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保健】如何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的培养能增强心理健康乐趣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情绪智商#
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情绪积极、情绪反应适度。一般来说,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对人的行为起调节组织作用;而消极的否定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能力。幼儿的控制能力较弱,其行为受理智支配的程度很低,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因此他们比成人更多地受情绪的影响和支配。安定愉快的积极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度的重要条件,而愤怒、恐惧、悲伤等消极情绪可使幼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长期郁积还会导致病变。
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痛苦。”可见,情绪不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而且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儿童良好情绪的发展,对其以后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重视、加强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尤为重要。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采用如下策略: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幼儿生活环境,为促使其良好情绪的形成提供前提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要注意物质环境的安全,而且更应当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幼儿形成轻松愉快、态度积极主动的活泼开朗性格。
教师可以经常为幼儿设置各种能引起积极情绪的体验的情景,使幼儿积极的情绪能够经常得以表现。例如,给幼儿听带有愉快情绪色彩的音乐;通过讲故事,让幼儿自主表达对主人公同情和认同的情感等等。让幼儿积极地投入活动,并经常获得成功,能够增加幼儿积极情绪的体验。此外,教师应为幼儿制定符合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让幼儿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目标,使幼儿经常体验成功给他们带来的愉快和欢乐。
(一)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幼儿。
一方面,幼儿模仿性强,成人的情绪对幼儿有感染作用,如果教师自己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幼儿的情绪就愉悦不起来。另一方面,幼儿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睡事事都要操心,弹唱跳画说样样都要会教,加上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评估、园内的互评、家长的高期望值以及自身继续教育、教育教研与评级晋升等问题,都给教师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容易表现出急噪、情绪易变、偏激、动辄训斥等不良情绪,这些都会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紧张,使他们产生“无助感和压迫感”。如果幼儿经常处于这样的情境中,就很难产生积极的情绪。因此,教师自身的情绪调节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情绪,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充满热情的言语和鼓励期待的目光,来面对繁杂的一日保教活动的组织,这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
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幼儿才会形成良好的心理感受,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我们要善于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所作所为,以关怀、理解、接纳、尊重、支持、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使幼儿产生一种被关爱、被接纳的心理感受,从而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氛围里。只有以同理心同情理解孩子的感受,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使孩子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以愉快的情绪继续投入到活动中。因此,教师要善于顺应幼儿的性情,多一份童心,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内在需求,读懂他们的“快乐”,从而促使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做好幼儿消极情绪的疏导工作,为防止其消极心态的发生做好必要准备
当今社会由于家长的娇纵、溺爱,孩子心理承受力脆弱,抗挫性不强,受不住困难和挫折的挑战。因此,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必须及时做好耐心的疏导工作,以防止幼儿消极心理状态的发生。
(一)了解幼儿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加以疏导。
对于幼儿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我们应给以重视。不要以为幼儿天真可爱,无忧无虑,整天没心事,如果遇到不高兴的事一会儿就会过去,不良情绪很快就会消除。其实,幼儿时期同样会出现心理病态,他们也会体验到痛苦、害怕、孤独、厌烦等消极情绪,并表现出相应的害羞、胆小、娇气、自私、孤僻和任性等不良倾向。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应细心观察了解幼儿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疏导,使之尽快恢复愉快的情绪。
(二)引导幼儿乐观地看待生活中的事情,培养其积极的心态。
由于幼儿年龄小,判断是非的能力差,他们还处在以成人的评价标准作为自己评价标准的阶段,对待事物的看法易偏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引导幼儿积极乐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做自己做得好的事情,并用积极的方式评价他人、看待他人所做的事情。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幼儿发现不愉快事情中所隐含的积极因素,鼓励其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如:引导幼儿在失败中寻找原因,想办法在下次活动中争取成功;用积极改变的方式面对困难;还可用乐观幽默的态度对待一些事情。如:扮不成“娃娃家”的爸爸就说当爷爷也好,爷爷是爸爸的爸爸等等。当孩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面对不愉快的事情,并能乐观地看待它时,孩子们的生活中就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三、给予幼儿自我调节情绪的机会,为其发泄不良情绪提供独处的空间条件
每个幼儿在生活中都会有消极情绪,假如幼儿在碰到不愉快的事后,不良情绪没有得到缓解时,又增添了新的不愉快,那么消极情绪就会越积越多,最后从量变到质变,导致孤僻、不善言辞、压抑症、多动症等不良表现,这对孩子的童年乃至一生将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应给予孩子适当发泄情绪的会,并引导他们选择对自己和他人无伤害的方式去缓解和宣泄消极情绪。
幼儿跟成人一样,在遭遇挫折与失败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找个“私密空间”躲起来。他们或是自言自语,或是坐着生闷气谁也不理,或是对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诉说自己不愉悦的情绪情感,使不愉快的情绪得到消除或减弱。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现有条件,设立幼儿的“私。”
还有,幼儿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形成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期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开始时期。情绪经常处在良好状态的幼儿,对成人的各种指示一般都乐于接受,这样就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形成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独立活动等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网址:【心理保健】如何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89136
相关内容
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
学前儿童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docx
如何培养积极情绪
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家庭教育促进幼儿的积极情绪
如何培养积极情绪?心理健康课堂给你答案!
浅谈幼儿积极情绪培养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填
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