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生活的艺术》5

发布时间:2024-11-28 06:47

瑜伽与冥想,实践心灵愉悦的生活艺术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健康生活艺术# #心灵愉悦艺术#

        以下这部分,是我这本书迄今为止最难翻译的一个章节。原文的文字都非常简单。正是因为非常简单,原文读起来很流畅,加之我们自己业已固化的价值观和经验模式,使得这么简单的文字很容易就翻译错了。这个错误不是简单的语言性错误,而是观念的彻底错误。因为,Rama上师的观点是我们全然无法预料的。甚至,如果是一个极其自我的读者,当你明白了他的意思时,你会觉得他有些不可思议。

       这个短短的章节,已经花掉我三个下午,始料未及。而这个经历更让我深刻地确认:将这本书翻译一遍是多么地重要和多么的值得,否则我会漏掉多少重要的信息。这一章节最后呈现出的意思,是我读第一遍和我第一遍翻译这个章节时完全没有领会出的意思,特别是第十一和第十二段,这两个短短的段落花掉我数个小时。当我最终明白了上师的意思时,我慨然长叹!!! 

       不知您会从这些简单的文字中读出那些意思呢?

                       ******************************************************************************

                                                第二章    《积极的生活态度及转变习惯模式》

      在东方,当两个人相遇时,我们会用双手合十的姿势相互打招呼以表敬意。这个动作是提醒我们,每一个灵魂都会与宇宙的灵魂不期而遇,我们要认定一个现实:你即宇宙。合起的双手代表着两个灵魂相遇的地方,它提醒我们,人的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必须达到平衡才能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我从伟大的先哲们的教诲中学到了这一点。但是我发现,遍布世界各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有一个内在的世界,因为人们不了解自己。然而,人们总是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别人。他们在尚未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去分析别人,因而变得非常有分别心。他们总是将自己不喜欢的行为投射到别人的身上,然后说:“这个人就是这副样子。”如果你一直有这样的投射习惯,它会限制你的成长,因为,只要你一直将问题投射在别人的身上,你便无法看清自己。

      实际上,你应该一直面带微笑。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清楚地了解生命的意义。你应该对生命更深层次的哲学意义有所了悟。其实,那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哲学道理,一旦你明白了,并越来越了解,你的生命将在一个不同的高层面上运行。到那时,你便开始体会到享受人生的滋味。而且,这不是那种片刻欢愉的享受。如果你掌握了正确的人生哲学,无论你是否富有,都会由内至外地全然享受人生。

      人生就像一个剧本,而它的编剧就是你自己。人生不是一本由别人写成的书,人生之书的作者是你自己。你是怎样的人,就会写成怎样的书。这就是人生。你写就的人生故事缺少开头和结尾。你并不确切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全然不知自己将去往何处。但是,你知道剧本的中间剧情。如果你不认真研究故事的中间部分,也就是你当下的生活,你将永远无法探寻并找到失落的那些情节。

      读书会让你找到些许人生的慰藉,但是,那些只会读书的人完全无法令我信服。我的道理是这样的:“如果你花费了所有的时间读书,那你是否还有时间去践行或思考?”他们从来都答不上来我的这一问题。你们应该学会如何读懂世界上最伟大的一本书,那就是你自己的人生剧本。你才是自己的宿命的缔造者。世界上没有任何别的人可以给你制造麻烦,让你伤悲或心痛,即使是上帝也做不到。上帝是平等与仁爱的中心,上帝怎么会偏心呢?上帝为何要厚此薄彼?这明明就毫无道理。人类将自己经历的一切都归于上帝的操纵,但是上帝无意让任何人难过。幸与不幸皆由你自己缔造。能生而为人是一份礼物,而生之快乐则需要你自己创造。

      所以,你需要明白自己是怎么一回事。你需要去了解导致你做出某个行为的原因是如何形成的。人和动物之间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人和动物的行为不同。在动物王国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是,它们的行为受控于天性。但人类的行为不是完全由天性控制。人有大脑,人有意识,人的意识还有多种功能,比如:菩提或智性。你的智慧告诉你,如果下雨了,你可以穿雨衣,或者打雨伞,或者去避雨。

