水,婆婆变着花样地给紫鹃买各种各样补品吃。如其所愿,紫鹃的奶水非常多,甚至奶水有时会自行向外喷。可是,不知为何宝宝吃奶时老是呛到,有好几次把宝宝都呛地脸色发紫,紫鹃吓的不知如何是好,每次喂奶她都提心吊胆。
专家点评:婴幼儿因为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原因常常吐奶,吐出的奶又随唿吸进入了唿吸道,即发生呛奶。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一些反射还很薄弱,不能把呛入唿吸道的奶咯出,这便导致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严重唿吸困难缺氧,即称为呛奶窒息。呛奶窒息的婴儿可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唿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血、黑水等。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婴儿猝死。
家庭急救措施:
⑴体位引流如果宝宝饱腹呕吐发生窒息,应将平躺宝宝脸侧向一边或侧卧,以免吐奶流入咽喉及气管;如果宝宝吃奶之初咽奶过急发生呛奶窒息(胃内空虚),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利于气管内的奶倒空引流出来。
⑵刺激哭叫咳嗽用力拍打孩子背部或揪掐刺激脚底板,让其感到疼痛而哭叫或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奶咳出,缓解唿吸。
⑶如果妈妈有自动吸乳器,立即开动,只用其软管,插入宝宝口腔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呕吐物吸出;没有抽吸装置,妈妈可用手指缠纱布伸入宝宝口腔,直至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吸除,避免婴儿吸气时再次将吐出的奶汁吸入气管。
2、外伤出血
巍巍今年3岁,长的虎头虎脑,非常可爱。前两天在家午睡时不慎从1米高的床上摔下来,当时头先着地,随即头破血流。妈妈用毛巾捂着巍巍头部伤口将其送到医院救治。幸运的是,巍巍仅仅是一个头皮外伤出血,颅内没有问题。经过清创缝合,一周后痊愈。
专家点评:在日常生活中,宝宝很可能因为尖锐的玩具割伤皮肤,或是意外碰撞导致出血。外伤出血在宝宝意外损伤中最为常见。由于出血的程度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一样。轻微的损伤,出血量又不多者,有时只需在家中处理即可。而严重的外伤出血,若不及时止血处理,可能危及生命,必须尽快送医院。
家庭急救措施:
1、如果出血量不多,一般总是静脉或是小动脉出血。
⑴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按住伤口,尽可能抬高患处,以期迅速止血;
⑵止血后,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清除污染物,用棉签沾双氧水轻轻涂在伤口周围,再冲洗一遍,清洁杀菌;
⑶用浸有生理盐水的小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大纱布包扎。
2、如果出血量大,血流如注,多半说明是动脉损伤出血,有效的急救办法是采用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
3、家庭急救过程中注意不要直接用嘴去止血,这样很容易导致细菌感染;不要用手去挤压伤口,企图止血,这样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尽量不要长时间用创口贴止血,容易粘皮。
3、烧伤、烫伤
子涵两岁八个月是家里有名的调皮王,不过这几天他却安静了下来,原来前几天不小心把小手给烫伤了。这天妈妈把烧好的一盆汤端到桌子上,转身去拿碗。子涵便急不可耐地去盛汤,结果不小心把一盆汤全倒在自己手上。顿时,子涵便哇哇叫起来了……。
专家点评:烧伤、烫伤是宝宝较常见的意外,尤其是3岁以下、刚会走路的宝宝是高危人群。这是因为小儿好动,但动作还不协调,回避反应又迟缓,父母在看护时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烫伤意外。而小儿皮肤薄嫩,烫伤的程度要比成人严重得多,轻则留疤,重则可能危及生命。
家庭急救措施:
⑴对于小面积轻度的烧伤或烫伤,立即用清洁冷水冲洗或浸泡烫伤的部位,持续10~20分钟,缓解皮肤的疼痛;
⑵擦干皮肤,在患处涂上些烧伤软膏,再用无菌的纱布予以包扎,及时更换清洁,已形成水泡时千万不要弄破。
