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秘:不使用手机,真的幸福感更高吗?

发布时间:2024-11-28 08:20

幸福感研究:探索提高幸福感的生活方式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心理学书籍#

原创 俞子非 国际科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在生活中逐渐变得不可替代。电脑、手机、平板甚至游戏机等各种的智能设备,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么,由电子产品带来的工作、生活,以及娱乐方式的变革,对于我们的健康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

来自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Jean M. Twenge,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研究,其文章刊发在《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心理科学协会)刊物上。

Jean M. Twenge首先对幸福感做了比较宽泛的定义,其中既包括幸福、生活满意度等积极情绪,也包括失落、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指标。

截止2018年,全美近95%的人拥有智能手机,且青少年与年轻人花在智能手机与数字媒体上的时间越来越长。

针对这一现象,研究人员使用大样本的研究方法,对智能设备的使用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研究,其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每日智能设备使用频率与青少年低幸福感百分比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与不经常使用智能设备的人相比,经常使用智能设备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其中,重度使用者(相对于轻度使用者的两倍时长)的幸福感更低。

然而,非智能手机用户的幸福感普遍低于智能手机的轻度用户,这表明合理的使用智能手机对个人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实验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智能手机降低幸福感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减少参与提升幸福感活动(比如睡眠、面对面的社交互动)、增加了来自陌生人之间因互相比较而产生的同辈压力和网络欺凌等。

图2 14-17岁青少年中患焦虑和抑郁百分比与他们每天使用智能设备时长的关系

对于学龄前儿童智能手机使用,也会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产生消极的影响。

长时间的智能设备的使用会导致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减少,自控力降低,注意力分散,交友困难,甚至会出现因情绪不稳定,而无法协同完成任务的情况。

由图2可知,14-17岁青少年中重度智能设备使用者,其焦虑、抑郁的可能性高达正常人的两倍。

短时间智能设备的使用,可以增加幸福感。但是过长时间使用,不但影响睡眠,也减少了与家人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此外,这种行为还会带来一些因竞争而产生的压力与焦虑情绪,由此降低生活的幸福感。

所以对于年轻群体,合理使用智能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链接:

https://doi.org/10.1177/0963721419838244

注:国际科学是一个大型的优质公益科普平台,每日报道“有趣+有用”的国内外重磅科研成果,既可供普通读者学习新知、增加科学素养,亦可供科研工作者开拓科研选题与方法思路,敬请关注和推荐给你关心的人哦。

编辑/审核:Vincent

网址:研究揭秘:不使用手机,真的幸福感更高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97950

相关内容

《美好生活:哈佛大学跨越85年的幸福研究启示》:揭开人类生活幸福感的关键秘密
王大锤的幸福生活200元能提现吗?真的能赚钱吗?骗局揭秘
揭秘!日常小确幸如何塑造超级幸福感?
你幸福吗?教你提高幸福感的九个小方法
幸福生活的秘密
手相与你​​的人生秘诀:烹饪幸福
水果+蔬菜+运动=更高的幸福感
宅家的‘幸福陷阱’:我们真的被幸福包围了吗?
耗费85年,哈佛最长研究发现:幸福快乐的秘诀只有一个……
幸福的方法2:幸福的最小距离 40个幸福秘诀,揭示如何在生活的琐碎和细节中捕捉幸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