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科普—食品安全知识之食品添加剂综述
食品科技提升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和保鲜技术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创新影响#
一、什么是食品食品添加剂?
根据GB2760-2014: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二、食品添加剂类型?
1、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如烧碱、碳酸钠、柠檬酸、乙酸、富马酸等。
2、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如硅酸钙、硬脂酸钙、二氧化硅。
3、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丙二醇、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聚氧丙烯甘油醚等。
4、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如茶多酚、茶多酚棕榈酸酯、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甘草抗氧化物
5、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如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
6、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如酒石酸氢钾、聚葡萄糖、硫酸铝钾、山梨糖醇等
7、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如阿拉伯胶、糖胶树胶、小蜡烛树胶、达马树胶、马来树胶等。
8、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如胡萝卜素、赤藓红及其铝色淀、靛蓝及其铝色淀、二氧化钛、番茄红、柑橘黄等
9、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如葡萄糖酸亚铁、硝酸钠、硝酸钾、亚硝酸钠、焦亚硫酸钠等。
10、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如氨磷脂、丙二醇脂肪酸酯、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等。
11、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如α-半乳糖苷酶、酯酶、蔗糖酶、脂肪酶等
12、增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如甘氨酸、L-丙氨酸、琥珀酸二钠、辣椒油树脂等
13、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如L-半胱氨酸盐酸盐、抗坏血酸、偶氮甲酰胺、碳酸镁
14、被膜剂:涂抹于食品外表,起保质、保鲜、上光、防止水分蒸发等作用的物质。巴西棕榈蜡、液体石蜡、蜂蜡。
15、水分保持剂:有助于保持食品中水分而加入的物质。甘油、乳酸钠、聚葡萄糖、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钾,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三钾等。
16、防腐剂: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如苯甲酸及钠盐,丙酸及其钠盐、单辛酸甘油酯、二甲基二碳酸盐、二氧化碳等。
17、稳定剂和凝固剂:使食品结构稳定或使食品组织结构不变,增强粘性固形物的物质。如丙二醇脂肪酸酯、刺梧桐胶
18、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如纽甜、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
19、增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呈悬浮状态作用的物质。如刺云实胶、醋酸酯淀粉、淀粉磷酸酯钠、果胶等。
20、食品用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丁香叶油、八角茴香油、万寿菊油、山楂酊、大蒜油等
21、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等。如氨水、丙酮、甘油、活性炭、硅藻土等
22、其他:上述功能类别中不能涵盖的其他功能。如冰结构蛋白、高锰酸钾等。
三、食品添加剂使用基本要求有哪些?
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网址:技术.科普—食品安全知识之食品添加剂综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04764
相关内容
食品添加剂安全知识普及.docx“食品添加剂”知识普及.doc
食安科普|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品知识科普之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原理及应用技术》生活科普丛书
食品安全周之食品添加剂知识
西安首家“食品添加剂科普馆”启用
食品添加剂安全常识.docx
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 科普
《食品相关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基础知识科普手册》【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