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今日哈工大(todayHIT)
在77、78级校友入学四十周年之际,哈工大博物馆辑录了这两届校友在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陈列特展。
展开剩余 78 %
▲北京校友会还向母校献上了一份别致的礼物——“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名折纸书雕,制作者是哈工大7825班校友刘宝霞。
李静海院士、方滨兴院士、周玉院士、任南琪院士和邓宗全院士;熊焰、许达哲、高群耀、王树国、王祖温、徐晓飞、黄永勤、黄江川......等都来自77、78级这个群体。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欢迎77、78级校友留言,讲述您与哈工大的故事,也欢迎校友留言介绍您知道的77、78级校友的事迹!
▲2014年1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隆重推出优秀社科原创图书《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该书汇集了38位“新三届”学人励志传奇、成功故事、反思、梦想,呈现给读者一个难以复制的群体的集体记忆。是一部由回忆录、日记、随笔、散文组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私人札记。
▲《那三届》收录了哈工大校友韩清源的文章《中国梦 美国梦》。
韩清源,1977年考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今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赴美留学获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博士。现为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执行会长,美国华人教科文中心共同主任。
曾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半导体设备制造厂商亚舍立科技公司担任过资深工程师、主任科学家等职,获公司命名为”杰出技术专家“。多次参与组织国际半导体技术大会,担任大会共同主席。 2006年获马里兰州州长颁发表彰证书。目前主要致力于促进美中两国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多方面的民间交流。
▲沈卫国,1961年生,1978年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在哈工大开始了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的学习。“规定严格,功夫到家”是母校的校训。在哈工大,以孙家栋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老校友那种为国防事业、航天事业拼搏的精神,几乎成为学生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同样激励着沈卫国发奋图强。
1982年,沈卫国投入了航天事业的怀抱,后在航天部门工作了35年。2003年10月15日,沈卫国在甘肃酒泉亲眼目送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2008年,中国商飞成立,沈卫国被召唤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不仅参与和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许多重大成果,也见证了中国航空梦的实现。
▲哈工大交通学院杰出校友、原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关昌余教授,197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恢复高考后哈工大的第一批学生。他概括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涯为“2年半插队、7年学历教育、33年工作学习”。
▲《神州学人》封面人物:罗灵爱,哈工大77级。法国萨瓦大学可持续能源和建筑实验室主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一级主任研究员。连续14年获得法国科研中心年度杰出科技工作者奖,荣获多项学术奖项和国际荣誉。
【拓展阅读】
您想了解书雕吗?请点击下面网址:
http://space.hit.edu.cn/xuejun/post/583.html
编辑:郑学军
来源:哈工大博物馆等
https://mp.weixin.qq.com/s/UayO77iEe-B99z1iBcdGK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bb5ba0102f1wh.html
http://www.sohu.com/a/147262809_828358