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不安(生活智慧书系)
智慧安全系统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增强了社区治安管理。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智慧城市#
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总觉得在被他人责备?为什么担心他人对自己不满?为什么害怕被人发现真实的自己?为什么明明渴望被呵护、被拥抱,却倔强地装作毫不在乎?
哈佛导师加藤谛三说,那是因为你内心还有幼稚性渴望表达呀!成熟与年龄无关,外表稳重、得体的成年人也许内心一直深藏着撒娇欲,因此拼命努力,期待被肯定,一不小心就陷入共生的依赖关系,还总为无关紧要的事生闷气。
这本书是为那些在成长中没有获得恰好的爱,就不知不觉长大了的成年人写的。作者加藤谛三特别针对伪成熟的成年人,把数十年来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和社会观察所得,浓缩进这本书里,带领读者发现成熟表象下那个不安的自己,拔掉心底的刺,活出自在、真实的模样。
告别不安(生活智慧书系)的创作者 · · · · · ·
![[日] 加藤谛三](https://img.yuejiaxmz.com/upload/2024/1127/20241127164837_0_og1470us.jpg)
作者简介 · · · · · ·
[日]加藤谛三(かとう たいぞう)
1938年生于日本东京,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
擅长用心理学的论据,通俗易懂地解读现代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担任日本家喻户晓的电台栏目《人生问题咨询》的主持人长达半个世纪,2016年被授予“瑞宝中绶章”大赏。
著有《情感暴力》《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与内心的冲突和解》《性格中的蜜与毒》等众多经典畅销作品。
目录 · · · · · ·
编者序 揭开伪成熟的假面
第一章 做个大人怎么这么难
你怎么就成了过分认真的大人
为什么你总觉得在被他人责备
为什么你觉得他人对自己不满
过分在意规则让生活越发艰难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就越是容易误解别人。他们越是在内心筑起防御的高墙,就越会失去理解他人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说,防御性的人非常想要得到他人的爱,可实际上,他们却没办法赢得人心。 他们永远都在考虑怎么保护自己,否则就会感到不安,不知不觉间就变得防备起来。如果能够理解他人的话,反而能清楚地发现他人对于自己并没什么威胁。让他人成为威胁的并非其他,而是自己防御性的心理姿态。 如果能够关心他人的话,就会发现他人既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伤害自己,甚至根本没有能够伤害自己的力量。他人只不过是他人而已。只要能敞开心扉,不难发现这一切。 (查看原文) 椰子カオナシ 1 回复 6赞
米娅 2赞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生活智慧书系(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人际舒适心理学》《心的处方笺(生活智慧书系)》《写给失眠者的心理学(生活智慧书系)》《惯性自卑(生活智慧书系)》 。
喜欢读"告别不安(生活智慧书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告别不安(生活智慧书系)"的人也喜欢 · · · · · ·
0 有用 月白 2023-01-11 08:44:10 安徽
看完感觉似懂非懂,可能是我新冠之后智商下降了。但是能看出来作者大多数时候是以自己为案例分析的。当然人都是有这种局限的。不过捡出一点适合自己的东西就行了,比如他人伤害不了你,做决定的是你自己。还有要爱自己,自己认可自己存在的合理性。还有要感受和接受自己内心的感情。
7 有用 阳光 2020-10-12 15:57:45
好的书,就是适合自己,说出自己内心的伤,这是我看的第二本加藤谛三的书,虽然看完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改进自身问题,但是看的过程就被疗愈很多。书中说:他人就是他人,他人没有伤害你的力量,逐渐理解这一点,就是所谓自立的真正含义。一个人若是认为他人有力量伤害自己,就意味着他在心理上还依赖他人。如果能够自立,在心理上不再依赖他人,那么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也能像自己独处一样轻松,这是因为他人对自己来说不再具有威胁... 好的书,就是适合自己,说出自己内心的伤,这是我看的第二本加藤谛三的书,虽然看完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改进自身问题,但是看的过程就被疗愈很多。书中说:他人就是他人,他人没有伤害你的力量,逐渐理解这一点,就是所谓自立的真正含义。一个人若是认为他人有力量伤害自己,就意味着他在心理上还依赖他人。如果能够自立,在心理上不再依赖他人,那么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也能像自己独处一样轻松,这是因为他人对自己来说不再具有威胁,自然而然就会变成那样。 (展开)
> 更多短评 30 条
我要写书评告别不安(生活智慧书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难与人相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为什么与人相处的时候,总会觉得不安,总会有隐隐地担忧?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在担忧的时候,你担忧的是什么? 是担心自己不够好而被别人看低,还是担心自己会在无意中说错话、做错事而让人讨厌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不怎么样的人"? 那些因为人际关系而担惊压... (展开)

爱上幼稚的自己
作为心理自助类书,我还是相当推荐这本的。 尤其对有习惯施恩并以恩人自居的父母、要努力让自己完美以取悦别人(自己也许意识不到)的人。 本书原名直译为《发现自己的心理学》。 也就是说,书里会帮人认真地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到底是谁,或者说,首先发现自己是个戴着面具的... (展开)

