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心理健康指南
临近毕业,你是否感到压力倍增?面对困扰,该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在此,学生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各位毕业生们准备了一份《毕业生心理健康指南》,为各位献上七大板块的内容:安心剂、定心丸、健心贴、爱心汤、清心散、强心剂、静心丸,希望能对你们有帮助!
安心剂——做好论文
即将离去,内心忐忑,烦乱难安,只因为决定能否毕业的毕业论文还未刊定。平心静气,拿出专业的素养和人格韧性,写论文,就是给自己一副安心剂,跨越毕业前的最后一座山。
写好毕业论文
一篇毕业论文是大学学习期间的一个总结,也是大学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展示,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一篇高分的毕业论文,怎么样才能在答辩的时候顺利的通过呢?这些问题时时刻刻都在折磨着即将毕业的同学。
很多同学看着别人写的论文觉得很简单,但是轮到自己写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写论文是这么的不容易,实际中可能做得来,但未必写得来,更未必能写得好。个人觉得做任何事都要讲究一个方法技巧,都需要制定一个计划。写毕业论文也是一样。你掌握方法、技巧的前提自然是熟悉、熟知原尾以及掌握规则。
1、听指导老师的要求。
除了毕业论文的撰写,毕业前很多事务需要处理好。
2、选题:考虑其价值和范围。
选题的价值包涵两层意义:理论的的和实际的。前者是指学术价值,后者则
是其实用价值。要兼顾两方面要求论文作者广泛而大量的阅读浏览最近发表的、各类期刊及权威学术报刊上的文章。比如英语学科,就应该广泛的阅读《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等。用广泛阅读的方法达到了解学术前沿及科研最新动态的目的。
3、明确论文的主题和研究方法。
论文的主题就是你的论文要证明的是一个什么结果,要阐述的是一个什么
结论。对于同一个研究方向,往往有很多种研究方法,刚开始研究时往往有些模不着头脑,脑袋里面是浆糊,人云亦云,天天换方法。我有段时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好,总是换方法,到头来自己晕头转向而且研究的工作没有太大的进展。
4、选好自己的论文资源。
选择好自己擅长的领域,利用好自己擅长的资源。使用个人经验可以让你的论文既生动又明确一还能让你更投入到写作当中(谁不爱谈论自己呢?)这样论文就会体现你的特长。使论文更加优秀,吸引别人的眼球,这样你的论文才能获得高分。
5、内容要抓住阅读者的心。
写论文的时候,内容一一定要有创新,要吸引阅读者的眼球,必须要有一定的深度,论文的深度决定你自己论文研究的程度,想像这篇文章就是你在对朋友和家人阐释你的一个观点,目的是让大家都信服你的观点。
做好答辩准备
1、熟悉论文
不仅要深刻、全面、准确地理解自己的论文,还要对论文内容有横向把握,即理解从论文主题延伸出的概念。此外,近期发生的、和你的论文有关的新闻时事、学术热点等最好也多了解一下。
2、做好PPT
① 内容:每页不超过10行字或一幅图,只列要点,避免放大段文字;
② 配色力求文字清晰、简洁易看,字体颜色要和背景形成鲜明反差,避免过多种颜色、过于花哨繁复的配色;
③ 图表可以适当地在PPT中穿插使用一些能说明论点的图表,不仅能吸引观众注意,还能更形象地表达你的观点。
3、想好“台词”
在答辩前要事先规划好自己的论文陈述都说什么。一般来说应该涵盖这些方面:
① 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
② 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为解决什么问题;
③ 全文的基本框架、结构、行文逻辑是什么;
④ 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
⑤ 论文在选题、观点、方法等方面有什么创新之处;
⑥ 论文有什么不足之处(但注意不要把论文的硬伤说出来)。
要注意的是,陈述定要概括、讲重点、有所总结,而不是记流水账一样地说“第一章写......第二章写了......”,因为这些内容老师完全可以通过翻阅你的纸版论文了解,不需要你再讲一遍。
4、练习控制时间
一般答辩现场都对学生的陈述时间有限制。在正式答辩前一定要多计时演练几遍自己的陈述,学会控制时间。这样到时会显得你对答辩内容的掌握和控制较熟练,给答辩老师一个准备充分的好印象: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内容刚讲了一半时间就到了尴尬的结果。
答辩现场
1、拿上必备材料
① 论文纸质版
自己手上必须有一份,可以不加封面,但是页码一定要与送交答辩秘书的论文一致,方便者师提问时自己查找相应页面。
② 纸和笔
有些答辩中老师提问较多,或者每个老师分别提问、学生最后起回答,有纸笔方便在老师提问时记下题目,或在准备回答时简单做思路笔记。
2、调整心态
① 要保持自信
面对几位学术水平显然远高于你的答辩老师,不要过于紧张,要相信只要准备充分,现场认真、清楚地回答问题,一般来说老师是不会为难你的。
② 要有谦虚的心态
如果老师指出了你论文中明确的错误,最好就大方承认,不要试图再反复辩驳了;或者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论文中已经写出来了,也不要说“我论文中:XX页已经写了答案”,只要再复述一遍答案就好。
3、注意演讲技巧
① 控制语速
很多学生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至于答辩老师听不清楚,影响答辩效果,因此一定要注意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
② 目光移动
无论是否脱稿,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要时常望一下答辩老师和其他现场同学,这样可以避免观众分神。
③ 体态辅助
答辩过程中不要一成不变地站着或低头,这样很容易使答辩变得单调;而是适当地运用体态、尤其是手势语言,会显得更为自信、有力。
网址:毕业生心理健康指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8477
相关内容
2020届毕业生心理调适指南来啦!心理健康指南
毕业生的心理调适建议
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指南(草案)
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生活补贴申领指南
警察心理健康指南内容(警察心理健康指南最新版)
【心理健康】假期心理健康调适指南
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指南(草案)| 指南共识
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指南
中职生心理健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