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9)

发布时间:2024-11-27 22:04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生活技巧# #自我提升书籍#

章节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9) 2014-10-21 23:36:54

习惯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上) 习惯一(积极主动)是告诉你“你是创造者,你掌控自己的人生”。习惯二(以始为终)是关于第一次的创造或者智力上的创造的习惯。习惯三则是关于第二次的创造或者体力上的创造的习惯,是对前两个习惯的实施和执行。 “独立意志是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所谓独立意志就是指做出决定和主动选择,并根据这些决定和选择采取具体行动的能力。” 这可以看出独立意志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主做决定,一个是执行力。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成功者习惯做失败者不爱做的事情,虽然自己也不一定喜欢,但是为了既定目标,他们能都战胜和克服自己不情愿干的情绪。” 不要以为那些各种定义下的成功者是一开始就坚定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他们也很可能在开始的时候没有那么清楚,但他们一定是最后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尽责,不让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情绪掌控能力对于现在的自己而言还是很欠缺的,自己也有意识,但对自己就是狠不下心。。。掌控情绪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自己也在这条路上行进着。在忍不住脾气的时候,一定要冷静,或者索性离开那个环境,这是我现在对自己的要求。 接着讲到了时间管理,现在我的感受是时间管理的关键在于维持产出和产能的平衡,自己之前一直使用的是第三代时间管理方法,但这种方法现在我知道了它有其自身的弊端——难以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时间安排的太细致后生活的惊喜就难以发生了,违反了以人为本的初衷;一旦没有完成,由于前后比较紧凑感觉很受挫。 图:时间管理矩阵 紧迫不紧迫 重要 不重要 I 危机 迫切问题 在限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事情 II 预防性措施 建立联系 明确新的发展机会 制定计划和休闲 III 接待某些访客和电话 某些信件和报告 某些会议 迫切需要解决的事物 公共活动 IV 琐碎忙绿的事情 某些信件和电话 消磨时间的活动 令人愉快的活动 紧迫的事情通常都很明显,对人们产生的压力也很显著。但真正对人们重要的事情却多是一些不那么紧迫的事情,比如:健身,学习。这些事情多与既定的任务,价值观以及重要目标密切相关,但由于不那么紧迫,所以没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视。但成功人士大都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II象限内,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有点人总是在说自己很忙很忙,但实际上这种人的时间大部分消耗在了I象限内,由于没有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所以他们需要不断的处理应对各种危机。但对于真正做好II象限工作的人而言,I象限其实会很少出现,或者出现时他们也完全能hold住。自己也有感受,如果生活一段时间内都感觉很忙很忙,那一定是在某种程度上自己安排的不合理了,或者效率不高,或者拖延症爆发,或者真的是自己给自己找了太多的事情,没有时间反思,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放松,在这种状态下自己其实也很无效。 “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陷入III和IV象限的活动中,因为它们是不重要的,同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在II象限来减少I象限活动的数量” 这个的潜台词就是首先你需要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否则会很容易被那些紧迫的事情牵着鼻子走。II象限里主要是预防性措施,时间管理上有个帕累托原则——20%的行动能够取得80%的成果。其次你需要具有对不重要事情说NO的勇气和智慧。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你必须对某些事情说“不”,否则最后你或许不得不对那些更加重要的事情说“不”。很多时候我会觉得不好意思说不,当然不是说我觉得不要乐于助人,只是作者想说的是在不违背自己原则的基础上吧。想想自己现在的状态,同时做三件事,找工作+实习+实验,其实真的有点小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对之前阶段性的要事没有认识清楚,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这个阶段你就不得不多承担了。经过这个事情,我也对这个要事第一的理解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现在毕业最重要,所以试验按道理就是第一要事了,但自从要换题后我却始终不想开动。这就是任由情绪对自己的掌控,所以拖延症突然爆发。但看到这章我觉得要像那些成功人士学习,克服自己的情绪做应该做的事情,明天就开动,其实自己也知道只要开始剩下的都是很顺其自然的事情。加油!! 剩余的就是关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种时间管理方法了——第二象限管理方法,主要分四步: 1. 确认角色(和个人使命宣言相关) 2.选择目标(每个角色在下周希望达成的目标) 3.具体的一周时间安排 4.每日调整(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等) 在确保自己仍走在长期发展的道路上,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各个角色之间的比例。真正的高效能要求平衡,一个领域的成功是不能弥补其他领域的失败的。还有一点是“以人为本”,之前我如果没有按照安排完成自己的计划,自己会有内疚感,但这种方法则认为工具应该是以人,而不是以日程表为中心的。“时间管理可以用效率高低来衡量,但同人打交道只能用是否行得通来衡量。”所以选用的工具需要能够体现这种价值观并鼓励这种做法,但之前的时间管理却很少关注到自己的情绪,而是单纯的将自己作为一个机器来运转。我承认当完成任务的时候自己很开心,可那种开心不长久,而更像是一种游戏打通关后的感受。没有一种与长久的成长相联系的愉悦感,也没有生活中惊喜所带来的那种令人回味的小开心~~ 虽然我也不知道现在这种方法是否就很适合自己,但我愿意去尝试一下,期待会有不同的感受吧。最近总是有人跟我提到个人体验这个词,我很喜欢这个词。确实啊,无论什么东西,只有经历过才能知道好不好,只有参与过才有印象,想想ppt,想想演讲,想想推广一个app或者家电,如果没有参与感,如果你用后体验不好,你还会觉得这个演讲者水平高吗?你还会觉得有收获吗?你还会想继续去尝试吗? 这周自己已经耗费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终于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份周计划,等自己体验一段时间后再写反馈吧~~哈哈~

21人阅读

网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9)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92833

相关内容

什么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什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人士七个习惯
图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种习惯
习惯决定未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经典必读)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ppt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