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民法典》几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为。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它的影响将贯穿中国人的一生,事关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所虑所求。
民法典
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一、熊孩子给主播打赏,可以要求对方退还。
《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冲动性离婚,三十天内可以撤销!
为了防止夫妻冲动婚、轻率离婚,《民法典》规定了为期三十天的离婚冷静期。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三、高空抛物谁来担责,民法典明确了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四、"AI"换脸换声侵犯肖像权
P图、换脸、换声音,这在当下热传的表情包和短视频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殊不知,这些行为可能已经侵害了他人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五、伴侣婚前隐瞒重大疾病的,可以撤销婚姻。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六、禁止“网贷”“校园贷”“套路贷”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民法典》来了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维护人民利益、推动我国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原标题:《民法典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