成为自己是一生的修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你选择成为别人,你将失去你自己”,电影《纳尼亚传奇》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为什么我选择成为别人而不是自己,为什么我们活成了别人期待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希望的样子?日复一日的迷茫让心灵时常处于焦灼不安、无所适从的境地。曾主持日本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电话人生... (展开)

感受自己,理解自己,保护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这本书纯属意外,因为亚马逊的活动送的,我就挑中了这本,事实上它带给我很多的意外。 很多时候不堪重负,内心焦灼不安,还有那连爱都无法填满的孤独感让人觉得生活很累。 为什么会如此不安呢? 在这个物质和功利导向的社会,会逼迫人以为积极向上,升职加薪,努力创造自... (展开)

认清自己,接受自己
这本书没有讲解决方法,讲了为什么不安 归根到底,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别人,希望自己完美。掩饰真正的需求,也许是需求,也许仅仅是撒娇的欲望。 1. 接受别人不喜欢你,不喜欢你也没关系。我喜欢自己和你喜欢我一样重要 2.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坦然处之即可。 (展开)

给不安的自己
很多年前就知道自己心里有问题,一次次地写满糟糕的心情再一次次删除清空,假装回忆可以在抹灭之后从头来过。可人生能够重来吗,大概是无论逃到哪都躲不掉心底的那块阴云。 深夜读地这本书,抱着试试看地态度,直到在凌晨三点再也抑不住地流泪。 憋了有多久了呢?仿佛长大的岁... (展开)

仔细一想有所偏颇
看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把这本书搁置了,再次拿起这本书仔细阅读确实有所收获。一开始只是知道自己的撒娇于没有被满足,但是仅此而已。再次好好读,发现好多问题,但是其实质不过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跟小的时候受到的教育和对待有关。 读完以后突然有所感慨,就算是心理学家认为心里很... (展开)

剖析心灵的书籍
偶尔经过书店翻了两页,就决定把它买回家了 在这本书里,会看到自己和周围人的影子。 一直以来,为自己是个认真负责的人而自豪,却原来是自己缺少爱和关心。 最近又因为自己做了很多努力而未被理解,伤心了一阵。自己处处防御的处事方式,是伤害自己的一大原因。过度地关注... (展开)

《告别不安》:丢掉“完美”人设,接受真实自己是自我救赎的开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告别不安》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看的心理枕边书,作者加藤谛三先生用极朴素的语言把复杂的心理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 包括各种神经症外显行为的内在复杂的心理成因;童年未被满足“撒娇欲”的人是如何在人际交往、亲密关系、性关系等等中拧巴自己的;又该如何自救,走出人生泥淖。... (展开)

我们为何如此不安 摘录
在人的内心深处,有着自己不敢正视的渴望 所谓自信,绝对不会是因为他人的评价而产生。 生存之所以会变得如此艰难,是因为他们已经把真实存在的自我基本排除于意思之外了,他们只将余下的那很小一部分的真实存在的自我,当成了全部的自我。 此外还有一种更根本性的误解,那就是... (展开)
> 更多书评 22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席乐 (大象席乐而坐)
如果只是把自己和他人心理上的纠缠用“关心”这样的字眼来合理化,你就永远都无法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关心他人的人。 关心他人,首先需要去理解对方。然而,当你自己在心理上并不独立,而是与他人纠缠不清的时候,是绝对无法理解对方的。你所谓的关心,也只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支配对方而已。
2021-08-19 10:05:03 1人喜欢
席乐 (大象席乐而坐)
总是很紧张的人是欲求不满的人。这种人首先要自我反省一下,看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隐藏着什么。说不定你会发现依赖的欲望、撒娇的欹望。 撒娇欲得到满足,也就是指被对方接纳。在某人的面前觉得自己有撒娇欲很羞耻、没办法向他撒娇,这实际上也就是被对方拒绝了。 在父母那里满足了撒娇欲的人,是被父母接纳了的人。自我被接纳,オ可以形成确定的自我同一性。撒娇欲没有得到满足,甚至被强制性地放奔了这一欲求的人,是没有被父...
2021-08-16 21:49:38 1人喜欢
冷得嘚
2023-07-29 20:04:50
席乐 (大象席乐而坐)
要分辨某人是不是处于共生关系,还有一种方法是看他们怎么来挑选礼物。生日也好,什么纪念日也罢,为了找礼物而花费精力的人就是和共生关系无关的。 共生关系中的人虽然总是很黏人,但要为了对方准备礼物的话,却一点也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他们讨厌为这种事搞得自己疲倦,或者说干脆就忘掉了。 对共生关系中的人来说,自己就应该是对方的世界,否则就会不舒服。对方不能因为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事而高兴。他们也根本不能理解...
2021-08-20 11:19:01
网址:告别不安(生活智慧书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90640
相关内容
“无处不智慧”——智慧社区点亮城市生活新App,告别日常烦恼,开启智慧生活
智慧昆山:智慧城市让生活更智慧、更安全
智慧小区畅享智慧平安生活
告别湿热!广州闺蜜团为海尔智慧生活打了个样
智慧家庭信息安全白皮书.pdf
智慧家庭信息安全白皮书.docx
告别“人工智障” 荣耀智慧助手YOYO更聪明了
智慧安防重塑安全体系,智能配置护航美好生活
智慧监测系统:让生活更安全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