      人类在所有的物种中最为精妙。到现在,尚未发现比人类更高级的动物(即使是被称为“最聪明”的物种的天神或天使也都矢志为人)。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是因为这正是你想要的样子。所以说,你能够成为你想象中的那样的人。不要以“哦,我全然接受上帝打造的我”为借口,迟迟不开始完善自己启蒙自己。那只是个借口,找借口是有罪的。我并不是真地相信世上存在“罪过”。所谓的“罪过”不过是一种惰性。因为你不断地在伤害自己,那是一种罪过,或者说,你一直没有改善自己。也就是说,你一直没有去探寻你的生命中更辽阔的疆域,或者说去了解自己的内在状态。之所以称其为罪过,是因为,你没有进化或者说没有抵达你生命的下一个阶段。在你的一生中,你已经对事物,对你的意识和能量做过一些实验,你对内在真我的实验还做得远远不够,你不过是一直在重复说“上帝”一词而已。因此说,你也会像那些已谢世的先人一样,终有一天,你也会离开自己的身体。除非你自己开始用功修行,否则,结局是一样的。

      如果你不去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那么,你从外部世界获得的那些东西又有何价值呢?你所需要的幸福不是一刻尽欢后的数日神伤。可以持久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应该能够提振你,而且可以与朋友们分享。你们习惯于将自己的悲伤和痛苦与他人分享,而不是分享真正的快乐,因为,你们并不确切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是一个坏习惯。没有人教过你如何内观,如何去检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如何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我现在告诉你一个事实:通往灵性启蒙的道路并不是苦修,也并非深奥或困难重重。实际上很容易。要想在灵性成长的道路上取得进步,最容易的一个方法是全面地接受并了解自己。你不需要一个外界的精神寄托,一个上师或者老师来帮助你了解自己。只要你踏上了灵性成长之路,你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下定了决心,那么,了解自己就变得很容易。

       开始谈论你对上帝的了解并不代表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关注对自己的了解才是真正的开始。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仅仅是通过我们的身体来了解自己。你是一个物质的存在,但是,只了解到这个层面还远远不够。你同时也是一个一呼一吸间的存在,一个官能的存在,以及思维的存在。你的身上有各种各样的存在,那是因为,你是内在意识的中心,不同等级和不同程度的意识从这个中心流淌出来。你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探索自己是谁,以便更好地应对生活,了解自己的习惯模式,从而学习如何幸福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学会这些,你需要从三个层面来了解自己:你的行为,你的语言和你的意识。在这三个层面上自我戒律的形成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完善这三个方面的自己。

      印度经典古代文献之一的《博伽梵歌》包涵了《吠陀经》和《奥义书》中的精华思想。在这本书中这样描述人类行为的重要性:“噢,人啊!你们只要能够成熟地行事,便可以成为完美的人。”这是宇宙定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的行为,带来与之相应的果报。宇宙定律中没有“谅解”一说,它是一个直截了当的因果关系。如果你播种的是苹果种子,它不会结出梨子。无论你千万遍地祈祷让它结出梨子,但是不可能。你的祷告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你的行为决定了日后的经历。

      你会说:“我们韶华已逝,而且永远不会再来,朽木已不可雕也。”而我的回答是:只要你开始意识到一个事实,即,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起全部的责任,你便绝对可以不断精进与成长。首先,你要学会更巧妙地把控自己的行为。无论你做哪一件事,都应该是出于对自己责任的了然。如果某件事并不是你应尽的义务,你即使做了也徒劳无益。它是因为你认定并接受它是你的责任时,它才变成了你的责任。所以,你必须明白,当你做了某件事,这件事一定会给你回报。并且,你所得到的回报会鼓励你,继续付出,从早到晚,永不停歇,终其一生。这样一个付出并得到回报的过程,不断重复,使你陷入一个循环往复的漩涡中。

      那么,如何才能跳出这个漩涡呢?你们不做事情就活不成。人一定要做事情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是人。你们的习惯是这样形成的:某天,你做了某件事情,第二天,你对做那件事的记忆促使你再次做了这件事,然后再做。。。你重复某件事的次数越多,它在你记忆中刻画下的沟痕就越深,直至最终形成做这件事的习惯。

