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宝宝发烧不要捂汗
宝宝因为体温中枢神经调节不成熟,产热大,散热慢,强行捂汗,容易引起捂热综合征,对宝宝健康不好
2.宝宝吃手,不要太过于担心
宝宝吃手是一种自我安抚的行为,能锻炼宝宝运动感觉训练,还能促进大脑发育,记得一定要把手洗干净,1岁前不用太担心,1岁后可以适当干预
3.出现湿疹保湿更重要
湿疹不是因为太湿导致的,反而皮肤太干会加重湿疹,可以选择儿童专用保湿霜,安全有效
4.宝宝也需要防晒
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宝宝娇嫩的皮肤容易灼伤,甚至可能增加以后患皮肤癌的风险,所以一定要给宝宝做好物理防晒
5.不要用痱子粉
痱子粉遇汗结块,容易堵住汗腺,宝宝长痱子,做到降温、清洁、干燥,可缓解一大半
6.学走路别用学步车
学步车的稳定性差,没有方向性,宝宝容易跌倒,经常使用学步车,还会让宝宝产生依赖,甚至影响生长发育,用学步车过早地让宝宝走路,可能会影响骨骼发育,容易出现o型腿、x型腿等。宝宝走路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爬着爬着就会了,家长不用过多干预!
7.香蕉不能预防便秘
香蕉中的膳食纤维不高,预防便秘效果有限,火龙果、梨等膳食纤维丰富,更有助于预防便秘
8.腹泻时,防脱水比止泻更重要
宝宝腹泻时,容易出现口唇黏膜干燥,及时补充水分,补充流失的电解质,预防脱水
9.2岁前腿不直,很正常
宝宝由于生长发育或走路习惯,会经历o型腿、x型腿来回切换,到7、8岁时就会恢复正常,慢慢变直
10.高铁米粉是宝宝的第一口辅食
4-6个月后,母乳无法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尤其是铁,所以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吃高铁米粉,是最佳选择
11.肉不要吃得太晚
宝宝添加辅食,肉加的太晚,容易导致铁摄入不足,出现缺铁性贫血,影响生长发育
12.宝宝咳嗽不用吃止咳药
瞌睡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不用急于止咳,6个月以下建议多喝奶,6个月以上多喝水,1岁以后喝点蜂蜜(2-5ml)可缓解症状
13.宝宝鼻涕多,可用海盐水或生理盐水
强行给宝宝擤鼻涕,会导致鼻粘膜损伤,用海盐水或生理盐水喷一喷,鼻涕就很容易软化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