⑶面积较大的烫伤,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⑷当遇到各种化学烧伤,伤及眼睛、食道等处时,在现场要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决不可等去到医院再处理。
4、误食异物
嘉霖今年1岁2个月大,活泼好动。昨天,嘉霖在家中玩耍,会爬的他东摸摸西摸摸,发现一个围棋子。嘉霖很好奇,就拿在手中玩弄,还放在嘴里咬咬,一不小心被他一口吞下肚了。奶奶见状,吓地快要昏倒了。妈妈赶紧又是拍背
又是倒空,急的团团转,仍然无济于事。最后,妈妈只好抱着嘉霖,赶到儿童医院救治。
专家点评:随着宝宝一天一天长大,对许多新的事物总是感到好奇,无论是什么东西手一抓住,都想要放到嘴里“品尝”一番。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但也可能成为危及生命的诱因。因为逗笑、叫喊、哭闹时,这些异物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宝宝的气管,导致气管堵塞乃至窒息,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危及生命。
家庭急救措施:
⑴首先要检查吞了什么。假如宝宝不幸吞下的是尖锐的或带尖钩的异物,就必须火速去医院。对于吞下棋子、硬币、回形针、纽扣或玩具的小零件等,如果当时未出现呛咳、唿吸困难、口唇青紫、窒息等缺氧的症状,无须强迫宝宝把误吞的异物吐出来。因为催吐反而有可能使异物误入气管,而发生窒息。
⑵若异物阻塞住食道或唿吸道,出现唿吸困难,嘴唇变青,即按如下步骤急救:跪在宝宝身后,双手按住宝宝的腹部。一手握拳,大手指指向肋骨与肚脐之间。用另一只手握住拳头,向上快速按压宝宝的腹部,每次按压后,看宝宝的反应,重复大约五次,直到异物吐出,或者宝宝正常唿吸为止。
⑶如果宝宝不能自主唿吸,应给予口对口人工唿吸。同时,应分秒必争地尽快送医院救治。
5、高热惊厥
一岁半的唯凌,身体一直很健康,从来没有打过吊针。前两天,天气突然变化,唯凌受凉感冒了。妈妈就给唯凌喂了点感冒药,可是,到晚上唯凌突然发起高烧,体温高达39.5度,并且出现两眼发直斜视,嘴唇发紫,全身抽搐,大约2~3分钟才恢复,然后就哭闹不止,好像很困,睁不开眼。妈妈吓地不知所措,赶紧将唯凌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高热惊厥。
专家点评:宝宝发烧引起惊厥,是3岁以下宝宝常见的急症。宝宝往往是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小时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抽风的严重程度并不与体温成正比,惊厥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多不超过10分钟,发作过后,神志清楚。因为宝宝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善,抑制能力差,以至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如果宝宝在家中突然发生惊厥,妈咪一定不要惊慌,也不要拍打、摇晃或大声唿唤宝宝,更不要用衣被紧裹宝宝往医院跑,这样易使宝宝唿吸不畅,在去往医院的途中发生窒息或死亡。
家庭急救措施:
⑴把宝宝放在床上、桌上或沙发上,将头歪向一边,避免口腔中的黏液吸入气管;
⑵再将衣领解开,以免过紧影响唿吸;
⑶用布包着竹筷放在上下牙齿间,以防咬伤舌头。
⑷用手指紧压人中穴(鼻唇沟中点)
⑸如有高热,可在患儿的前额上放一块冷湿的毛巾,也可用30%的酒精擦浴腋下、后背、头颈、大腿根内侧2~3遍。
经过以上处理,待宝宝抽搐止住、唿吸通畅、脸色好转时,赶快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
网址:宝宝紧急情况家庭急救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83220
相关内容
16种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家庭紧急情况下的自救知识.docx
16种紧急情况下自救方法.doc
遇到紧急情况如何自救?|紧急自救手册
家庭急救知识 家庭必备急救宝典需收藏
生活中的急救常识:关键技能和紧急情况处理
处理家庭紧急情况的正确方法.pptx
家庭中的紧急情况处理.pptx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docx
紧急自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