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家庭生活为啥要用到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用心理学视角解读经济决策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心理学书籍#
栏目主持人 蔡文龙
家庭是以感情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只要有爱,你会愿意为家庭做任何事情。生活就像潺潺溪水,缓缓流淌,再灼热的爱也会逐渐平息,生活总会归于平淡。为了让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就得适当地把经济学引入家庭生活中,说不定你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今的社会被称为经济社会毫不为过,国家政策方针讲究经济,企业需要效益,个人需要收入,经营家庭更得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只有如此,才能维持正常的秩序,人们方可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步前行。然而,在很多家庭里,许多人经济学意识很淡薄。比如通俗的说法是,一家人谁跟谁呀?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如果分得很清楚,反倒感觉太别扭,太见外了!但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城市里的一些夫妇开始实施AA制,婚前财产公证也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不少人通过把属于自己的财产归在自己名下来捍卫自己的权力。但是毕竟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三从四德”等陈腐落后思想并没有从一些人的头脑中彻底清除,所以,才会在家庭中出现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极大损害了弱势一方的切身利益。
在当今家庭里,夫妻双方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和利益。但是家庭相对社会来说比较隐晦,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中没有绝对的平等,因为夫妻双方存在着收入、学识、修养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家庭地位也会相应有所不同。同样是辛苦工作了一天,很多家庭会出现女人回家烧饭,男人坐等吃饭的现象,这就是家庭内部不平等的家庭付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家务劳动和其他社会工作一样应该具有同等价值。
一个朋友是标准的贤妻良母,除了工作,把家务活都包揽下来。刚结婚时,她老公看到她进进出出忙得不可开交,总会对她报以感激的目光,逢人就夸,她内心很满足,干活更有劲头了。几年过去了,男人的赞叹越来越少,以至于每天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以为是理所当然,没有了任何感激,而女方还感觉特别委屈,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另一个朋友却相反。她平日里在家很少做家务,一天她老公过生日,她却特地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她老公回家后看到此情此景,感动得快要哭了,对她的贤惠大加赞赏。于是,老婆得意,老公幸福。
付出那么多的,幸福感却很低,付出那么少的,却收获满满,看似不合情理,但却真实存在着,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第一个人的致命缺点就是没有意识到家庭经济学,只知一味付出,而从来不求回报,其投入产出比为零,甚至是负值。这种付出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变得毫无价值可言了,结果就是她老公对她的奉献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这种现象在家庭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足为奇。第二个人就能很好地把握分寸,懂得适可而止,知道什么事该做,做到什么程度,所以她能以较小的付出得到较大的回报,用经济学的头脑和方式保护了自己的利益,也维护了家庭的正常秩序。
网址:【生活中的经济学】家庭生活为啥要用到经济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94829
相关内容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评级
日常生活和经济中的哲学思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家庭经济来源填什么,家庭经济的重要性
家庭经济,和家庭经济的更多相关内容
生活中的经济学① —— 关于交通出行
财政部: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
[小学教育]小学生经济学常识.ppt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