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文摘
农场采摘季节,让孩子亲手摘水果,体验农耕文化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亲子娱乐场所#
(2021-02-05 09:57)
清末人物彩照:比清宫剧靠谱多了,这才是最真实的清末
这是一组后期上了色的珍贵的清末老照片,正是因为有了色彩,我们才看到最真实的清末。一起来看看这组让我们眼前充满亮色的老照片吧。图为清末的乡村,一个巨人症患者,表情痛苦,旁边正常身高的人凸显了他身躯的庞大。
清末时期的一名官员。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九品十八级”,每一品有正、从之别。这位骑马的官员应该是一个品级很低的小武官。
(2021-02-02 09:07)
晚清老照片:青楼女子陪客人打麻将,街头苦力穿破烂棉衣
小编选取10张老照片,再现晚清社会生活的片段,包括日军占领清军炮台、风月场内的麻将局、“瘾君子”吞云吐雾抽鸦片等场景。100多年过去了,我们再也不会重复这样的生活,但那段历史还是应该记住的。
捕快与囚徒。
三名囚徒戴着沉重的枷板,被同一条铁链捆缚,显然涉及同一案件。他们正处于捕快的监视之下。
(2021-01-15 09:22)
晚清的贫困能到什么程度?村庄破败,百姓穿破衣烂衫
晚清时期,陕甘地区因深居西北内陆,交通不便,很少有摄影师踏足这块土地拍摄照片。不过,1910年(宣统二年)3月,《泰晤士报》记者乔治·沃尼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克服种种困难,深入甘州、凉州、肃州一带,拍摄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甘州当地的大车。
甘州、凉州、肃州都在今天的甘肃省境内。莫理循的这些照片,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上干旱、贫瘠的甘肃以及此地生活困苦的居民。
清朝末年的奉天(沈阳)街景
沈阳,古称奉天、盛京,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辽宁中部。
奉天是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皇太极建盛京城,并在此建立中国清朝。
从此,奉天从军事卫所一跃变为清代两京之一的盛京皇城,开始成为东北的中心城市。
崇寿寺白塔
1930年代的美容院实拍
泡沫牛奶浴与塑性面具
测试面部缺陷的仪器
美发器将为你制造出迷人的卷发
(2020-12-31 09:13)
175年来中国人容颜的转变,记录在各国摄影师照片里
自从摄影发明以来,它便担负起了记录历史,记录人像的责任。近一百七十多年来,每个年代都外国摄影师进入中国。旁观者清,这里把这些照片整理出来,就是想看看我们中国人,这一百多年来容颜的变化。
我们选照片的宗旨是避开战争,不要政治,只看平民生活,年代太早没有平民照片的只好放了官员。
1840—1849
这张照片距今已175年,是1846年拍摄的,虽然模模糊糊,但是人像还算清晰:脸形瘦长、吊眼弯眉、额头闪亮、山羊胡子,这个人叫耆英,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位高权重的人物。
1850—1859
这十年
清朝末年民生珍贵老照片
右边是末代皇后婉容的母亲
醇亲王奕譞,光绪的父亲,溥仪的祖父。
纤夫
(2020-12-07 10:30)
还原民国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他们都真实存在过
【闲聊的大妈】街道上人来人往,两位大妈在街边拉家常。
【裹脚的女孩】一位母亲正在为女儿裹脚。女孩的眼神充满着痛苦和无奈。裹脚是摧残女性的恶俗之一,是中国女性的最大毒害。
民国时期的承德
1703年,清康熙修建避暑山庄,承德成为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随后,蒙古王公、朝廷大臣等都争相在承德建设府邸宅院,承德工商业随之高速发展。
1733年,雍正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设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
网址:生活文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97161
相关内容
美学对生活的影响论文摘要生活美学论文2000字内容摘要
打理生活 原文摘录
养生益寿文摘之二
《文摘报》电子版来了!
生活艺术 原文摘录
家庭生活谚语摘抄
生活之道 原文摘录
节约资源议论文素材摘抄
文案日常生活状态情感摘抄(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