       可能你会这样想:“我的习惯并不是根深蒂固的。我可以随时戒酒。”你这样说是因为你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喝酒了。而另一方面,有时当你仔细想想自己的习惯,你便会意识到:“我已经饮酒很多年,现在戒酒真的会很困难。”即便如此,你仍可以改变你的行为。如果你真地下定决心,你绝对可以让自己摆脱酒精的束缚。你要告诉自己“我需要帮助”,然后坚定地去寻找可以帮助你的人。如果你真心想得到帮助,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愿意帮助你。你身上的问题不是罪过,它只是一个坏习惯而已。

       如果你认真地检视自己,你会发现:你的习惯即是你的性格,或者说,是你的习惯塑造了你的个性。你的习惯模式将你的日常点滴串连在一起形成你的性格,而你每日重复的那些行为又形成了你的习惯模式。你的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在你的意识的某个层面上想到过的或渴望过的。例如,如果你从未想过去某个地方,你不会最终走到那里。人类每一个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是他们的思想。在你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之前,你的习惯模式会将你的意识引领到某一个沟痕处,然后,那些记忆会涌现,并开始表达。

        习惯模式在你的生活中扮演很强大的角色,对你的灵性成长也有极大的影响。当你明白了如何塑造自己的习惯模式时,便会了解积极乐观的生活之道。因此说,要学会了解自己的习惯模式。你重复做的任何事,都会在你的非意识中刻下一道微妙的沟痕,而之后,你便失去了对它的控制。只有当你有意识地刻出新的沟痕时,你的意识才会流向新的沟痕,此时,新的习惯开始形成。当某一天,你开始觉知到你已经成为自己的行为的主人时,那将是你生命中伟大的一天。只要还做不到这一点,你就只是自己的意识的奴隶。

       你如何才能区分习惯模式的好与坏?坏的习惯模式对你身体的各个层面都有伤害:你的身体,你的精神世界,你的灵魂。好的习惯模式是积极健康的,对你有助益。《奥义书》中提到过preyas和Shreyas(注:梵文)。Preyas的意思是“快乐的事”,shreyas是“有助益的事”。有时,令你快乐的事不一定对你有助益,而对你有助益的事不一定令你快乐。特别是在你改变习惯模式的初期更是如此。因此,你必须真正了解哪些是对你有帮助和有益的事情。如果我对某人说“请别再吃糖了“,或是说”请别再为难你的丈夫“。这个人会回答我说”我是爱他的。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就是脾气不好”,或者她说“我无法停止吃糖”。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个好人,她也很爱他,但是,每当她开始吃糖,糖分激惹了她的身体,她会立刻变得非常难缠,并对自己的丈夫无理取闹。

       这就是一个习惯。你要了解,这样的行为方式对你自己有伤害。因此,不要去寻找外部的原因。如果你自己不决意帮助自己,任何人也帮不到你。但是,如果你下定决心改善自我,上天会助你一臂之力。
如果,你是决意要生一场病,上天会成全你生病。当你反复做某件事情时,那件事就成为你的嗜好。你知道这不是一件好事,但你还是继续做了。没有任何一股力量能够扰乱你的认知能力和你所学到的知识。但如果你决心要健康,那么上天会说“我会为你呼风唤雨,为你加油”。你要以你的诚意赢得天助,同时,你要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待续)

网址:《愉悦生活的艺术》5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97214

下一篇:我的随笔

相关内容

孕期DIY:愉悦你的生活
悦读周末|《生活的艺术》:寻找生活的艺术之路
鲜花点缀幸福生活,艺术愉悦美好心情
【享乐派】:愉悦生活的艺术与挑战,如何平衡快乐与责任?
好生活公式:好生活=愉悦+有趣
整理收纳悦生活——探索“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艺术
乐活U净时光:尽情享受放松愉悦的休闲生活
智能马桶,愉悦生活 智能女生愉悦产品
取悦自己,解锁快乐生活的艺术
晚年幸福密码:健康身心与精神愉悦的生活艺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