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大块时间= 聪明工作法则
使用5W2H法则明确问题细节 #生活技巧# #工作学习技巧# #解决问题技巧#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少拍着胸脯告诉你,我愿意勤奋努力吃苦耐劳的年轻人。
但这样的年轻人干出来的东西,有很大概率是一堆渣。
而这个世界上那些作品优秀,平步青云的人,很可能既不忙也不加班。
即使在加班如油的BAT,也有高管明确表示,事实上一周之内,集中起来一两天就把重要的事情全部干完了,剩下时间都是打酱油去了。
真正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并不喜欢看到团队成员加班。加班也许在很多领导心里是一种负责人和忠心,但长期加班只能是个人能力不足的体现。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希望解答我曾经提出的GTD之后的核心问题。
那个超越密密匝匝的日程表,找到撬动工作有效性关键的核心问题,应该是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验,我可能已经有答案了。
核心问题1:有效性
从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看来的。
有效性,指事情的成果。假设我们的目标是完成100万销售额,无论你是投入100个小时,还是1个小时,只要完成了,就是有效。反之,即使你特别苦逼的干了1000小时,也是无效的。
好了,大多数人并无法清楚自己的工作中,到底什么事情会是有效的。
我没说错吧?
延展思考2: 为什么工作后学习某个东西失败率极高?
我曾经学过一年左右的西班牙语,目前看来,除了浪费时间和金钱以外,我基本上只记得一句Hola。
我还买过法语书,买过日语书。都是浪费。
我决定放弃学习其他语言。
在自己的思维逻辑里,虽然讲法语很美,讲西班牙语很美。但是我无法衡量自己学到哪个程度是有效的。就像,我不会去考语言的等级认证,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也根本用不上,我便没有能够支撑自己长期学习的核心动力所在。
简而言之,西语或法语,对于我的所有人生重要目标来说,毫无有效性。
即使要在全球市场上做生意,英文+其他语种翻译,也完全够用了。
有时候,当自己想要学某些东西的时候,先认真问问自己,这个东西对自己的有效性何在?
不然,只能徒增挫败感。
因此,解决方案1:用问题驱动所有决策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用问题驱动所有决策!
用问题驱动所有决策!
用问题驱动所有决策!
大多数人的所有思维方式“眼前有什么做什么”,因此只能机械重复工作,并漫无目的的浪费时间。如果创业者不能用问题驱动自己的决策,基本上也就只能“手头上有什么资源,就做什么事情”,失败概率容易比较高。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
在今天的工作中,你专注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解决到了哪个程度? 遇到了哪些问题? 还需要哪些帮助?
明天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如果总结本周三天的工作,你有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套用学英语的概念。你是要“每天背100个单词”,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背诵。还是“要托福考到100分,所以要迅速强化弥补自己的听力。” 以这样的问题,来驱动自己的时间精力分配?
问题驱动也是有技巧的,可以遵循的是,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方式:
例如:
(1)我们的现状是:距离目标销售额还有1000万元,问题就是:怎么样完成接下来1000万的销售?
(2)这是整个公司的大目标,那么再分解到个人身上,比如说我身上扛了500万,我的问题就是:怎么样促进这500万能够尽快完成?
(3)接下来就会具体到每一个客户,针对每一个客户可能有不同问题,比如产品、付款方式,等等具体问题,又再度展开,进行分析,并且解决。
将自己的“工作”,结构化为,马上就可以执行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迅速得到反馈和调整。
大而无当的目标,不如马上就能做的“有效问题”。与其问,我怎么样才能创业成功? 不如问: 我怎么让手头上这款产品能够拥有1000万用户?
问题会驱动我们正面思考,积极应对。
解决方案2:跳脱朝九晚五思路,集中大块时间“想”事情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欢10点睡觉5点起床。当然,这意味着没有什么夜生活,回到家就困的老年人模式。
我一直觉得朝九晚五,是非常浪费时间的方式。它将原本非常有价值的早上时段切分开来。而一般吃完饭午休后,下午精神又不好,所以大家才要晚上等人走了之后加班,那时候才能安静下来完成一点事情。
尤其是比较大的办公室,上班时间通常比较喧闹嘈杂,很难让人持续聚精会神,office是最不适宜工作的地方。
因此,要想办法为自己创造可以沉浸的大块时间,和优秀环境。
以前我时5am起床,6am健身一小时,搞定之后基本上7:45左右到office,会有两小时左右没有人的时间,可以进行最重要的问题思考,迅速解决很多事情。到12点得时候,基本上就有4个小时的整块时间,运用得好的话,那一周的全部重要问题就已经基本上想清楚了。
注意:是“想”清楚了,而不是“做完了”。我们所谓自己忙的时间,其实是将事情不断交给他人,等待反馈的过程,中间的沟通时间,和等待时间,一般都比较烦,尤其是自己没想清楚的时候,越纠结越拖延,越浪费时间。
一个人只能在安静专注的环境下,能够把一些重要问题想清楚。其他所谓嘈杂繁忙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做沟通和执行。然而,正是那个“想”的过程,定义了我们90%以上的有效性。
没有时间思考,是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务必要避免的事情。
总结起来:我认为聪明的工作法则是:
(1)用问题驱动所有决策
(2)集中安静大块的时间让自己处理信息,想明白问题
(3)没了
————————————————————————————————————
呃,最后要插一个不错的广告:
想跟我一起,更聪明有效地工作?
BVM计划第一期,招生进行中 ~ 我在寻找对自己有要求,渴望成长的你。
具体介绍请戳:
http://www.douban.com/note/520755356/
之前好多人收藏了我的书单,并且问我:自己读书就好了,不用参加课程吧。
真正的问题,不是你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而是:
没有足够强大的外力压迫自己,必须读完读透,必须有所产出。
而BVM计划,不过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给所有人一点紧迫感,也是给我自己:)
希望每个同学能够少加班,多工作。拥有更多好作品,和更多地成就感哦!
网址:问题驱动+大块时间= 聪明工作法则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91590
相关内容
聪明家庭的八大法则,你践行了几条?聪明工作的10个小窍门
21条重要时间管理法则,高效工作,从容生活
高效驱动LED离线式照明
决策支持系统的未来:从传统规则引擎到人工智能驱动
“出门问问”做更聪明的虚拟个人助理
高效工作5步法:5W2H、SMART、问题分析7步法、时间管理、结果导向
浅谈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工程伦理问题
头大=聪明?金奥聪揭晓宝宝头围与聪明程度的神秘关系!
销售两大成交秘诀 = 人情做透 + 利益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